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年印度为何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年印度为何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00:00
16:04

印度,一个“自相矛盾”的国家。

1962年10月20日,在冥思苦想了10多天依然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毛主席最终下定了自卫反击的决心。

随后早已忍无可忍的中国边防军,以猛虎下山的姿态,从东西两线对不可一世的印军展开了猛烈反击。

尽管战前毛主席在和西藏军区司令张国华将军探讨时,将印军战斗力确定为“美军不足,光头有余”。毕竟上一次交手,还是唐朝初期“临时工”王玄策横扫北天竺,早已没有了参考价值,所以我们对印军的判断还是相当谨慎。

但当战斗打响,我们才惊奇地发现,印军的战斗力竟然连光头的二流部队都赶不上。昔日的咄咄逼人在遭遇了解放军的奋起反击后,一触即溃的稀松战斗力立刻原形毕露。由于印军一溃千里的速度太快,以至于我军的战略部署都来不及展开,前线甚至出现了支援炮兵差点儿误伤追击部队的事件。

在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尽管尼赫鲁政府一再拒绝新中国重开谈判的诚意,并极力整军备战,甚至不惜高价购买美法以等国武器,但战争一边倒的局面非但没有改观,反而一发不可收拾。

当抱头鼠窜的印军以非洲角马迁徙一般的队形奔跑在恒河平原,尼赫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病急乱投医的他为挽留印度亡国灭种的尴尬命运,不惜撕下不结盟的伪装,公然请求美军出兵参战,于是美国总统肯尼迪急派航母舰队驶向孟加拉湾为尼赫鲁加油鼓气。

然而,尼赫鲁没有等到“美印合力,天下无敌”的那一刻。因为就在11月21日,中国政府突然对外发表声明,宣称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并后撤。从12月1日至1963年3月1日,中国边防军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以北地区。

消息传来,世界震惊,因为在高歌猛进时主动撤军,且不要俘虏不要武器更不要土地,这样的“见好就收”确实令人始料未及。

而尼赫鲁则在陷入深深沉思的同时急火攻心,并很快中风偏瘫并郁郁而终,一边倒的中印战争不仅让尼赫鲁晚节不保,更让印度彻底掉下了第三世界领袖的神坛,从此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共享棋子。

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次真刀真枪的交锋,印度也从此患上了难以医治的恐华症,从此更是做了一个甲子的噩梦,逢人就嚷嚷“印度再也不是62年的印度”,“爸爸再打我一次”的愿望始终相当迫切。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令印度咬牙切齿的国家,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态度的大反转,这就是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联名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同时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从联合国一切机构驱逐出去。

时隔20年,新中国再度昂首挺胸地站在了联合国的舞台上,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外交胜利。

毛主席曾经深情地说:“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这句话言之有理,毕竟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数十年一直奔走在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道路上。不过从当时的投票结果来看,非洲有26国投下了赞成票,15国投下了反对票,1国投下了弃权票。

相比之下,欧洲24国赞成,4国反对,1国弃权的局面似乎更有压倒性效果,尤其是苏联行使“一国三票”,推动了提案的顺利通过。

而亚洲19国赞成,4国反对,7国弃权的情况似乎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其中以色列的赞成最为惊艳,印度的赞成则显得更为意外。

毕竟几年前,中印两国还是不共戴天的宿敌,虽说印度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但时间也未免太短。那么印度为何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做到“不计前嫌”?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在静夜史看来,印度之所以如此“反常”,根本原因无外乎“利益”二字。

就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一再强调的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一样,印度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根本原因在于支持比反对或弃权更有利于印度的利益,印度对新中国的感情反而是次要因素。

静夜史认为,印度支持新中国入常的利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中国的“入常”势不可挡

在权衡是否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问题时,印度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新中国的大国复兴不可阻挡,入常只是时间问题。

从1953年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后,新中国就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从此美国将新中国视为可怕对手并予以全面围堵,新中国也在1954年以五大国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深刻影响了“朝鲜半岛”及“印度支那”等问题的解决。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在震慑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迫使其不敢在越南战争中越过北纬17度线的同时,也赢得了苏联的尊重,从此苏联大规模援华,新中国工业体系得以建立,为接下来的“厚积薄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严重侵害了新中国的主权和尊严,这是两国关系在1959年6月全面交恶的重要因素。

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一般有国与国的“邦交”、党与党的“志交”和领导人之间的“私交”三重关系,所以关系友好时两国亲如兄弟,而一旦交恶则立刻不共戴天,所以中苏交恶后,两国矛盾迅速激化,并在1969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珍宝岛冲突。

珍宝岛冲突作为中苏两国斗争的高潮,也在潜移默化中撬动了世界格局的变迁,尤其是美国看到了新中国对抗苏联的实力,于是中美关系逐渐缓和,并最终在1972年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而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在1971年秘密访华,并就新中国“重返”联合国问题交换了意见。

虽然美国依然在新中国“重返”联合国问题上不松口,甚至还极力主张“一中一台”,但两国关系改善的信号还是不可避免地在西方世界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以尽管毛主席和周总理在投票前反复确认票数不可能达到2/3,甚至做好了“大不了不进联合国”的准备,但大势已然不可阻挡。

毕竟,英国早在1950年就寻求与新中国接触,法国更是在1964年与新中国建交。所以随着新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重返”联合国只是时间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最好的选择当然是顺水推舟、随波逐流。

2、苏联支持所以印度支持

相比于印度的“反常”,苏联的表现似乎更耐人寻味,毕竟中苏珍宝岛冲突才过去两年时间,苏联连领导人都还是勃列日涅夫。在中苏兵戎相见“恍若昨日”的情况下,苏联还“一国三票”支持新中国“入常”,其选择确实令人始料未及。

但从当时的国际大环境来看,苏联确实也没有不赞成的理由。

毕竟首先,虽然中苏两国曾经打得不可开交,但毕竟还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部分,在意识形态的旗帜下,苏联当然不可能胳膊肘朝外拐。

而且,美国一直以来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阻挠”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比如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提案设定为联合国大会2/3通过,以及上蹿下跳地想要留下蒋帮集团。

而苏联,对蒋帮一直以来就是深恶痛绝的态度。所以美蒋的勾结,让苏联决定“凡是美国反对的,苏联都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似乎也没有选择,因为一直以来,印度都是苏联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虽然斯大林时代的苏印关系不温不火,但当赫鲁晓夫上台,苏印关系可谓心心相印。毕竟对苏联而言,印度不仅是打破资本主义阵营围追堵截的重要一环,更是苏联走向四大洋的重要窗口。而尼赫鲁也一再表示印度和苏联高度雷同,比如基础都很差,开国领袖都很英明(他自己)。

所以赫鲁晓夫时代,苏印关系不断暧昧,中苏交恶后,苏联一直是印度的坚定支持者,除在国际社会为印度摇旗呐喊,更在印度被打得屁滚尿流时给予大量武器支持,令印度体会到了大哥大般的温暖。

因此,苏联的选择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印度外交的风向标,因此印度投下赞成票并不奇怪。

3、第三世界领袖必然选择

在今天印度的江湖上,至今仍然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梗概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百忙之中,特意到万里之外的印度拜访了未来将成为印度开国总理的尼赫鲁,说什么也要将印度拉入安理会俱乐部。

面对突如其来的天降大任,尼赫鲁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度,并一再表示中国比印度更适合“入常”,所以最终拒绝了罗斯福的好意。而这也让印度上下捶胸顿足了几十年,尼赫鲁的“高风亮节”更是被广大印度人民口诛笔伐。

虽然不知道罗斯福为何会对印度这块英国的殖民地如此情有独钟,单从尼赫鲁“非同寻常”的表现,是个人都知道这是名副其实的扯淡。

现实情况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确实向印度表达过想以印度取代所谓“中华民国”席位的想法,但问题是美国说了不算,这张空头支票也最终成为著名笑柄。

不过话虽如此,独立后的印度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还是举足轻重的。毕竟体量大、人口多,呱呱坠地就是大国,印度也当仁不让地成为第三世界的领导者。

虽然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被打得满地找牙,印度也彻底被踹下了第三世界领袖的神坛,印度所谓“不结盟”的伪装也被一次次撕下,但印度还是第三世界成员。虽然威严扫地但还是第三世界大国,即便声名狼藉也依然有重拾信心再度领导第三世界的雄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当然要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保持态度一致,并作为体现印度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虽然从今天的大环境来看,印度在美俄两个针锋相对的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但整个冷战时期,美印关系并不和谐。毕竟除了苏印异父异母亲兄弟的真感情,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也让印度相当膈应。因此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也是印度反对美国、凸显在第三世界影响力的手段之一。

4、印度需要中国保持中立

苏联“违心”地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除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势不可挡,为反美国而支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苏联想用支持的表态换取新中国在美苏对抗中的“中立”。

毕竟,一旦中美联手,苏联在东欧和东亚必然腹背受敌。

对于印度而言,“赞成”的态度里也有换取新中国保持“中立”的考量。而印度想要的中立,是“印巴战争”。

拜英国殖民者所赐,印度的独立,有巴基斯坦的如影随形。虽然巴基斯坦综合国力远逊于印度,但对印度形成了东西夹击的态势。再加上1948年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势均力敌,克什米尔问题又成为悬在印度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为改变被巴基斯坦全面掣肘的被动局面,印度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中一度打出了一波小高潮,在苏联的支持下对巴基斯坦形成了沉重打击,美国也几乎抛弃了节节败退的巴基斯坦。

关键时刻,北方邻国对巴基斯坦伸出援手,不仅在东线“围魏救赵”对印军形成巨大威胁,帮助巴基斯坦挡住了印军的猛烈攻势,更支援了巴基斯坦大量的武器装备,是巴基斯坦能与印度重新形成对峙的重要因素。

在两度难以在克什米尔有所建树的情况下,印度想到了利用东西巴基斯坦的矛盾分化瓦解并各个击破的方案,于是有了接下来的第三次印巴战争。

印度希望,在肢解巴基斯坦的同时,北方邻国不要支持巴基斯坦,毕竟以印度的实力,一旦北方邻国出手,必然功亏一篑。所以印度的赞成票,首先有种“利益交换”的考量。

这种思想当然是印度的异想天开,但问题是东西巴基斯坦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且当时我们的内部问题确实制约了对巴基斯坦的支持,于是印度最终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得手,在肢解巴基斯坦的同时彻底扭转了被巴基斯坦“掐头去尾”的尴尬局面。

所以,印度在新中国“重返”联合国问题上投下赞成票,有着一系列现实考量,而每一次考量,都比所谓的“一箭之仇”更重要。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王刚旦

    欧洲赞成票也多

    静夜史 回复 @王刚旦: 其实,欧洲赞成票比非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