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毕淑敏的书

读书心得—毕淑敏的书

00:00
08:09
在喜马拉雅上读一些美文,其中有毕淑敏的文学作品片度,每次读都感觉很治愈,并且也能在书中汲取能量,比如“提醒幸福”等,但喜马拉雅上的都是片段,所以买了几本回来看,这次买了《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你可知自己是谁》,《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
书还没有读完,但有一些心得体会,所以边学习边记录。我之所以看这些书,是因为自己有烦恼,想弄清楚自己烦恼的原因。我想这世界上应该不存在没有烦恼的人,不然也就没有心理咨询这个职业了。好像表述有点太绝对了,大概婴儿不会有烦恼吧,可能也不对,因为婴儿时期,不会语言表达,还有就是我们自己也忘了婴儿时期的感受了。反正从记事以后,就有着各种不开心,各种小烦恼,一直到成年以后。提炼书中的语句:其实每个人的挣扎和困惑都不同,就算是同样年龄的女子,都讨论着同样的问题,都是感情遭遇了红灯,都身处表面看起来相似的困境,但背后所潜藏的原因和思绪都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危机表现的形式,应对的策略,包括当事人在其中的感受都可能是南辕北辙。人性太丰富啦。对于人们的困惑,就是每个人的心里问题的根由,都是没有彻底弄明白“我,我与自然,我与他人”这些关系问题。如果一个人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了,具体问题就迎刃而解啦。根本目标解决了,人就像找到了地基,就会得到重生。在“抑郁的源头”里,也如是说,世界上所有的抑郁症,都是关系出了问题。你可以不信,但最好仔细想一想。
我看了“心理咨询手记”第一部分,有两个案例我很有兴趣。一个是一高三男生,本来平时学习也不错,突然在要高考前几个月不去上学了,成天在家里打游戏,蓬头垢面,父母着急得要死。然后给孩子约了心理咨询。孩子自认为是没有啥问题的,只是不想去学校而已,但还是如约来做心理咨询。整个咨询过程,没有批评,没有讲道理等,差不多都是男孩在讲,毕老师只是回应,这些回应有,男生在学校填志愿时被一老师奚落,男生心里不好受,毕老师说这老师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是她她也会难受的。男生在家打游戏,毕老师是问一天打几小时,吃饭睡觉等问题,男生说他打游戏很厉害,可以代表参赛,男生还问毕老师会不会打游戏,毕老师不会,毕老师像小学生那样用笔去记录关于打游戏的知识。男生就只来了一次,咨询后就跟着回到学校,后来如他所愿,考了理想中的学校。他的父母都很惊喜,到底毕老师说了什么,孩子很快就回归正常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说太多,就是理解他,接纳他,尊重他,这位男生本身就很优秀,有目标。这个案例让我想到自己还有我的孩子。反观自己,急功近利,说教太多,没有完全接纳孩子。不过,我也在慢慢改变自己。我发现自己在闲暇时,能够做到平静,但如果再加上上班,学习,好似就不那么容易保持平静了,想自己温婉端庄,但事实却打脸。为什么?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下次再说。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长相的,我其实也挺在乎这个问题。虽然我不是貌美如花,但也小巧可爱,但因病致残在生活中也会发生,可以是躯体上的,也可以面相上的。我可以接受这个变化,但在内心深处,还是会些一点点的小小的不安。因为大家都会以貌取人。毕老师的解读:人们都是非常喜欢评价他人的长相的,有时单凭长相就在第一时间做出若干判断。这也许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那时候的人会凭借长相判断对方是不是和自己同属于一个部落和宗族,是不是有良好的营养和体力,甚至性情和脾气也能从面部皱纹的走向看出端倪来。现代人有很多进步,但以貌取人这方面,基本上还沿用旧例。所以说这是种本能。好吧,心安了。还有,虽然大家喜欢评论是本能,但也有个事实,就是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有人认为你很一般,有人也会认为你漂亮。有些人认为长得并不漂亮,但她身上所特有的气质,或者智慧散发出的光彩更加迷人。有些人本来长得很漂亮,但她还是会认为她某个地方有缺陷,以至于自卑,所以呀,不用太在意。
还有一句话,我曾看到过,毕老师在书中也提到了,就是“人的长相这件事,35岁前是父母负责的,但35岁以后,就是自己负责了”。所以,如果对自己有要求,想自己以后能精致一点,那么不要忘记锻炼,不要忘记学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