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喝上“南水”9年了,你知道源头水怎样才能安全北上吗?

北京人喝上“南水”9年了,你知道源头水怎样才能安全北上吗?

00:00
08:04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9周年。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工程通水以来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05亿立方米,已经成为京津冀豫26座大中城市的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1.08亿人。

丹江口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是保障北方受水区供水安全的生命线。保障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是水利部的重要使命。记者从水利部获悉,丹江口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水质安全保障。

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介绍,2006年以来,国务院连续批准实施四轮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水利部强化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资源管理保护,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研究建立水文水质全覆盖监测体系,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建立与地方协同管理机制,切实保障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我们组织制定了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地区‘十四五’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到2025年用水总量控制在约55亿立方米;批复了汉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明确了流域内相关省份地表水分配份额及主要控制断面下泄水量流量控制指标。”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介绍,水利部严把取水许可审批关,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核查、登记和整治流域内的取水口,取用水秩序明显好转。

此外,水利部逐月开展丹江口库区及主要入库河流32个断面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建立水源地保护巡查制度,持续开展水源地安全评估,将汉江干支流水质达标情况和水源地安全评估结果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组织制定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水利应急预案,加强沿河日常巡查,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及时开展调查。

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面积累计减少0.54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与库区水质关系密切,一方面,流失的土壤以泥沙形式进入水体,造成兴利库容减少且增加水的浊度;另一方面,流失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质,可能对水库的水质带来影响。

如何通过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介绍,“十一五”以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部门连续制定4个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五年规划,累计安排水土保持中央资金58亿元。“经过多年持续治理,库区水土流失面积由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3.24万平方公里逐步减少到2022年的2.70万平方公里,累计减少0.54万平方公里,减幅为16.67%,比全国平均减幅高6.64个百分点。”

蒲朝勇指出,同时也要看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面积仍占国土面积的20.44%,特别是库区0.6万平方公里中度及以上侵蚀强度水土流失面积中,仅坡耕地就占了0.44万平方公里,治理任务依然较重,并且亟待治理。

“下一步,水利部将督促指导河南、湖北、陕西三省人民政府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县,实行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和遥感监管,及时发现、精准判别人为水土流失情况,坚决管住人为水土流失增量。”蒲朝勇表示。

同时,水利部将以丹江上游、汉江源区、库区周边等区域为重点,以改造5-15度缓坡耕地为重点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2025年底前,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10平方公里以上,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到2025年,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供水要求

保障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需要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涉及的不同地区,需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涉及的多个部门。

记者注意到,12月7日,水利部召开推进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工作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委,河南、湖北、陕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水质安全保障任务落实落地。

王道席透露,下一步,水利部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地方,将丹江口水库库区及其上游干支流涉及的河南、湖北、陕西3省10市46县和重庆市城口县、四川省万源市、甘肃省两当县相关乡镇9.52万平方公里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到2025年,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供水要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水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到2035年,实现存量问题全面解决,潜在风险全面化解,增量问题全部抑制,体制机制全面健全。

对此,水利部将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强丹江口水库消落区治理,加强工业和城镇污水治理,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加强尾矿库治理;完善库区、库周遥感监测体系,构建水土流失监测体系和生态流量泄放监测体系,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完善省界、重要干支流、出入库、源头区全覆盖的站网布局,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监测能力建设;针对各类风险源,提前制定并滚动修订应对预案;强化河湖长制,完善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源管控机制,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落实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加强法治保障。

■ 背景链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意义何在?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通水9年来,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05亿立方米,已经成为京津冀豫26座大中城市的主力水源,其中北京城区七成以上、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北调水,直接受益人口超1.08亿人。

工程累计向北方50余条河流生态补水超95亿立方米,推动滹沱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华北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沿线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