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为何不挂“中央人民政府”牌匾?周总理反对,伟人指出缘由

中南海为何不挂“中央人民政府”牌匾?周总理反对,伟人指出缘由

00:00
06:5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在我国,政府机关挂牌匾是普遍的现象,这也能更好地让群众认清机构的职能,可有一处却直到现在都没有挂,那就是中南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周总理表示反对,毛主席指出了个中缘由。

中南海成为中央办公驻地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叶剑英作为中共北平市长立刻组织人手接收了原国民党控制的北京各处要地,其中就有对中南海的管理,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这一古建筑得以较为完好的保存下来。

当时毛主席等中共中央领导还在西柏坡指挥全国性的战斗。不过,叶剑英明白毛主席很快就要进北平城,那给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选择一个合适的办公场所就成了当务之急。

而环境清幽、位置绝佳的中南海无疑是最佳场所。

3月25日,毛主席、朱老总等中央领导人进入北平城,只是毛主席并没有接受叶剑英的意见,而是主动搬到了城外香山办公。

对此,毛主席表示“中南海是皇帝住的地方,共产党人决不能做李自成。”

就这样,最初的一段时间,毛主席经常往返于香山别墅和北平市区,因为工作繁忙,常常回到香山的时候已经到了深夜。

叶剑英担心毛主席过于劳累,也为了毛主席的安全考虑,再次向党中央提出了将中共中央办公地点搬到中南海的建议,这次,周总理也表示了同意。

少数服从多数,毛主席这才答应了下来,建国后,中南海也成为国家中央人民政府各大机构所在地。

当时在中南海办公的除了毛主席之外,还有周总理、刘少奇副主席等一众中央领导人,在这里居住生活办公也十分便利。

而毛主席也一向严格要求自己,在中南海的住所也是十分简朴,就连他看书用的菊香书屋,毛主席每个月都会拿出自己工资的一部分当房租。

毛主席常说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要装着人民,都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因为住进了中南海就发生任何变化。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普通老百姓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到中南海寻求帮助,中南海的很多区域后来还直接免费开放给了广大群众。

在毛主席看来,哪里办公都一样,只要为人民服务的心不变,老百姓就会一直真心支持。

不过,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中南海理论上还是要有个牌匾的,毕竟当时很多机构都有了自己的牌匾。

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齐燕铭同志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专门找到了一块上好的金丝楠木,然后亲自在上面手书了“中央人民政府”六个大字,想着挂到新华门,这样也能更加醒目。

然而,周总理得知消息后,立刻就表示了反对。

“为人民服务”

周总理说:

“新中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是平等主义的,是应该和人民站在一起的,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新中国的权威,不是靠一块牌匾来树立的,这样一块牌匾,让新中国看起来像旧中国的衙门,反而无形中,让党中央远离了群众。”

紧接着,他又延伸到了官员腐败问题,认为身为一名政府官员,更是应该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为追求,中央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核心是人民,而不是权威。

其他中央领导也反对挂牌匾的行为,最终齐燕铭的提议被取消,而他手书的那块牌匾也放进了北京博物馆,成了历史的见证。

后来,毛主席为了让广大官员更加坚定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还专门在新华门正对面的墙壁上手书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每个在中南海办公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能看到。

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和旧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新中国做到了真正为人民当家做主,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只要一心想着人民,一心为了人民,一心帮人民办事,政府的权威自然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这就是老一辈革命者的崇高觉悟。

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者一生的追求,直到生命的晚年,他们仍然拼尽全力为人民工作。

1974年,病重的周总理刚刚做完手术,就起身翻看工作人员送来的文件资料,当看到有山西群众反映山区食盐比市里食盐贵一分钱时,周总理立刻给李先念副总理打了电话,急切地说:“无论如何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让山区群众吃上盐。”

1976年2月,朱老总已经90岁高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但他仍对妻子康克清说“一定要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坚持为国、为人民服务”,这个月,他一共会见了18次外宾,3次找人谈话,还专门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把自己的全部2万元存款都无偿上交给国家。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爆发,大量民众伤亡,已经病得下不了床的毛主席闻讯悲痛落泪,他抱病指示有关部门一定要尽全力救灾,他对华国锋嘱咐道:“尽快去唐山,代表我慰问灾区的人民,安置好灾民的生活。”

……

为人民服务,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早已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向他们致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