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已经走过了42年的发展历程,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11月30日,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办、租赁业工作委员会承办的2023中国融资租赁年会上,记者获悉,截至2022年底,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总资产达到77409亿元,同比增长4.65%;当年新增业务额约27214亿元,同比增长5.81%。资产质量方面,2022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不良资产率约为0.8%,与2021年的0.75%相比略有上升。同时,就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有学者在本届年会上提出,融资租赁应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努力优化资产结构,业务增速明显放缓,杠杆水平持续压降”。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会长施锦珊介绍,在这种情况下,融资租赁企业在绿色产业、小微客户和科技型企业等领域的投放逐年增长,融资租赁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行业开始迈入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刚刚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本次年会上,记者了解到,从全球发展经验来看,融资租赁是拉动社会投资、促进设备流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债务融资方式,在工业发达国家常年保持20%—30%的渗透率。而我国的租赁渗透率仅有6.5%左右,融资租赁在服务小微企业、促进设备投资等方面的特色功能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以做好“五篇大文章”之一的科技金融为例,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洪永淼在本届年会上提出,融资租赁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科技金融,这四个字跟我们平时理解的科技金融不一样。我们平时理解的其实是最后一个,即数字金融,就是怎么用数字技术去改进金融工具,金融系统运行效率等。而五篇大文章提出的科技金融,讨论的是金融如何为科技行业服务、为科研创新服务。”洪永淼指出。
但具体谈及金融如何来为科技创新服务时,洪永淼坦言,由于科技创新型企业一般具有高科技、高收益、轻资产,而且投入周期很长,不确定性很大等特点。因此,很多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出现不敢贷也不愿意贷的情况。“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今天约束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他说道。
在洪永淼看来,当前发展科技金融,应通过创新财政金融科技投入的制度安排,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以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而这其中,作为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债务融资方式,融资租赁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本届年会还围绕融资租赁服务绿色产业、健康医疗产业、小微企业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原高强在发言中表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企业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他强调,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是融资租赁业务的核心,融资租赁企业不仅要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更要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