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港口没有人愿意接手,不料我方出手,却意外捡了一个大漏!

欧洲一港口没有人愿意接手,不料我方出手,却意外捡了一个大漏!

00:00
11:30

在2018年中国进出口博览会的会议现场,一名希腊女子正在分发着手中的宣传册,不到半天的时间里,这名女子手中的宣传册就发完了。

她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的员工,中文名字叫做“王金花”,此行是为了宣传比雷埃夫斯港口的航线网络和商业活动。看到中国客户对比港如此感兴趣,王金花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要知道,10年之前的比港,可是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如果不是10年之前中国的出手,恐怕比港很难有如今的辉煌。

那么,10年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王金花会认为,中国是拯救比港的大英雄呢?

希腊第一大港陷入生存危机

事实上,比雷埃夫斯港也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时期。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的第一大港,也是停泊条件极为优越的天然良港,它对希腊的重要性,堪比鹿特丹港对荷兰。

早在公元前5世纪,这里就成为了希腊联通欧洲、辐射地中海的重要站点。从比港开出去的船只航行在洋面之上,为世界各国带去希腊独有的商品和服务,而世界其他国家的产品,也经由比港进入到这个古老的海洋国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港不仅是希腊的经济通道,更是希腊的经济咽喉。这一点,从比港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看出。

从地图上来看,比港地处希腊东南沿海地区,是首都雅典城的进出门户。通过比港,船只可以通过地中海、红海和马尔马拉海,分别联通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巴尔干半岛。

除此之外,比港还是“匈塞铁路”的“中欧陆海快线”的枢纽站点,通过比港,希腊也可以与东欧以及亚洲国家保持密切的经济往来。

或许正是因为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比港一直有着“地中海明珠”之称,是欧洲地区的第四大港口。

很多希腊人都认为,只要海洋存在,比港就会一直焕发生机。然而,一场国家层面的债务危机,却在短时间内为这颗“地中海明珠”蒙上了厚重的灰尘。

2009年,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先后降低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引爆了希腊本就危若累卵的债务危机。

众所周知,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是备受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些机构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的信用评价调整,往往能够引发相关国家和企业的信任危机。

就在今年,我国房地产企业万科,就曾经被穆迪调低了信用评级,致使万科在短时间内出现“股债双杀”的局面。

然而与万科后面的安然无恙相比,希腊并没有那么幸运。这都是因为当时希腊的债务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财政政府赤字以及公共债务占比,均超过了欧盟规定的安全范围。

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全球对希腊的信任危机,这一切都导致希腊吸纳国外资本的成本上升。简单来说,过去很爽快就为希腊注资的国家,债务危机发生之后,可能要考虑许久才能做出投资决定,也可能会降低对希腊的资金投入比例。

本就深受赤字之困的希腊,由于缺少后续资金的涌入,一度陷入“借债度日”的境况。覆巢之下无完卵,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比港逐渐走向没落。

债务危机的爆发,导致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无数希腊百姓开始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错误决策。

抗议和罢工问题,很快就波及到了比港。工人们长年累月的收不到工资,在养家糊口的压力下,一些员工开始冲击比港的港务局,逼迫当时的政府员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然而,被债务危机裹挟向前的希腊,官僚系统内部早已经是问题重重,这些最基层的政府官员也很难给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僵持之中,比港的主要业务就搁置了下来。根据当时的数据来看,希腊在2010年前后爆发的债务危机,导致比港的客户损失大半,直接损失高达1300亿欧元,比港的地位也因此一落千丈,成为欧洲国家人人嫌弃的赔钱港口。

那么,为何被欧洲国家称为“赔钱港口”的比港会进入中方的视野?中国接手之后的比港,又是如何重焕生机的呢?

“地中海明珠”重焕光芒

很长一段时间,比港都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中,直到中国的中远集团向其抛出橄榄枝。

事实上,当中远集团作出投资建设比港的决定时,确实遭到了不少欧洲发达国家的嘲笑,他们认为比港已经与希腊经济深度捆绑,即使中国资本和管理人员进入,也很难改变其“废港”的现实。不过,中远集团有自己的考虑。

2010年前后,我国GDP增速已经在10%左右徘徊,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企业和国家手中拥有众多闲置资产。

为了提高这些资产的利用效率,也为了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影响力,以国企央企为首的中国企业,开始寻求海外投资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比港就进入了中远集团的视线。中远集团全称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是我国一家大型央企,旗下上市公司无数,整体运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虽然西方国家都认为比港是个不良资产,可能会使中远集团的努力付之东流,然而,此次收购比港并非是中远集团第一次进行跨国投资,也不是它第一次遇见经营不善的合作者,因此中远集团并未受到欧洲国家的影响。

不过,接手之后中方才了解到,比港的经营问题远非看上去那样简单。除了国家债务危机这个大背景之外,还存在大大小小的其他问题。

首先,港口设备出现年久失修的情况,管理维护没有做到位。尤其是港口缺少驱鸟设备,导致停泊在此的船只,经常遭到海鸟的攻击,生物侵袭情况十分严重。

其次,员工的工作态度不积极,存在“等、靠、要”的被动思想。虽然映入中方员工眼帘的,是忙碌的工作场景。然而仔细观察却发现,这些希腊员工好像并不知道自己忙什么。

令中方员工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他们来到比港考察时,负责接待的希腊员工竟然久久未到,可以想见,当其他船只停泊的时候,收获的服务或许还要更差。长此以往,愿意停泊在此的船只,估计会越来越少。

不过,虽然希腊员工存在一系列的怠工问题,但从本质上来看,这还是归结于希腊的债务危机。毕竟为一家开不出工资的公司服务,任谁都不会尽心尽力。

中远集团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开始从两方面入手改造比港。

首先就是更新港口设备,做到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紧接着,中远集团就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员工身上。他们为比港的员工进行了岗前和岗中培训,还改善了员工福利,减少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这种情况下,比港的希腊工人重新恢复了工作的积极性,他们与中方伙伴一起,修器械拉投资,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比港的华丽重生。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比港的全年营收高达19813万欧元,同比增长了28.5%,创造了自比港港务局成立以来的最高记录,而比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已经从全球93位,跃居到了32位。

从当前来看,比港取得的成绩确实喜人,然而,当时的比港却只是一个前景并不明确的破落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何中远集团还会做出接手的决定,背后到底有哪些考量?难道不担心大笔投资,白白打了水漂吗?

走向更广阔的深蓝

事实上,中远集团作出接手的决定并非冒险之举,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考量。

从政治层面来看,中希两国关系当时处于蜜月期。要知道,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污名化。

他们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名为经济项目,实为政治圈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 希希腊作为欧洲阵营中的发达国家,还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其他国家的疑虑。

另一方面,当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从黑海造船厂回国之时,遭到了美西国家,尤其是土耳其在航路上的阻挠,导致瓦良格号滞留博斯普鲁斯海峡整整506天。

在这种情况下,希腊慷慨出手,为中国提供了动力拖船、护卫军舰以及直升机,最终帮助瓦良格号运行到了安全海域。在一次海洋风暴过程中,还有一名希腊水手,因为护送任务不幸身亡。

两件事加在一起,导致中国政府一直对希腊高看一眼,而这也是为什么中远集团坚持要与比港合作的原因之一。

除了政治原因之外,中国与希腊之间的经济往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经济类型上来说,中希之间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这是因为希腊以航运业和旅游业为主,而中国则以实体经济为主,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不强。

2017年,两国之间加强了比港的合作深度,希腊当局增加了比港的售出股份,决定让渡67%的控制权。

事实上,除了希腊之外,目前,德国汉堡港与中远集团的合作也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而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和荷兰鹿特丹港等也已经拥有了中资股份。

结语

目前,全球已经有160多个国家接受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我们相信,怀抱着真诚走出去的中国,一定能顺利的扩展自己的“朋友圈”。在对外开放的征程中,中国也一定能够行稳致远,取得一个又一个经济建设的捷报。

相信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之下,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一定能走的越来越远,而中国也能借此实现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作者:十一

编辑:十一

参考文献:

[1]蔡恩泽.比雷埃夫斯港遇见“一带一路”红利[J].进出口经理人,2020,:24-25.

[2]王力.希腊千年古港重焕生机[N].解放日报,2023-10-17.

[2]程忠贤.大型集装箱船舶进出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安全思考[J].航海,2022,:24-26.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