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语文书,开启人生之门。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李莉,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陆游的诗《临安春雨初霁》,多么清新淡雅的诗名呀!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13年,也就是1186年。当时陆游已经62岁,在家乡山阴赋闲了五年。诗人光复中原的壮志未酬,对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彻底失去信心。是年春,陆游被启用为严州知府,赴任前,他到临安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的客栈,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诗。我个人觉得陆游是有执念的,而且执念太深,好不容易写了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小诗,但其中还是有浓重的怨愤。中原要收复,国家要统一。但咱能不能偶尔像杜甫那样“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首诗最好的两句不是首联、尾联的怨愤,而是颔联、颈联的闲情。
以闲情写壮志不得酬的浓重怨愤,是这首诗最大的特点。
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诗人长期在宦海沉浮,而壮志未酬,命运坎坷的悲叹之情,尽在这一问中。
颔联为“诗眼”,语言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小楼一夜听春雨,写诗人彻夜未眠,表现他心情不安;深巷明朝卖杏花,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的太平盛世气象。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且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诗人以明快的字眼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用明媚的春光做背景,让内心的落寞得到凸显和强化。
以闲情写怨愤,在颈联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矮纸斜行闲作草”,这句可不是像某些同学认为的,陆游闲着无事去拔草,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暗用张芝的典故。张芝擅长草书,但平时多写楷字。人问其故,张芝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在短纸上从容地写几行行列倾斜的草书,以草书消遣。诗人不仅有闲情作草书,而且有闲情“晴窗细乳细分茶”,在明亮的窗前细细地烹茶、煎茶、试着品茶。表面上看非常闲适,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怨愤。陆游素来有为国家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宏愿,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作草”“品茶”消磨时光。诗句中闲情背后的怨愤之意已经溢于言表了。
尾联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而不愿在所谓人间天堂的江南临安久留,这种宁愿赋闲,也不愿久居京华的心态。这就是报国无门的长叹呀!
常见考点:名句默写: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是远离政界多年重新奉诏入京所做,他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体会得极深,以至于起笔就说:“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2.《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是陆游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并且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3.陆游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静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的感慨和牢骚。
4.《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两句写不要有白衣被京城的风尘染黑之叹,事毕后返回,还来得及在清明节到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我个人觉得陆游是有执念的,而且执念太深,好不容易写了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小诗,但其中还是有浓重的怨愤。中原要收复,国家要统一。但咱能不能偶尔像杜甫那样“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首诗最好的两句不是首联、尾联的怨愤,而是颔联、颈联的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