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培育30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成都如何让“小巨人们”茁壮成长丨成都发展

到2025年培育30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成都如何让“小巨人们”茁壮成长丨成都发展

00:00
08:25

11月18日是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的一周年,一年来,成都通过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引领全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年间,成都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户、累计286户、居副省级城市第5位,四川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已经超过2000家……专精特新队伍蔚然成势,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计划到2025年,成都将累计培育1000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家以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一个个“专精特新”成为成都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的助推力,而新的经营主体正在扎根发展,在天府之国,“小巨人”们正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普通企业成为“专精特新”

业务收入较去年翻了一番

所谓“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关键性作用。

近日,2023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通过复核企业名单公布,成都新增67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过一半。截至目前,成都共培育1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8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100余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放眼成都,“小巨人”们正“忙不停”:在电子信息领域,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激光电视显示屏供不应求,企业与电子科大等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在生物医药领域,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相关单位组建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围绕ADC药物领域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在装备制造领域,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上下游企业,打造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成都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

今年,成都郫都区的蜂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又增加了一个“身份头衔”——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这家企业长期专注一个方向——中试,以此为成都制造业企业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支撑。

蜂鸟智造董事长田勇介绍,公司已经在成都郫都区打造了1.2万平方米的中试基地,今年下半年,在成都高新区全新投用了6000平方米的中试基地,并在高新区建立“楼上孵化、楼下中试”的成果转化服务模式,随着新基地的投用,今年,公司服务的中试项目数新增60多个。

田勇介绍,比较而言,公司业务营收较上一年翻了一番,研发投入占比超过5%,员工数量增加了30%,公司也即将成为全国首个智能硬件领域获得B轮融资的中试研发服务平台。

真金白银扶持发展

给予企业最高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政府部门提供金融服务政策

作为三维地理信息技术与无人机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成都航维智芯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从菁蓉汇国家双创平台起步,2020年进入天府软件园运营,不到三年,已发展成为集产品、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入选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从6人创业团队到现在数百名员工,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小微企业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公司执行董事刘红说。

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离不开系列政策的保驾护航。

11月15日,成都出台《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新获批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给予最高3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奖励。用真金白银对专精特新企业加以扶持。

记者了解,近年来,成都通过构建梯度培育体系,出台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2年初成都启动“专精特新成长通”企业服务模式,实施“投、贷、服”一体化服务,根据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分阶段靶向培育及全程跟踪,提供一户一策。

以2023年启动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企业认定工作为例,成都主要围绕“5+5+1”现代开放型产业体系,筛选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制定精准培育措施。打造190多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基地,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定制专属服务包,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配备服务专员,一企一策。建立市、区县两级优质中小企业发展联系机制,搭建服务联系直通车,采取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

成都区县与企业座谈交流

呈现“老带新”发展趋势

到2025年培育30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成都主导产业的一个个建圈强链案例汇聚成城市产业发展的基本面。

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6%,其中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4.0%,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1.5%,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1%。

“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布局高端、市场占有率高,对区域经济贡献率较高、带动作用明显。”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正以重点产业链为主线,不断稳定供应链、配置要素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为支撑的协同发展产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成都建圈强链行动不断推进,专精特新呈现“老带新”的发展新态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上提能升级之路。

菲斯特科技产品S1画卷光学屏

国内投影市场出货量第一的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年12月,被评为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极米投影设备配套使用的激光屏幕来自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于2021年8月跻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在这些专精特新企业的带动下,一条无屏显示产业链在川应运而生,全省激光投影等无屏显示出货量占到全国的约40%。

今年3月由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明确,今年成都将力争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户以上。

根据《成都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三年实施方案》,到2025年,成都将累计培育1000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家以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目前,成都已建立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为每家企业派驻专职服务员,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打出针对性政策“组合拳”,为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覆盖、全周期的政策支持。

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将持续强化建圈强链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强链补链作用,聚焦集成电路等17条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全面梳理链主企业上下游协作配套关系,针对性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实施精准扶持。

鼓励链主企业开放技术、市场、标准、人才等创新资源,通过生态构建、赋能带动、数据联通等方式,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入供应链产业链,推动大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