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城以西60余千米苏木拜河东岸的格登山上,靠近国境线的格登山巅处,屹立着一方巨型花岗岩石碑,这就是著名的格登山纪功碑,全名为《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格登山纪功碑,南望特克斯河,北倚沙尔套山,东瞰昭苏河谷,西视哈萨克斯坦,是记载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叛乱维护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历史见证。准噶尔部原为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活动中心在伊犁河谷,早在明成 祖永乐年间( 1403~1424年),厄鲁特首领就接受了明朝的封爵。及至清朝初年,准噶尔部兼并了厄鲁特蒙古各部,逐渐强大,控制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起初,他们与清政府保持着臣属关系,噶尔丹称王后,随着势力的增长,加_上沙俄的怂恿支持,野心扩张,竟向清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的狂妄要求,分裂野心暴露无遗,并从此开始割据称王,发动叛乱,欺凌北疆,掠夺南疆,攻占青海,控制西藏,还以数万铁骑东越阿尔泰山,袭击蒙古草原,还扬言要联合俄国,进攻北京。清廷面临严重威胁,决定平叛。先是康熙皇帝三度“御驾亲征”,削弱了叛军的凶焰,但没有彻底解决问题。至乾隆初年,在争权夺利中取得汗位的达瓦齐继续坚持分裂祖国的罪思行径,不过势力已不如从前,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准噶尔内部出现严重内乱,统治阶级处于土崩瓦解之势。
清政府抓住这一一时机,于乾隆 二十年(1755年)2月,对在沙俄唆使下继续分裂祖国和大搞武装叛乱的达瓦齐实施军事打击。乾隆帝派出5万大军,分两路西进平叛:一路自乌里雅苏台进发,路越巴里坤向前挺进;大军所向披靡,在博尔塔拉会齐后,穿越果子沟,4月底会师于博尔塔拉河畔,直逼伊犁,路受到饱经准噶尔部欺凌的各族人民热烈欢迎。负隅顾抗的达瓦齐虽知大势已去,仍拥兵万余退守今昭苏县的格登山,安图孤注一-掷,与清军对抗。
5月14日,清军追击到格登山并实施包围,清军派出阿玉锡等3位准噶尔蒙古勇士率22名骑兵前往侦察。阿玉锡等25人利用他们在服饰、语言上的有利条件,顺利穿过警戒线,在夜色的掩护下,出其不意地攻入敌营,使得毫无准备的叛军疑是天兵降临,胆战心惊,慌乱中四处逃窜,自相践踏,死伤无数,达瓦齐仅率少数亲随仓皇出逃,其部众6500余人投降。清军这一仗,创造了一个以少胜众、克敌全师的奇迹般的战例。仅率20余人逃窜的达瓦齐逃到南疆乌什,6月终于被阿奇木伯克霍吉斯擒获,后押解至京城处死,叛乱遂告平定,准噶尔割据政权至此覆灭,清政府与准噶尔割据政权之间长达70年的战争至此结束。
格登山大捷喜讯传到北京,乾隆帝非常高兴。为了宣扬这次战功,在乾 隆二十五年(1760年)春季,他下令在格登山上立碑。1760年 ,乾隆帝亲自撰写了《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碑文。
该碑高3.03米、宽0.98米、厚0.27米,分碑额、碑身、碑座3个部分;碑额两面都锈刻有双龙戏珠图案,正面刻“皇清”,背面刻"万古”二字,碑座是红日沧海浮雕:碑身两面,竖书阴刻汉、满蒙、藏4种文字碑文,碑文为日出东海浮雕图案:全文竖排,汉文碑文共计8行,完整地记款了18世纪中期清军平定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叛乱的经过和战绩。这块石碑虽经24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刻在碑文上的文字,至今仍然大体清晰可辨,此碑是清代西域重归一统的永久性标志。
碑文共240字,记录了格登山战役的概况,表彰了25位勇士的赫赫战功,追叙了汉唐时期中央政权对西北边疆管辖的历史,肯定了平定准噶尔叛乱的意义,立碑铭文,让世人永世不忘。碑文文笔浩荡流畅,气势磅礴。格登山战略地位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872年沙俄侵占伊犁时,将格登山强行划入俄国版图,后来左宗棠领兵平息了沙俄支持的叛乱,收回了伊犁地区。现在格登山纪功碑东南侧为伊犁军分区松拜边防站,其北侧为松拜边防站的格登山哨所。
格登山纪功碑初建成时还同时建有木石结构的御碑亭座,因年代久远,风雨侵蚀,碑亭早已毁坏无存。1975年它被确定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拨款再次整修,碑身重嵌人新建的碑亭中;2001年8月25日,被国家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每年到此参观的游客达数十万,已经成为昭苏县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田茂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