探秘中国神话与儒家文化,如何深植于千年农业传统?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的不同,密不可分的农业影响与儒家述说人与自然和谐相生又有哪些蕴含?开启宇宙秘闻,揭秘古人智慧,走进民族骄傲与文明的传承探索之旅!
顺便说,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一大区别,在于中国神话总与农业生产环境有着不解之缘。而西方神话则更多地表现出人与神、神与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争夺和大战。中国神话,它的主题常常是人与自然的竞争以及人与异类性格的同化和转换。如夸父逐日,如后羿射日,如愚公移山,如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是最有影响和魅力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之一。盘古为了打破宇宙的混沌状态而牺牲了自己--于是头颅化作东岳泰山,双足化作西岳华山,左臂化作南岳衡山,右臂化作北岳恒山,胸腹化作中岳嵩山,左眼化作太阳,右眼化作月亮,牙齿化作星表,毛发化作森林,连身上的汗毛都化作无尽的花草。中华民族正是以这样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创造出人类文明史上的大陆农业文化。
农业文化确立和制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治理边缘,并且在大陆环境允许的范围内着力开发属于自己的历史空间。从结果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总和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区域相一致。农进则人进,人进则农进,二者相依为命。一些地区沙漠化了,比如大西北的古楼兰城,于是人们向东撤退;长江流域的农田不断向南扩展,则中华文明的范围也就随之向南扩大。中华民族的文明圈是以农业发展的边际线作为自己的长控线的,正是在这个边际上,中国大陆文化与农业文化取得最佳共鸣效应。然而,还不够,特定的经济形态固然是特定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它还需要相应的思想文化形态作为自己的保护力量。
原因之三:中国大陆文化加上中国农业文化,又转化为儒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可以叫作"水、土、人、文";也可以联称为"水土,人文"。意思虽有别,主旨却不错。水土是人文的基础。人文则是它的精神;而儒家文化正是这种精神的最佳概括。
儒家文化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代表,却是最佳代表。自然,儒家文化被社会接受和认可需要一个过程,而儒家文化自身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实际上所谓儒家文化,如果说得更详细一点,则应该称之为以儒学为主导的包括儒、道、佛等各类文化在内的共鸣文化体系。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先秦有百家争鸣,秦始皇又曾焚书坑儒,汉代前期几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多信奉道家的无为之治,而偏偏儒家学说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力量呢?
因为中国儒家文化在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农业文化的全面要求,或者说儒家文化在最大限度内满足了中国大陆与农业文化的要求。具体说,儒家文化有如下几个特点,而这几个特点对于一个大陆型农业文化模式来讲,条条都有必备的价值。
其一,推崇皇权,主张统一。这是儒家学说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法先王说,所谓三纲五常。简而言之,就是君为臣纲,皇权乃万事之本。可以这样说,像中国古代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自然农业型国家,如果不建立中央集权制的管理体系,是不可想象的。皇权不是中国人的爱好,而是中国历史的需要。儒家学说中虽然也有"民为贵"之类的议论,但处在国家管理体系中心位置的无疑是皇帝。先秦诸子百家,只有儒家学说对尊卑问题讲得最合封建帝国之意。儒家学说中大一统的思想,对中国封建时代的兴旺和强盛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选中儒学作为官学,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秦始皇若不统一天下,那么,诸候国就不会看中孔夫子,因为看中孔夫子就该服从周王朝。而秦始皇一旦统一天下,那么,儒家学说或迟或早总会登上皇家官学的宝座。秦始皇乃一代之雄,却干出焚书坑儒的事来,可算是中国历史对始皇帝的一个黑色幽默。
其二,天人合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儒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孔、孟时已有萌芽,到董仲舒时代成为成熟的哲学观念。汉代以农业主国,对自然环境必然重视。一方面与天为邻,一方面又对天有所敬畏。于是儒学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如汉武帝一样的皇帝,就有了双重价值。价值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为皇帝的最高权威找到根据,既然天人一体,皇帝之所以成为皇帝,就说明这是天命所在;价值之二,是使天下都能爱护自然,重视土地,从而保证农业自然经济的顺利发展。
其三,性分三品,强调等级。地域如此辽阔的农业大国,必须建立中央集权制才能管理;而建立中央集权制,又必须实行严密的等级制才能保证皇帝以有效的方式控制如此巨大的国家机器,获得必要的行动效果。而儒家学说中的上智下愚及性三品说,正好为封建等级制提供了绝好的理论依据。人为三品:上品之人,不教而明,属于圣人一流;中品之人,教而后益,多数人都在此类;下品之人,虽教而无益,非强制其行为方可。而上品之人必得知书达礼,中品之人可以教而后成,所余下品,大多是平民百姓。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正合皇帝陛下的龙意。于是儒家学说,不能不受到帝王的青睐。而且封建体制一日不去,儒家的官学地位便一日不会动摇。其四,既重亲性,更重家庭。儒家学说对于家庭给予特别的重视。儒学立身的根本,一是作忠臣,二是作孝子。而且忠臣必定是孝子,孝子亦必须是忠臣。孔夫子对于孝的重视,足为百家先,而他对不孝的态度也是很激烈的。作为中国伦理文化基础的农业自然经济,其基本的生存单位是家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家庭。唯有家庭稳定,国家才有安定,唯有家庭富足,国家才能富强。中国传统家族与封建王朝属同位结构体,二者的兴致一般无二,区别只在所处位置不同。古代中国只要家庭不乱,无论碰到怎样的变化,必将很快走向安定状态,而且只要保住中国传统家庭的文化特性,则中国传统文化就不会发生断层现象。
其五,重视土地,不患贫而患不均。农业之国,最重要的财富莫过于土地,土地是国家之本。这和市场经济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也是商品,美国花几个小钱,就可以买下阿拉斯加。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中国历代土地政策,也有差异。但每次改朝换代,如想取得成功必须在正确解决土地问题上下功夫。土地是立国之本,而赋税是土地能否发挥最好效益的关键。赋税关系实际上反映了农业与地主以及他们二者与国家的深层政治关系。无论哪个朝代,只有解决好土地与赋税问题,才能出现真正的繁荣,否则纵然有多么强大的管理力量,也非出乱子不可。
农业国家重视土地,但土地可以使人生活,不能使人剧富,而儒家学说正好主张"不患贫而患不均"。穷点没啥,但不均就不行。将这个理论用于中国古代土地政策,真是再好不过了。而且因为有这样合谐的社会历史基础,连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都受到莫大影响。
其六,重农抑商,不准流动。以农业立国,必定重农。但农、商二者有冲突,特别是处在自然农业经济条件下,农民得利不容易,相对讲商人获利则比较容易。农业是传统大陆国家赖以生存的命脉。这个命脉的特点是:既稳固又脆弱。试想一个几千万人的农业大国,实力理应雄厚。但这种雄厚的实力非得付出艰苦卓绝的农业劳动才能得到。因此,一旦发生农民向其他行业大规模流动的情况,作为社会生存基础的农业就会动摇。因此,重农必须抑商,而且反对一切人口流动。由农转商,固然要反对,就是农民向别处迁移,也要反对,甚至因饥荒而逃亡的流民都受到歧视。终整个封建时代,封建王朝对于流民都十分反感。因为当一个王朝对流民失去管理办法的时候,就预示着这个王朝的寿命要终结了。
而儒家伦理观念,最重视家庭关系,所谓"忠孝传家久",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伦理学说,封建王朝怎能不爱?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