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打耳洞、共用马桶、文眉、共用健身器材等,有没有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普通人该如何预防艾滋病?在最新一期新京报《健谈》直播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临床中心副主任医师梁洪远指出,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预防为主,不幸感染了早诊早治,艾滋病患者也可以收获很好的生活质量。“有很多患者是因为害怕面对,才将病情拖到晚期,正确宣传艾滋病知识,也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Q:蚊虫叮咬、打耳洞、共用马桶、文眉、共用健身器材等,有没有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
梁洪远: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目前,全球也未报告过通过蚊子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蚊子确实可以作为中间宿主传播一些疾病,如疟疾、登革热,这是因为这些病毒可以在蚊子体内进行繁殖,蚊子才能成为中间宿主。而蚊子不能够传播艾滋病病毒,主要原因在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无法存活,病毒进入蚊子体内后,很快会被灭活。同时蚊子在叮咬人时会分解一种将皮肤溶解的酶,也对艾滋病病毒具有一定杀灭作用。
另外,共用马桶、共用健身器材、握手、共同进餐、礼节性接吻等日常接触也不会传染艾滋病。至于打耳洞、文眉这些方式不作为艾滋病的基本传播途径,因为艾滋病病毒脱离人体在外界基本上无法传播,而一些极端的情况也很难发生。但我们仍不建议进行这样的操作,即有创器械要使用一次性的或进行严格消毒。
Q: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呈攀升趋势。我国每年发现3000例左右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2010年的794例上升到2019年的3422例,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部分地区青年学生中艾滋病病毒感染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如何更好地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
梁洪远: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到高校、中学普及艾滋病的知识,恐艾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科普可以让大家客观地了解艾滋病。另外还应普及安全性行为,如怎么才能避免感染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性传播疾病、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等。存在男男性行为,应定期检查。一旦发生了高危性行为,做好暴露后的预防。
Q: 现有药物及治疗条件下,艾滋病临床治疗能达到怎样的效果?
梁洪远: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目前,艾滋病已经可以当成慢性病来进行管理,患者通过长期按时服药,可以有效抑制病毒不再复制,控制病情,恢复免疫功能。对于较早干预的患者,甚至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Q:普通人该如何预防艾滋病?
梁洪远:普通人群预防艾滋病,要避免血液传播,目前输血传播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但需要注意注射血制品,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另外,有创的操作,如打耳洞等一定要到正规的机构,避免发生血液暴露;不共用私人物品,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刀具、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
目前,我国艾滋病呈现“两头翘”的发病特点,即青年人和老年人报告发病数和占比较高,要在青年人群中做好相关知识普及。目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还是不洁性行为和性杂乱,因此,要尽量避免以上行为的发生,单一性伴侣可以大大减少传播风险。还要强调安全性行为,即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