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乡村振兴局报送的《推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四川省营山县组合拳推动教育减贫案例》榜上有名。
2022年11月,活动启动以来,共收到案例898篇,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7家机构联合评选出104个最佳案例,旨在为世界各国提供减贫模式和实施方案。营山县是川陕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县,创新实施“四个三”工作法,全县所有乡镇中心校全部达标,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无故离校一周要上门家访,三大机制有效控辍保学
“为解决控辍保学这一关键问题,我们建立了‘三大机制’。”营山县教科体局局长何继东介绍,“五长五包”机制落实责任,县级领导联系包片、教科体局班子成员分片包校、乡长包村、校长包班、村委会主任包人的“五长五包”,织密“县乡校村”四级防护网络;“三方对比”机制摸清底数,建立起了8万余名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和1.3万余名建档立卡学生2本台账;“双线联控”机制劝返学生。未上学适龄儿童和无故离校超一周的学生,通过联合上门家访、联合邀请座谈、联合村组解难等方式依法劝返,采取“一生一策、专人管护、定期回访”方式包管包教。
营山县双河中学学生赵某的父亲因病离世,家里负债无力偿还,母亲又长期卧病在床,赵某打算弃学。普岭小学教师彭银湘是对口帮扶赵某的责任人,耐心地做好赵某的思想工作,帮助其争取到各项助学政策,让赵某顺利迈进了大学校园。
结对帮扶困难学生,三大工程关爱困难学子
针对建档立卡困难学生,营山实施“123”关爱工作法,全县4000余名教职工与1.3万余名建档立卡困难学生结对,每周1次学习辅导,每月2次情感激励和心理疏导,每期3次家庭访问。营山县建立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困难学生全覆盖。实施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兜底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安心就学、顺利毕业;
针对全县1.25万名留守学生,营山组建“童伴妈妈”“知心姐姐”等留守学生关爱队伍,“一对一”代理家长帮扶活动,推行“一周一电话、一月一见面、一季一反馈”工作模式;针对全县1300余名残疾学生,建立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中度残疾儿童专班就读、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等3种“行走课堂”送教就学模式,残疾学生也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县教科体、财政、民政、乡村振兴等12个部门联合实施的“让梦想启航—金秋助学”活动,按照每位学生5000元的资助标准资助困难学生。2013年以来,已累计帮助5200名困难新生圆梦大学。
改善学生读书条件,三化建设夯实教育基础
12月4日,在营山县老林小学看到,教学楼、宿舍楼、膳食中心等功能用房布局合理,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实验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校门外送孩子上学的学生家长陈女士高兴地说:“这里的学习环境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据该校校长管小波介绍,老林小学原先坐落在场镇西头的半山腰上,受地理位置局限,学校功能用房不足,活动场地狭窄。县上对学校整体搬迁,新校区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完全能够满足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需要。
营山实施“三大建设”,“标准化建设”提升校园品质,新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舍9.7万平方米,乡乡有标准中心校;“规模化建设”满足学位需求,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学,增加优质学位实现就近上学,新增学位5000余个。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配置配齐计算机及云网络教室、录播教室、教学仪器设备及音体美器材,全县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
互动发展联盟协议,三大行动提升教育质量
营山开展“城区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农村强校辐射片区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辐射村小”的三级支教行动。按照“下一级学校缺哪项,上一级学校补哪项”的原则,营山选派专任教师到农村学校和校点进行支教,实现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合理有效转移利用。
依托公费师范生、特岗教师计划等政策,营山全面落实乡村教师补贴和生活补助,开展教师队伍“引优提质”行动;搭建学科工作室,组建名教师工作室,通过开展校长论坛、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等途径培训教师力量。营山依托县级学科名师工作室,建立17个乡村教师学科工作室,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力度。
营山县城希望初级中学校和山区学校木顶小学结成对子,“希望初级中学的传帮带,为我们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很大的帮助。”木顶小学校长李松林深有感触地说。
营山县成立教育振兴基金会,以“奖教奖学,扶贫济困”为宗旨,聚合社会力量,搭建爱心平台,奖励一流教师,奖励优秀学子。2022年,全县筹集爱心基金1800余万元,奖教奖学、助教助学970余万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