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去山庙算命,老道写下8个字,24年后,蒋介石才明白其含义

蒋介石去山庙算命,老道写下8个字,24年后,蒋介石才明白其含义

00:00
10:31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上世纪二十年代,针对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阀的北伐战争即将拉开序幕,一向迷信鬼神之说的蒋介石为占卜吉凶胜败,去罗浮山中找到了一位隐士老道求助。

老道在占卜后没有明言,只是留下了八个字的谶语——“胜不离川,败不离湾”。

蒋介石看后不解其意,也不敢追问,只是默默地离开了,这八个字也成了他后来心中挥之不去的谜团。

直到1949年,距离蒋介石当初找老道算命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四年,他这才终于从自己半生的遭际中明白了这八个字的真意。

那么,“胜不离川,败不离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访道罗浮山

众所周知,蒋介石一个非常迷信的人,对于鬼神占卜之事,他一直看得非常重要。

每当遇到一些影响未来发展的大事时,他也总要找一些道门的高人,来给自己推测将来的兴衰。

而在1925年的时候,蒋介石就正处在这样一个让他忐忑不安的时间节点。

这一年,是孙中山先生撒手人寰的年份,他这一谢世,国民党内部立刻出现了乱子。

除了蒋介石之外,还有几个强大的势力同时发难,想要把握住这个风雨飘摇的机会夺取权力。

而在国民党之外,蒋介石也在面对一件棘手的大事,那就是要挥军向北,讨伐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等军阀。这一战也是危机重重,让蒋介石的心中起伏不定。

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蒋介石便又想要像往常那样,用占卜之术来开解迷津。

不过可惜的是,当时他的身边却没有一个能为他开解和测算的高人。这时候,有人提醒道:“罗浮山自古是道教名山胜地,多有高人隐居其中,何不前往寻访?”

听到这句话,蒋介石眼前陡然一亮。

这罗浮山的大名他也是如雷贯耳,自己既然对于眼下的事情毫无眉目,那就不如亲自前往寻仙问道一番,或许会有什么意外收获。

打定了主意之后,蒋介石便命令手下以极大地阵仗当前开路,自己则是紧随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开赴罗浮山。

过了没几日,一座云雾苒苒的罗浮山便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蒋介石放眼望去,只见这里山明水秀、道观和寺庙林立,恍如一座世外仙山一般,心中也是喜不自胜。

看着眼前仿佛真有“仙气”环绕的高峰,蒋介石一边心生赞叹,一边迫不及待的命人四处寻访“仙人”。

不过世上哪来的什么仙人呢,蒋介石派手下搜寻良久,却也是一无所得。说来也巧,正在蒋介石觉得扫兴的时候,却正好有一位老道士上前搭话。

蒋介石见这道士虽然年迈,但却神情矍铄,不像是一般人,便连忙邀请他近前,并且请他为自己推测一卦,看看来日的祸福。

老道士早已知道了蒋介石的身份,也是不敢怠慢,当即沉思起来。可是他思索了好半天,却始终没有一言相告。

就在蒋介石感到不耐烦的时候,老道却突然提起笔来,写下了八字批文,蒋介石连忙站起身来凝神看去,却见这八个大字正是:“胜不离川、败不离湾。”

这八字并不生僻,但组合在一起却让蒋介石非常迷惑不解。

他连忙带着疑惑地目光看向老道,却见道士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摆了摆手便转身离开了。

蒋介石算命多次,自然知道“天机不可泄露”的道理,所以他也不敢追问,只是把这八个字牢记在心,等待以后参详。

那么,蒋介石后来到底有没有读懂这句话的真意呢?

“胜不离川”

这次算命对于蒋介石来说只是一段小插曲,他每天要忙的事情很多,再加上北伐战争很快打响,他的敌人吴佩孚等军阀纷纷败下阵来。

胜利的果实让他志得意满,几乎把那段晦涩的批文抛之于脑后。

直到1949年的时候,被打的一败涂地的蒋介石正要狼狈逃窜去台湾省。

这个时候的他回思往事,二十四年前的八字批文仿佛又映入了眼帘。他这才回过味来,对于“胜不离川、败不离湾”的意思恍然大悟。

先讲讲“胜不离川”,这里的“川”指的是我国的四川省。

大家都知道,四川民殷人富、物产丰饶、人口众多,自古以来以来就被人人称羡的 “天府之国”。可见,这里实在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胜不离川”中的“胜”指代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上世纪30年代,野心勃勃的日本侵略者肆虐在中华大地,由此激发了中华全民族的统一抗日战线的形成,中华儿女携手把侵略者赶了出去。

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全国各个省份自然功劳都是不小,但四川省做出的贡献更是尤其值得一提。

首先,在抗日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蒋介石便为了得到充足的战备物资,做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那就是把沿海地区的一些大型工厂向内迁移。

而它们最终落脚的地方,主要就是四川和云南。

而川地的人民为了大局,也是非常配合,他们纷纷投入到军工厂的建设和生产之中,为抗日军队提供着坚实的物质保障。

其实,每一场战争的胜败并不仅仅是靠着前线的厮杀,一个稳定的后方同样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而四川省毫无疑问地,在漫长的抗日战争中充当起了一个稳定、坚实的后方战略要地。

另外,在前线拼杀的战场上,也不乏川地子弟的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中,大名鼎鼎的川军开赴多个主要战场,参加了将近30次大型会战,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川军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惨重,有六十多万英勇的战士将热血撒在了战场之上,令人十分痛心。

可见,“抗战”的胜利跟四川实在是分不开的,或许这也是“胜不离川”的真意。

另外,民间对这句谶语还流传着一个解释,是说老道在劝告蒋介石,将来就算志得意满也不要离开川蜀之地。

可是,蒋介石后来却没有听从这句劝告,还是把总部设置在了南京,并且一步步走到了败退台湾省的结局。

“败不离湾”

“败不离湾”中的“湾”字,在今天看来很容易理解,指的自然是我国的宝岛——台湾省。

但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蒋介石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二十多年后会不得不败退到台湾。

这也难怪,那时候的蒋介石在后来的北伐战争中击败了孙传芳等大军阀,正是个人声望的上升期。

再加上后来东北少帅张学良推动了“东北易帜”的进行,使得国民党几乎从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蒋介石这个时候也开始变得膨胀起来,他大肆排除异己,想要维护自己和几大家族的特权统治。

被激怒了老百姓奋起反抗,虽然迭遭镇压,但也已经为蒋介石埋下了落败了种子。

后来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全国各地都在呼吁和平,寻求一条中国的出路。

可是,蒋介石这个时候满心满脑却都是自己的利益,为此他不惜出尔反尔撕毁停战协议、悍然发动内战,再度把饱经创伤的神州大地拖入了战争的漩涡。

所谓“失民心者失天下”,这场战争一开始,蒋介石就注定了要输的一败涂地。

再加上我党已经与千千万万老百姓团结一线,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们也是训练有素、战斗力与蒋介石的军队完全是天壤之别,这也加快了蒋介石的败北。

时间来到1949年8月,在经历了几次大战役的溃败之后,蒋介石败局已定,他这时候或许是想到了多年前那句“胜不离川、败不离湾”,所以又把希望寄托在四川省的身上。

他对着身边的一众手下喊口号道:“望我全川同胞振起精神,为完成民族革命而努力!”

在喊完了口号之后,他又亲自跑到重庆去,开始调集驻留在西南的军队,部署起了“川西战役”,妄图一战扭转局势。

可是,他显然是会错了“胜不离川”的真意,所谓的扭转败局也不过是痴心妄想。

连他的心腹宋希濂也直言劝告道:“现在国军已经节节败退,西南偏安一隅,始终是守不住了。”

可是蒋介石却还以为天命未绝,执意要纠集残军败将做困兽之斗。

最后的结果自然不出意料,蒋介石的部队一点点损失殆尽,大西南四省全部被我军解放。蒋介石的头脑终于清醒了下来,开始谋划退路。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蒋经国在1948年关于退守台湾的建议,并且明白了“败不离湾”的真正意思,狼狈的去了台湾。

结语

其实,所谓的算命之说只是民间轶闻,并没有什么真实性。但是“胜不离川、败不离湾”这句谚语却是真实存在的。

至于提出这句话的人倒也不是提前预知了蒋介石的命运,而是从当时的天下大势以及蒋介石的人品、命运中,构思出了这样的一种策略。

由此可见,提出这句话的人的确是一位智者,只不过蒋介石却非常糊涂,直到最后关头才读懂其意。

不过失去民心的他,就算读懂了这句批文,又能有何作为呢?

本文由“趣知史馆”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51125586

    失民心者失天下

  • 太乙金

    如果是真有此事 估计老道也不知道这个谶语是什么意思 只是得到了这么一个启示

  • 听友130029925

    说的太快,只能用0.5倍速度听

  • 零度爱多多

    胜不离川,败不离湾

  • 听友475329665

    我听

  • 2颗糖1種

    我来过

  • 听友492001525

    念课文呢

  • C语过添情

    胜不离川,败不离湾!

  • 扬州龙龙

    果断不听了,无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