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宁波保国寺】神的华盖落在了拜佛的人头上

1.6 【宁波保国寺】神的华盖落在了拜佛的人头上

00:00
14:44

一、为什么保国寺一直被称为“无梁殿”?

保国寺的外观,内外有别:如果我们站在殿外去看,你会发现这个建筑的比例会有点奇怪,它会显得有一点扁,屋檐压得很低。这并不是保国寺大殿最初的面貌,而是因为在明清时期,为了进一步增加建筑内部的可利用空间,在原来的木构架基础上,增加了一圈外廊(宋代建筑术语叫做副阶),这个外廊使建筑的外立面比例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只有当你推开了殿门,一脚跨进殿内之后,你所看到的才是这个大殿真正的面貌。所以内部的结构之美和外部的立面实际上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的。


雪中的保国寺外观


称作“无梁殿”的原因有比较多的猜测,比较可信的有两种:

其一,元代以来,成熟的砖石拱券建筑技术自西亚地区传来,成为营造大型建筑空间的一种新形式,对于这种与传统木构建筑截然不同的外来技术形式,民间也有人将其称为无梁殿。而在保国寺大殿当中,由于后世在佛像空间的上方增加了一组木质的卷棚天花,对建筑上部结构产生了遮挡,使大殿的上部空间变得更近似于砖石拱券建筑,可能是大殿后来被称为“无梁殿”的原因所在。

其二,保国寺供奉的主尊佛像可能是佛教净土宗所信仰的无量寿佛,佛殿则可能因主尊而得名无量寿殿,简称即“无量殿”,经过一系列的口口相传后有可能变成了“无梁殿”。


保国寺内部


二、充满人性的“藻井”

藻井落在了信众的头上:进入保国寺的大殿后,最能吸人眼球的,也是最精美的部分,那一定是它的第一个进深空间当中屋顶上方的三眼藻井。这个藻井和建筑内部的斗栱浑然交织在一体,并且是向上高高的耸起,成为了一个半圆球形的空间形态,它给人带来的空间视觉效果的震撼,应该说只有你亲临现场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得到。保国寺大殿的藻井,它代表的是宋代非常经典的南方样式,但有一点是必须强调的,北方的藻井通常加盖于尊像的正上方,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在佛像上边增加了一个华盖,是对佛像崇拜的进一步强调。而保国寺大殿的藻井它所出现的位置反而显得非常的独特,它被覆盖到了朝拜的信众的头顶上,而不是佛像的正上方。这个建筑当中最华丽的,最有装饰性的部分放在了“人”的空间之上,而不是神佛的空间上,也说明了寺院对于前来进行朝拜或者进行施舍的信众,对于人,是有相当的尊重的,这充分体现了南北方的差异性。


【名词释义】

藻井:藻井通常位于室内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绘有彩画、浮雕。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



保国寺大殿藻井


三、瓜棱柱由何而来?保国寺瓜棱柱真的是《营造法式》的最佳例证么?



【名词释义】

瓜棱柱:瓜楞柱又称瓜棱柱。宋式大木作构件名称。柱子外部带楞,柱上有八楞的称八楞柱,有两种做法,一为整木砍、削而成,一为拼贴或包镶面成。

托梁换柱:我们这里所讲的托梁换柱,是指在不拆散建筑整体构架的情况下,通过局部施工、以最小代价抽下并替换已损坏立柱的方法。


保国寺瓜棱柱的形成也许用的是另外一种工匠技术:当古建筑的研究者最早看到保国寺大殿的拼合瓜棱柱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营造法式》当中曾经提到的使用拼合柱的情况,当加工立柱的原材料不够大时,可以采用这种组合的方式,拼小为大,让小料尽可能发挥更大的结构作用。果真如此的话则可以说保国寺大殿真是对《营造法式》的一个极好的注释。但后来,通过最新的建筑考古和研究我们发现,这个可能是一个误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更可能是工匠所采用的一种较为特殊的修缮施工技术,我们把它叫做“托梁换柱”。



保国寺如何“托梁换柱”:我们在古代文人笔记当中曾经看到过关于木匠给某寺院建筑做托梁换柱施工的记载,被认为神乎其技。木匠的施工过程不许人看,要求和尚用布幔把整个建筑进行围拢,这大大增加了这种施工技术的神秘感。只听到他一个人在里边拿着大木锤到处敲敲敲打打,不知道用一些什么样子的方法,最后居然真的把断掉的柱子给换了下来。对于这种方法,古人一向是认为非常神奇,而我们今天在保国寺所看到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可以证明这种技术确实存在,并且通过结合现场的一些施工痕迹,还有可能够对这种方法进行大致的复原和分解。简单来说,可以将整个施工过程归纳为两个步骤:第一个叫做“托”,第二个叫做“拼合”。


在解释这两个步骤之前,需要先明确一下施工的难点所在:首先如果我坏掉的柱子是建筑的檐柱,或者说是外檐柱或者外圈的角柱的话,那相对来说它的修换会容易一些,因为这个柱子上方前后左右插过来的梁枋构件的数量,相对比较少,那通过一般的支顶和抽换,再加上一点摇晃,就可以让榫卯入位完成修换。


但是对于内柱而言,它的困难性要成倍增加。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建筑的内柱的话,那么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插过来的构建的数量就远多于檐柱。拆掉旧柱子换上新柱子的时候,就会发现不同方向的构件很难同时做到榫卯入位。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就要分两个步骤了:第一个步骤是通过添加临时立柱,来对四个方向的梁枋横构件全部加以支顶,在卸掉荷载的情况下可以对损坏的内柱进行抽换,但坏掉的柱子抽下来之后,新柱子该如何安上去就变成了一个问题。在保国寺我们所看到的拼柱,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是用小料从不同方向上去拼合,把横向的梁枋构件前后左右给它夹在中间,再用栓销箍紧固定,通过这样的方法在不拆屋、不落架的情况下,最终完满实现了换柱的目标。所以今天我们所看到保国寺的内柱实际上是由四颗承重的小柱子加上四个装饰性的瓣,然后再加上外边箍上去的栓销和铁箍,最终形成的整体。由于这种包夹、拼合的方式,使它的结构性能没有受到很大的损害,同时还呼应了瓜棱柱的装饰效果,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因此即便跟《营造法式》的拼合柱做法没有直接关联,但仍可以说是一种很神奇的建筑技术。


保国寺瓜棱柱更可能是通过“托梁换柱”进行小木料拼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顾啊瓜

    老师们应该出一本书,就叫《别听导游瞎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