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庄严宝(五十三)——圆满佛果1

解脱庄严宝(五十三)——圆满佛果1

00:00
18:40

本书卷首有句云:“果者圆满佛陀身”,现在解释此句之含义。

菩萨历经完成各种地阶后,最后现证三身圆满之佛果。《菩提道灯论》有句云:“菩提佛果非遥远……”,然则什么是佛果呢?

颂曰:

“自性名义及类别,定义数量及性相,

不共特征等七义,诠释圆满佛果义。”


第一:圆满佛果(三藐三菩提)之自性。

此可由两方面来说:一是断除之圆成,一是觉智之圆成。

断除之圆成  这是说一切应该断除之暇疵,如烦恼障;所知障和菩萨在修道位中,所应断除之各种瑕疵,在最后证入金刚喻定时,皆能完全断除清净。至于禅定之障碍等等则亦不能越乎烦恼和所知二障之范围。二障一除则其他一切诸障皆能断舍无余了。

智慧之圆成  关于智慧圆成说法很不一致。有人说:佛陀的心中有智慧,但仍有想念。有人说:佛陀的心中没有丝毫之想念,只有清明之超越智慧;有人说,智慧之相续有时仍会切断的。有人说佛陀根本就未曾有过什么智慧。现在根据佛经和论典两方面的资料来讨论佛智之问题。《圣杂集论》云:

“若人欲接触,佛陀最胜智,

于般若佛母,彼应起深信。”


《般若八千颂》云:

“无上正等觉者,得一切法无障碍之智慧也。”


同书第二十一章云:

“无上佛智者确有也,转法轮者确有也,成熟众生事亦确有也。”


其他佛经中,亦广泛肯定的说佛智(之存在)。从论典的角度来说,《庄严经论》云:

“如一日光出,一切光明显,

诸佛之智慧,出现亦如是……

大圆镜智无动摇,平等性智妙观察,

成所作智等之智,(皆依镜智而得立)。”


其他论典中亦(肯定的)广说佛智,根据这些论典,许多人都主张佛陀是具有智慧的,具有怎样的智慧呢?简言之,佛智可分两种,一是如所有智,一是尽所有智。

如所有智  是那晓悟胜义真理的智慧,亦即前面所说的金刚喻定之究竟智;彼圆观真如,断舍一切戏论,无一切心行处,法性离戏与智慧离戏二者合成一味之境界,就像是水注入水,或油注入油成为一味无别一样,此境界中,不见一切色相,如洞见虚空一般,此即无相之大智慧,为一切殊胜功德之依处也。颂曰:

“如水注入水,如油灌油中,

此离戏法性,智慧同一味,

此即一切佛,自性法身是。”


又云:

“言见虚空者,是众生言说,

如何见虚空,应仔细观察,

如是见法(性),如来如是说,

他喻释‘见’者,难以强言说。”


尽所有智 这是指那能知世俗谛中一切言说义理所及之万事万物。依金刚喻定,一切盖障之种子,皆悉摧毁无余而成就大智,依此大智之力,于现在、过去、未来之世中,所有之一切万事万法,皆清晰的能见能知。就好像看见青菜放在自己的手掌中一样。经典中亦明说佛陀能见一切世俗谛中之一切事物。颂曰:

“孔雀一翎眼,其因有百千,

宇宙无一法,佛智所不见,

一切所知法,一切智皆见,

此即佛智慧,不思议威力。”


此处应注意的是尽所有智见万法时,并非见万法实有。那是一种如幻化的看见,《集正法经》云:

“如彼幻化师,能变化自在,

知幻非实有,于彼不贪著,

如是三有法,莫不如幻化,

圆满菩提智,善巧尽知悉。”


《父子合集经》云:

“幻师与变化,知幻化无实,

故能离愚蒙;汝应观众生,

幻化亦如是,衷心应礼赞,

一切智智境。”

有些人说:圆满佛陀之如所有智不见胜义谛,尽所有智亦不见世俗谛,因为并非实有其法而佛智乃能得见。世俗谛中,其实并无所见之法,因此所见之法既无,那能见之智,当然也不存在了。再者,世俗谛之事物,乃具有烦恼无明的愚蒙众生才见到的,或是那些没有烦恼,但仍有无明的三乘圣者们所见到的。这就好像是患眼病的人,看见细发和空花一样。至于佛陀,则已入金刚喻定断尽了无明,所以不见一切诸法,只见到真如实相。因为世俗的迷乱境界相,于佛陀是不存在的,就好象没有眼病的人,是看不见空花和细发的。世俗境界之显现皆由无明所造致,以世间的观点,才有诸法事物如何如何的说法。从佛陀的观点来看,一切事物皆为空无,因此(能见之)智慧也是空无,根本不存在了。如果佛陀之心,具有事物境界之相的,那就是迷乱的境界,佛陀也成迷乱之人了,这样就与“诸大能仁于一切时常在定中”之圣言相违了。《广大游戏经》云:

“圆满佛陀于一切时常在定中。”


前派的意见则说:“后得智位本身并不能构成散乱(或迷惑)。此与常在定中之圣教量亦不相违。”因为如果只是境界之显现,则并不能构成迷乱也。其他具有知觉的人,确有万千不同的迷乱境界显现,但如果知道,这些都是因有执之心而起,依人天上趣及清净解脱之道,此诸无明迷乱亦能净灭,并非永远迷乱下去。因此经云:

“若知世间为迷乱,则能奋力除无明。”


又有人说:“如果没有‘执实’之心,把世俗谛之外境只当作是一种(无实的)的‘所知境’”,也就不会构成真正的损害,这个不成损害的显境,即使佛陀以之为境,也不会造成迷乱的。前一派人说:“所谓尽所有智者是说,佛陀具足后得智的意思。”颂曰:

“前者为如所有智,无迷正定心无缘,

后者为尽所有智,迷乱后得心有缘。”


后一派的人说,佛陀根本没有(所谓)后得智。《圣成就一切法门经》云:

“如来成就无上正等觉已,心于诸法无所缘念,而能遍知一切诸法,何以故?智所缘境一无所有故。”


有人难曰:

“即彼外道者,亦许有解脱,

  汝之寂灭行,灰灭如死人。”


以上略述各派对此问题之不同看法。

依善知识们的说法是这样的:佛果三藐三菩提的本身就是法身。法身乃一切错误和过患皆已灭尽,返还本来自性者是。但这些话都只是言说边事。事实上法身是无生的。离一切戏论的。《庄严经论》说:“解脱离谬误,(法身体如是)。”因此,佛者法身也。法身者无生离戏者也。所以(法身)不可以说具有智慧。果真如此,岂不与经中所言,佛具二种智慧之说相违背吗?答曰:“并不违背!”例如:眼识生起蓝色的感觉时,我们就说:“我看见蓝色的境像了。”当智慧之本身融合法性时就名之为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属世俗谛,是为了随顺众生而安立的。这种主张应该是很合适的,尊者密勒日巴说,“智慧是离诸造作和勤勇的‘知’,它是超乎有无,断常等语言心识以外的。你无论怎样说,它都是没有违反的。智慧就是如此。如果用学者研讨的态度去研究它,就是请问佛陀,佛陀也不会只限于说某一方面的话。法身是超离心意的,本来无生远离一切戏论的。关于这个话题,莫要问我,你们自己去观心(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密勒大师这样的指示,可以说是一法不立的。

据上所论,我们可以说,佛的体性或自性即是断除和智慧的二种圆满。《宝性论》说:

“佛果本来无分别,以清净法显特性,

如彼皓日丽中天,断证圆满为体性。”


《庄严经论》云:

“烦恼及所知,二障之种子,

长时具有者,一切断无余,

清净极广大,破一切诸相,

一切诸白法,及无边功德,

皆圆满具足,是佛果体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