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个死乞白赖的国家。
2007年5月26日,时任印度总理辛格组织了由107人组成的印度中级公务员考察暨讲习团,计划到中国北京和上海,进行为期两周的访问与考察,以期学习中国有关方面的课程讲习,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和决策,最终实现增进中印两国相互了解的目的。
然而就在代表团齐聚新德里,并向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申请签证的最后时刻,却发生了令人“始料未及”的意外。因中国大使馆坚持认为“阿鲁纳恰尔邦”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52岁的“阿鲁纳恰尔邦”主管纺织品暨手工艺品事务的资深秘书柯育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也就意味着无需签证。
面对这样的局面,印度方面极力斡旋,尤其是印度外交部希望中国能够“改变初衷”,然而中国方面坚持立场,最终印度外交部不得不在25日临时决定取消此次访问。
此次声势浩大的访问折戟沉沙后,尽管印度外交部极力回避和淡化处理,但该事件仍然在印度方面引发了不小的风波,毕竟关于“阿鲁纳恰尔邦”问题,中国方面早已不是第一次旗帜鲜明地表态和反制,而印度屡次三番地挑衅中国底线并自取其辱,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只是,对于印度这样一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国家而言,所谓的反思和检讨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变本加厉,而这必然会让中印的对抗更加火上浇油。
作为迄今为止唯一还未同中国解决陆地领土争端的国家,时至今日印度仍然同中国存在着大面积的领土争端,而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成为中印争端的重点区域。
藏南地区问题的根源,在于英国,具体来说就是英属印度。
从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登陆南亚次大陆以来,英国殖民者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在陆续打败葡萄牙、荷兰和法国同行,并颠覆莫卧儿帝国后,英国最终在1849年全面占领南亚次大陆,英属印度也最终成型。1858年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国政府接管东印度公司,从此英属印度成为英国的“模范殖民地”暨“英国女王王冠上的璀璨明珠”。
在殖民南亚次大陆的同时,英国也在不断向外扩张,比如向西北侵入阿富汗,向东侵入阿富汗,向北侵入青藏高原,其咄咄逼人的扩张姿态激起了被侵略人民的强烈愤慨,尤其是青藏高原。
1888年和1904年,英国先后两次侵入青藏高原,遭到了藏族同胞的激烈抵抗,在丧城失地、伤亡惨重的同时也重创了英国殖民者。但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早已失去了帝国初期的锐意进取精神,面对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只能得过且过、委曲求全,进一步助长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野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神州大地天下大乱,英国趁机加紧了对青藏高原的蚕食。
1913年10月13日,由英国主持的中、英、藏三方会议在印度西姆拉召开,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西姆拉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作为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代表的西藏宣抚使陈贻范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噶伦伦钦·夏札就西藏自立门户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英国则早已同西藏地方政府勾结,不断对中华民国政府施压。
在会议期间,英属印度总督外务秘书麦克马洪小动作不断,除抛出狮子大开口的“内外藏方案”,企图夺走整个西藏,更和夏札在新德里私下换文,将藏印边界由传统习惯线向北推进了100多公里,这就是遗臭万年的“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本身充满着自相矛盾,而且无论北洋政府还是西藏地方政府都对英国净想屁吃的野心怒发冲冠。更重要的是,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英国在青藏高原的小动作无疑是在给自己挖坑,于是“西姆拉会议”最终流产,英国也对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缄口不言。
但一战结束后,英国元气大伤,对殖民地的掌控越来越力不从心,就连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渐成气候。1931年12月,英国出台了《威斯敏斯特法案》,规定白人统治的自治领与英国组成英联邦,印度则继续被英国直接掌控。
但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声势浩大,即便英国殖民者喜闻乐见,其最终结果也是动摇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根基。所以英国殖民者经过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继续埋雷”的思想,充分发挥“搅屎棍”的传统技能,直接推动了“麦克马洪线”的死灰复燃。
1935年英国出台《印度组织法》,宣布印缅分治后,英属印度外交和政治事务部副秘书卡罗将麦克马洪与夏札的秘密交易演绎成西藏地方政府无条件接受“麦克马洪线”,为增强说服力,英国甚至篡改了西姆拉会议的原始记录,并在1938年重新出版了1929年版的《艾奇逊条约集》,通过自欺欺人的伪书造假,“麦克马洪线”开始堂而皇之地无中生有,并遭到了中国历届政府的强烈反对。
按照英国伪造的“麦克马洪线”,该线分为藏南段和缅甸段,其中缅甸段在1941年抗日战争期间,由于英国趁火打劫,迫使南京国民政府以换文形式同意英国提出的中缅界线,为藏南段麦克马洪线问题的解决留下了无尽的祸患。
1945年二战结束后,英国元气大伤,再也不复“日不落帝国”之勇,对英属印度的控制也更加力不从心。再加上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和苏联,为防止英国等殖民帝国的死灰复燃,积极推动第三世界民族独立,于是印度终于等到了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只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英国赐予印度独立时,也附加了一系列条件,比如以巴基斯坦对印度东西夹击,留下土邦尤其是克什米尔问题以及麦克马洪线等一系列隐患。
对于“好不容易”取得独立的印度而言,由于从未经历革命或战争的洗礼,所以印度对英国殖民者的感情非常复杂。
因为当年英国殖民印度时,采取的就是“以印制印”的方式,所以包括甘地在内的印度精英本质上是英属印度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当他们成为抗英领袖,其动作才显得如此“放不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显得如此“有礼有节”。
由于英属印度到印度,统治阶级几乎换汤不换药,所以独立后的印度对英国殖民者那是说不完的感恩戴德,道不尽的与有荣焉,甚至一再表示自己就是英属印度的继承者,要把英属印度的侵略扩张精神发扬光大。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印度不仅定下了“恢复英属印度荣光”的目标,更再接再厉,誓要创造一个更大的天地,比如囊括阿富汗、南亚次大陆、青藏高原和缅甸的“大印度联邦”。
作为现代印度的开国领袖,尼赫鲁早已信心满满、蠢蠢欲动。比如英属印度时期,英军还只是试探性地入侵就察隅和门隅地区,但印度却肆无忌惮地开始向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推进,到1954年更是完全控制了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
早在西藏和平解放时,印度就上蹿下跳从中作梗。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印度更是趁火打劫,侵占了藏南大部分地区,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新中国始终没有放弃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努力,但被尼赫鲁视为软弱可欺,印度的侵略也更加肆无忌惮,最终导致了新中国在1962年的忍无可忍。
中印战争作为新中国的自卫反击战争,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给予了印度以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不仅彻底将印度踹下了第三世界领袖的神坛,更让不可一世的尼赫鲁很快郁郁而终。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自卫反击的代价太过惨重,尤其是印军连光头二流部队都比不上的战斗力,因非洲角马奔跑一般一溃千里的作战姿态,迅速拉大了我军的后勤保障距离,大大增加了后勤补给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美苏争霸的大环境,注定了我们的自卫反击,难以实现一击必杀的战略目标。所以在达到了消灭印军有生力量,夺取青藏高原几乎所有制高点后,我军选择了主动撤军,并再度放弃了藏南地区。
藏南地区的得而复失,直接原因是巨大的后勤压力。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块面积巨大的“西藏江南”,因为被我们居高临下地俯视,印度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巩固对藏南地区的占领,印度在62年一败涂地后。组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山地部队,包括12个山地步兵旅,3个炮兵旅,总兵力高达20万人。
为了弥补战斗力不堪一击的窘境,印度在武器装备方面狠下血本。尤其是在工业体系建设长期聊胜于无的情况下,印度以争做冤大头的觉悟,大量高价购买美俄武器,不断充实藏南地区的兵力配置。
对印度而言,在藏南的死乞白赖,首先是学习英属印度好榜样的所谓执念。毕竟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印度对自己的认知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偏差,那种“英国能干的,我能干!英国不能干的,我还能干”的心态,注定了印度即便在62年被我军打得屁股尿流,也会拍拍屁股,再次出发。
其次,也因为英国殖民印度时,除了与印度土著精英组成所谓的“殖民者联盟”,更严格执行“分而治之”的“搅屎棍”精神,将本就山头林立的南亚次大陆划分得更加一盘散沙。
因为“印巴分治”只是白纸黑字的一纸协定,印度根本没有机会通过战争或革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打破“政令不出新德里”的尴尬,同时将统治力延伸到基层各个角落,为土地改革和工业化铺平道路,更难以彻底废除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为印度释放人口红利,推动印度的一飞冲天。
所以,坚持对外挑衅,是历届印度政府维持所谓凝聚力的不二法宝。
而印度对藏南地区之所以死乞白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藏南地区的得失,直接关乎印度东北六邦的得失稳定。
印度之所以对英国感恩戴德,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英国在殖民印度时,时刻以印度为家,为印度开疆拓土的同时,还不忘将扩张成果亲手交到印度手中。
虽然根据“印巴分治”,东巴基斯坦的存在,使印度本土和东北六邦之间只剩下一条窄窄的西里古里走廊,而这条走廊又极其容易被南北的力量切断。但因为印度在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之间左右逢源的大环境,使印度能买到无数的先进武器。虽然这些先进武器在对外战争中不堪一击,但在镇压国内民众反抗则显得绰绰有余,尤其是东北六邦。
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充分利用国际有利局势,成功实现了肢解巴基斯坦的战略目标,扭转了被巴基斯坦东西夹击的尴尬局面,但西里古里走廊仍在,孟加拉国的“子宫战争”更是让印度无语凝噎。
为了强化对东北六邦的控制,印度一方面加紧对北方的挑战,并在1975年彻底吞并锡金,另一方面默许孟加拉人大量向东北六邦移民以增加当地矛盾达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目标。
另外,印度还在经济上对东北六邦予以经济围困,使物产富饶的东北六邦长期一贫如洗。而在东北六邦对印度政府一再表示我去年买了个大手表的同时,印度还不忘宗教先行,将东北六邦人民置于比种姓制度中贱民“达利特”还卑贱的阶级,达到了长期压制东北六邦的目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在藏南地区大量驻军,虽然注定挡不住解放军的猛虎下山,但反身压制东北六邦还是不成问题的。
毕竟,对美俄等军火贩子而言,一个乌烟瘴气且买买买需求旺盛的印度,符合它们的根本利益。而一个华而不实的印度,对于我们解决东南等方向问题也意味着巨大利好,所以东北六邦独立武装望眼欲穿也至今没有等来有力的外援,而藏南作为悬在东北六邦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还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局面。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强大的时间,以及彻底解决藏南问题的机遇。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播音很生硬,是ai合成的吗?
这么恨印度吗?每个节目都是印度没一点新意
静夜史 回复 @听友188862663: 不要自欺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