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死亡病例都来自家庭,排第一位是采食毒蘑菇中毒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死亡病例都来自家庭,排第一位是采食毒蘑菇中毒

00:00
03:45

11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获得感有关情况。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介绍,食源性疾病死亡病例都来自于家庭,而家庭发生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排在第一位的是采食毒蘑菇中毒。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食源性疾病以前都叫食物中毒,现在世界卫生组织规范了名称,叫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就是因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和有毒动植物导致的疾病,家庭是特别容易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场所。

据介绍,从2010年到去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发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有2万多起,占总事件的50%;发病人数8万多人,占到总数的大概25%;死亡人数1423人,占总的食源性疾病死亡人数的85%。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李宁介绍,食源性疾病死亡病例都来自于家庭,而家庭发生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排在第一位的是采食毒蘑菇中毒。从2010年到去年的监测显示,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数、发病人数、死亡病例约占家庭总的食源性疾病事件的50%。主要原因是居民误采误食毒蘑菇。

李宁提到,毒蘑菇中毒不光发生在农村,在城市里也经常发生。最近几年北京也发生了几起居民在绿化带、公园采食野生蘑菇,误采了毒蘑菇导致中毒的事件。毒蘑菇肉眼比较难辨,民间辨别方法有些不靠谱,而且毒蘑菇中毒症状特别凶险,死亡率比较高,所以预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采不食野生蘑菇。

李宁还表示,家庭经常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还有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排在前两位的主要是沙门氏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是家庭烹调过程中生熟不分、生熟交叉污染或者储存不当所造成的。在家庭预防这类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最好的做法就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安全储存等。

另外,李宁介绍,近五年,我国也连续发生了多起由酸汤子、河粉等发酵食品,以及泡发木耳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这些食品的制作特点是在制作过程中都需要长期浸泡,如果在浸泡过程中污染了,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就会产生米酵菌酸,就容易引起中毒,而且它可以对机体的多脏器造成损害,致死率比较高。因此,家庭如果制作这类食品,首先要保证原料的安全性,比如酸汤子的玉米面原料不能被污染,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勤换水,保持过程清洁,而且低温储存的,储存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一旦发现霉变或者有异味,就不能食用。另外,泡发木耳过程时间也不能太长,如果泡发过程中发现木耳发黏了,有异味了,也不能食用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