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型关,竟然发现1500名无名抗战烈士,当年到底发生了啥?

山西平型关,竟然发现1500名无名抗战烈士,当年到底发生了啥?

00:00
11:20

1937年9月下旬,林彪率领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大获全胜。

在这场战斗中,八路军付出了数百人的生命,歼灭了日军一千多人。

可是在平型关某处战场,却发现了1500多名抗战烈士遗骸。

在平型关取得大捷之后,我军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全线撤退。

这次国共合作联手抗日,虽然给予了日军沉重打击,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力阻止日军的侵略步伐。

我军明明打赢了,为何还要全线后撤呢?那1500余名烈士又是怎么牺牲的?

退无可退

八路军在林彪带领下,举得了平型关大捷,但最终却不得不撤退,这一点让很多人百思不得解。

实际上,虽然八路军在战场上取得了大捷,但从整个战役态势来看,我军是处于不利地位的。

这里所说的“我军”并不全指八路军,还有国民党军。

当时,国共已经合作抗日,平型关战役就是一次典型的国共双方配合下完成的战役。

参加这场战役的中国军队,八路军也好,国民党军也好,加起来有十多万。

而其中八路军有一万多人,也就是十分之一。

这场仗之所以会在平型关打起来,是因为我军已经退无可退了。

全面抗战爆发以来,蒋介石将山西及周边地区划分为第二战区,由阎锡山任战区最高长官,八路军在名义上也听他的号令。

这个阎锡山是旧军阀出身,他虽然想抵御日寇,但可惜自身能力不足。

早些年军阀混战的时候,他屡败于蒋介石之手,蒋介石的军事水平大家都有目共睹,运输大队长嘛!

这个阎锡山还不如蒋介石,所以在前期,并没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务,来迟滞日军的进攻。

山西的门户是大同,阎锡山本意是想在大同跟日军进行一次大规模会战。

可是,他调兵遣将存在很大漏洞,被日军看穿了计划。

日军以机动兵力迅雷不及掩耳占领了诸多市镇,直逼平型关,让阎锡山大同会战计划流产。

他只得匆忙从大同撤兵,回防平型关,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大同。

大同让给了日本,平型关不能再让了,如果一枪不开就让日军进入山西,军心民心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于是,他邀请八路军共同制定平型关战役,一定要一雪前耻。

在八路军加入后,平型关战役的基本雏形就已定了。

可是对抗日军非同小可,我军虽然有十多万人,但在武器装备及单兵作战能力上,与日军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对付日军,只能智取不能强攻,打伏击战是最好的选择。

晋绥军与八路军一起在平型关战场摆了一个口袋阵,而八路军115师自己也摆了一个小口袋阵。

1937年9月25日,日军的辎重队进入115师伏击圈,林彪下令开火,敌人的两百辆大车顿时发生激烈爆炸。

在八路军奋勇拼杀之下,全歼了这伙敌军,消息传出,全国人民都为之振奋。

八路军能取得这么好的战绩,也离不开友军对日军的牵制。

特别是国军61军72师434团,为八路军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时间。

士可杀,不可辱

八路军115师对日军的战斗持续了两天,一直到27日才收尾。

在这期间,日军的增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因为有一部分日军被抽走了。

就在八路军发动进攻的25日,国军61军也出动了,在陈长捷的率领下,誓要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团城口。

61军的军长本不是陈长捷,而是李服膺,可是李服膺已经被阎锡山抓了起来,判了一个临阵脱逃的罪过,枪决了。

阎锡山认为,正是李服膺的61军撤出战场,才让日军轻松占领了大同的门户,致使大同成为危城,不再具备会战条件,只能被迫放弃。

可是,后来却有证据显示,李服膺与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战斗,最后服从阎锡山的命令撤出战斗。

如此看来,阎锡山就不想承担丢失大同的责任,所以把李服膺拉出来做替死鬼。

不管真相如何,军长李服膺被军法处置了,对61军的战士们影响很大。

该军434团团长名叫程继贤,听说军长被处置了,他一万个不相信。

可是木已成舟,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有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奋勇杀敌,洗刷军长和61军身上的耻辱。

9月25日,平型关战场,已经全面开战。

虽然战事非常焦灼,每一个阵地都被敌我双方反复争夺,但还是能够看出来,我军的进攻非常乏力。

主要也是因为我方重武器实在不足,士兵素质也不如日军,战士们是用自己的血肉与日军争夺阵地。

很快前线传来消息,有一处重要阵地被敌人占领了,阵地名为团城口。

阎锡山决定派遣61军前往反击,程继贤得到命令后非常兴奋,下令全团做好血战的准备。

此时的程继贤年方27岁,团里的战士们也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

之前听说军长被戴上了临阵脱逃的帽子,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程继贤主动找到新任军长陈长捷,要求担任先锋,陈军长慨然应允。

就这样,程继贤带着全团一两千人冲上了团城口,与日军争夺阵地。

程继贤团一鼓作气,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很快就占领了团城口。

日军多次反击,均已失败告终。气急败坏的日军不得不从其他战场抽调兵力,来支援团城口的反击战。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八路军顺利完成对日军辎重队的歼灭战。

而已经占领了团城口的程继贤团士气正盛,又继续向前攻击,拿下了交通要道鹞子涧。

这下日军再也坐不住了,立刻派遣重兵前来围攻434团。

此时的434团经过反复冲杀,已经只剩下千余人了,前来围攻的日军足足有一个联队。

敌强我弱,434团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只能凭借一腔孤勇作最后的斗争。

最后434团被日军全部歼灭,自团长程继贤以下,除少部分侦察人员未参与战斗外,几乎全军覆没。

程继贤临终前,向上级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说明了全团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阎锡山无能之辈

434团1500多烈士用全军覆没的代价,洗清了阎锡山强加给61军头上的罪责,他们向全国人民证明,他们不是临阵脱逃的胆小鬼。

团长程继贤在占领了鹞子涧后,深感独木难支,于是立刻与友军取得联系。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国军内部指挥不当,各部之间缺乏协调,竟未能及时派出援军,结果导致了434团被围歼。

在61军72师投入战场之前,国军态势岌岌可危,不仅阵地被占领,连整个作战体系都被打乱了。

日军对国军完成了分割包围,正在此时,72师434团一路猛冲猛打过来,让国军的局面瞬间有了好转。

如果此刻国军各部能紧跟434团进攻势头,未必不能扭转整个战争局势。

但可惜的是,从始至终,像434团这样的主动进攻精神,在国军身上是很少看到的。

在抗日战争中,国军的消极防守曾多次被八路军批评,但因为国军内部派系林立,所以始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434团被歼灭后,日军重新占领阵地,同时大同的日军也南下,对平型关形成夹击之势,中国军队无奈撤出。

在平型关战役后,阎锡山又组织了忻口会战、太原保卫战等,这些战役包括平型关战役,都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太原会战最终以太原失陷,日军占领山西大部而告终,这也标志着第二战区的国军没有能力再组织大的会战了。

此后,山西等地的抗日斗争逐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主导,阎锡山越来越边缘化。

他被压缩在晋西南的一角,从山西土皇帝变成了只掌控二十几个县的土财主。

对此,阎锡山曾经自嘲说:“我是踩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国民党、共产党、日本人,踩破哪个都不行。”

阎锡山说出这种话,就证明了他已经从抗日的立场转变为中立自保,甚至趋向于与日方合作了。

好在,国共双方都警告他不要做出遗恨千古的事情来,他自己也觉得日本不能长久,才终于没有做汉奸。

阎锡山后来的所作所为,对不起61军程继贤团一千五百名烈士。

在平型关战役结束后,当地村民收敛了烈士们的遗体。

由于害怕日本人破坏,就悄悄找了个地方,集中掩埋了起来,没有树坟,也没有立碑。

但直到现在,村里的老人仍然认得清楚,当初埋葬烈士的大体位置。

在程继贤团全军覆没后,当初侥幸未参加战斗的侦察人员,有一位名叫周锡奎。

2013年,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找到了他,从他口中得知了这一场惨烈的战斗。

老人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给死去的战友们立一座丰碑,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们的丰功伟绩。

志愿者们决定,完成老人的意愿,于是私下里凑钱,在鹞子涧的高处,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结语

虽然国民党高层问题重重,但我们不能否认广大基层官兵的爱国热情。

正是有了数百万国军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日本占领中国的阴谋才没有实现。

平型关战役中,程继贤团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支部队。

有这样的部队在,中国怎么会灭亡呢?

只要大部分中国人不屈服,不放弃,就算有少部分做了汉奸走狗,也不能改变中国最终胜利的事实。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