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什么是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00:00
11:36

什么是结构主义?


大家好,欢迎来到岚奇哲学,今天我们来讲什么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作为一个在20世纪中叶盛行的哲学思维方式,它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此之前,哲学家们面对于如何解决人类社会问题与本源问题时,总是以一个命题出发,深度挖掘此命题下的底层逻辑和基础理论概念,在探究人类行为的心理学中也非常重视个体的心理基础与世界的作用关系。而“结构主义”则以一个命题的整体结构框架出发,分析每个结构之间的作用关系,在同一时间范围中讨论同一问题,解析出结构与结构的联结作用带给命题的具体影响。

例如:在“人是自私的”这个命题中,当一般学者对此命题进行逻辑分析来判定它的真值时,总是透过大量的个体研究数据来支撑该命题的理论空间,在研究过程中他们透过对特定研究人群进行心理上的解析,试图在人格和人性中一层一层的了解造成该命题的“因果关系”,这之中有关于人类心理演化的时间进程,不同时段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因素等等关联的条件都有可能是造成该命题的环节之一。

而“结构主义”在面对于“人是自私的”这一命题时,他们会从造成该命题的整体结构出发,“人是自私的”这个命题是从人类社会环境中定义出来的,那么人类社会环境便是一个大的研究结构,在此结构框架中“他总是考虑自己”/“他不赡养他的父母”/“他抛弃他的妻儿”/“他没有团队精神”/等等具体人类社会的问题现象便是造成该命题的诸多因素,也可以说是这个社会大结构的诸多小结构,而作为“结构主义”当要证伪此命题时,便从结构的整体性出发,考虑他们的因果联结关系。

例如:在“人是自私的”这一社会定义事实中,“孤独的人”/“新生儿的下降”/“空巢老人的增多”等等现实因素便是构成研究“人是自私的”这一命题的整体结构框架,从而在此框架中探讨这些现象的因果与联结关系。在共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讨论具体现象问题的产生,从而推导出结构下的具体原因和造成的人类社会现象。

“结构主义”他们重视研究对象的“共时性”,注重的是既定现象的联结和因果作用关系。因为他们认为“历史性”的研究方法不利于对当下具体问题的具体探讨,从而受到“历史性”过去式的影响,研究对象不再是当前的研究对象,而是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化对象。这无疑不适用于既定事实的研究。

同时“结构主义”注重的是整体结构的联结关系,而并非是个体的异化原则,因为他们认为集体下意识影响并决定个人的意识,个体的行为受到社会结构的影响。当一个社会结构成为既定的事实,那就意味着它在行为和观念中被更多人所接受并作用,从而成生了此社会结构或既定事实。因此在“结构主义”的研究中,透过研究“结构”的联结方式和具体逻辑,便适用于多数个体的异化原则。正因为结构由诸多个体作用所组成,而结构能成为既定事实,那必然脱离不了个体的异化原则,结构影响并决定个体异化,同时个体异化构成了结构,他们的关系是互为前提的,但只有排除了个体异化,形成了结构的同化,才具有研究价值。因此在个体异化与结构的关系中便形成了1+1+1+1+1+1+1+1=1,“结构主义”在研究既定结构事实中,得出了一个结果的1,便推导出个体异化的诸多1,因为个人的异化总是带有个人色彩的,是不稳定的,是不具系统的,因此在研究中应该抛除个体异化,而转向集体契约形式认同的结构现象,正因为能成为系统,那是因为他是诸多个体作用形成的结构系统,因此具有可研究性。

例如:在“人是自私的”这一结构探讨的对象中,当下的既定事实的“抛弃”“离婚”“分居”“贪婪”“争吵”这一些现象共同在同一时间中构成了“人是自私的”社会问题,而“结构主义”要做的并不是分析个体数量模型的心理底层因素和历史原因,而是通过研究这些已发生的既定事实,通过研究寻找“抛弃”“离婚”“分居”“贪婪”“争吵”等等之间的基层逻辑和作用关系。因此得到了结构的整体性,是结构中的环节互相影响并作用,构成了既定结构事实。

结构受规律所支配,在不同的时间定点中,同样的结构可能产生不同的现象。但对于不同既定现象的研究不能通过“历史性”的研究方式,只能在“共时性”中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整体结构,因为在研究当下的社会问题或现象时只有不受到过去式的影响,才能在研究中更清楚的了解结构之中当下现象的具体情况与具体相互作用关系。如果不把“共时性”和“历史性”作为两种方法分开,那么就无法严密的组织他们的研究。

因此,“结构主义”的研究表现的是一种对既定事实关系的研究与寻找,就既定的结构加以分析得出整体结构的关系,也就能够更清楚了解有关的某一命题某一现象的具体关系和基本的理论概念。而且这种研究必须建立在共时性/社会群体现象和同质之上。

同时人类社会认识的结构不受群体或个人的意志有所转移,结构的产生是一种既定的事实,结构的产生服从规律,不可认知的规律。“结构主义”的研究只是在既定的事实现象中考察和寻找结构的整体联结与他们的作用关系。

以上就是“结构主义”的方法论,这一思维方式的应用来源于语言学家索绪尔对于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在由他的弟子们整理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材》中他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人们的认识是对符号的认识,而语言是表达符号的公共系统,这个系统是约定俗成的,是共同认知的,在不同的时段人们对于共同的符号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因此他认为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更注重的是当下语言的共时结构,才能更好的理解语言的作用与产生。而作为语言结构同时也是诸多个体异化言语的结合而组成,个体的的言语表达是个体对符号的观念表达,它是短暂的不成系统的,它是不完备的语言系统,是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但同时语言系统在未成系统之前也由个体的符号表达而形成,在语言系统形成之后又影响和决定了个体的言语表达,因此言语和语言互为前提。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索绪尔区分了语言活动,言语,语言,历时性和共时性,能指和所指,社会与个人,集体下意识和个体意识,同质和异质之间的分别,只为说明语言结构中诸多环节的相互联结和依存的关系构成人类社会语言活动的整体结构,而且根据这个结构,在“语言学”的研究中也可在不同时期对当下的语言活动分析作出底层结构关系的理解。这种结构的研究透过表面的现象,寻求底层的关系,以获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结构!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论后续也被许多中欧和东欧的一些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所运用,把这种“结构主义”方法论发挥到不同领域,但是“结构主义”的缺陷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批判,因为“结构主义”追求的是对既定事实的寻找与关系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过于依赖人类社会群体现象,缺乏对现象产生的本质理解,过分依赖规律世界的呈现,忽视个体个性化原则。因此一些学者认为“结构主义”仍属于追求统一性和单一本质的传统,所以他们对结构和构造具有否定和消解的情绪,把“结构主义”的决定论发展为反人道主义,后续衍生出“后结构主义”,也就是“解构主义”!

后续我们会专门分享“解构主义”流派的主要哲学思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