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图集:寻路米仓道,我们看到了什么?|寻路蜀道

海报图集:寻路米仓道,我们看到了什么?|寻路蜀道

00:00
04:20

米仓道,是陕西通往四川的古道,始于夏商,贯穿秦巴,由古代巴人开辟,因翻越米仓山而得名。

在古蜀道中,米仓道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在新的时空交会点上,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寻路蜀道”大型人文采访活动第二站,开启寻“秘”米仓道之旅。

巴中市南江县文保专家孙凯,一位最基层的文博工作者,33年间,他用脚步丈量米仓道南江境内的所有路线,与古道结下了深厚情谊,堪称米仓古道的“活地图”。这一次,是他第十次登顶米仓古道第一关——巴峪关。正是孙凯等一大批默默无闻的文博工作者,建构起蜀道研究学术金字塔的坚实底座。

南江县博物馆,集米仓古道文物遗存之大成。一面唐代的黑漆古海兽葡萄铜镜,是“镇馆之宝”。小小镜子上,38串葡萄、5只海兽、7只瑞鸟,还有蜻蜓、蜜蜂飞舞其间。馆内500多件文物,与“史”互证,构筑米仓古道南江段的文物谱系,向今人讲述:何以米仓道。

巴中市南江县皇柏林,与100多公里外的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数千公里外的山东省曲阜市孔庙林齐名。几千年来,皇柏林所处的古道一直在发挥作用:一代又一代南江人穿越林中古道,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林地与村落错杂,赋予它独有的人间烟火气。古树生生不息,一代代人细心呵护,绘就米仓道上人树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

一桥搭两地,蜀道变通途。巴中市南江县公山镇卫星村,有一座用9棵巨大的皇柏树做梁的桥,也是米仓道唯一保存完整的木桥——接龙桥。年近八旬的姚阿婆,60年前在迎亲的唢呐声中,走过这座木桥嫁过来。接龙桥曾是十里八乡商贸集会之所。走过百年时光,如今古桥犹存竟神奇地与G244、巴陕高速公路,在山河幕布中同框。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数千年来,蜀道难未能阻挡文人墨客对它的向往与奔赴。或攀爬峻岭,或舟行峡路,他们将饱蘸深情的笔墨,泼向这一方天地。于是一大批讴歌蜀道的文学作品诞生,形成唐五代诗人入蜀这一文学史上的独特文化现象。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严正道,研究巴蜀文学20多年。他的《唐五代入蜀诗与巴蜀文化研究》,辑得196位入蜀诗人的2153首章。他用诗歌做“导航”,品读蜀道上的那诗、那路、那人,勾勒诗词里的蜀道地图。

古道沿着巴河向下延伸,水路与陆路在恩阳交会,八方商贾云集,造就了“米仓古道第一镇”的繁华盛景。千年古镇十余公里外,巴中机场连通全国二十多个城市,成巴高速、苍巴高速、汉巴南高铁在恩阳交会,已然成形的水陆空立体路网,正是米仓道变“米畅道”、“蜀道难”到“蜀道”通的生动诠释。

从高山峡谷中走出来,米仓古道在广阔天地间一路向前, 多条古道交汇的巴蜀重镇、水陆要冲——阆中。作为古蜀道上珍贵的历史遗存,“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阆中古城,不论规模格局还是传统风貌,都堪称古蜀道上现存的城市活化石。每年,来自全球的游客,走进这座千年古城,在古色古香、诗情画意里,探寻蜀道故事、感受厚重历史文化。

相对于金牛道,米仓道名气似乎略逊一筹。但在蜀道申遗过程中,专家们多次踏访米仓道,古道上的关隘、栈道、古寨犹存;奔流不息的韩溪河,把“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讲给后人;恩阳古镇的“大栈房”,见证古道商贾云集的繁华;“盛唐彩雕全国第一”的南龛摩崖石刻,让人梦回大唐……米仓古道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被进一步发现和确认,专家们认为,米仓道遗存丰富、价值非凡,在全国古道路中都不多见,并直言“米仓道价值被严重低估”。

时光如流,不舍昼夜。古巴人开凿的米仓道,已走过数千年,它正在继续走下去,一如巴人的坚韧、倔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