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仅凭一国之力就敢单挑全世界?二战时期的德国为何如此猖狂?
欺骗、吞并、屠杀......二战期间,德国在欧洲大陆肆虐横行,给世界留下了噩梦以及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1930年代,德国以一国之力阴谋策动战争。令全世界震惊的是,德国不但有此野心,并且还付诸行动了。
那么,当时德国有多少筹码去发动战争呢?
1930年代欧洲形势
德国想在欧洲大陆搞事情,必然需要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而当时的欧洲环境正好给了德国机会。
总的来说,几个欧洲大国都为自身利益考虑,不想过度刺激德国而选择姑息甚至纵容。
从英国角度看,它为维护自身的霸主地位,所采取的欧洲政策是保持各国均势。
为了维持欧洲均势的局面,英国采取的手段就是哪个国家太冒头,它就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打击这个国家,这在欧洲历史上已成惯例。
比如欧洲大陆曾先后崛起的法国、俄国、德国都毫无例外地遭到了英国的打击。
而到1930年代,英国对日渐冒头的德国也起了戒心。
它一方面与德国的邻国“眉来眼去”,对德国实施地缘围堵,试图遏制德国,另一方面出于局势判断,又采取一定的妥协,让出部分利益安抚德国。
英国的欧洲政策,尤其是对德策略,对法国和苏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法国在一战中受到比较严重的削弱,再加上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彼时可谓是外强中干,已经失去了独立遏制德国的实力。
因此,法国想联合英国一起对德国施压,但这一建议没有被英国完全采纳。眼见英国对德国的嚣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法国虽有不满但也只得跟随着。
再说苏联,它一开始与英国协商谈判,密谋一起遏制德国。
但苏联因意识形态以及长时间的敌对,导致其一直对欧洲国家抱有戒心,再加上英国并没有全面遏制德国的决心,因而谈判时缺乏诚意。
这两方面原因使得苏联最终失去了对英国的信任,转而与一直示好的德国达成了互不侵犯的协议。
德国与苏联达成了协议,意味着苏联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选择保持中立,而这无疑使得德国在其东面撕开一个口子,突破了英国的战略围堵。
此外,英国、苏联等欧洲大国各怀心思,不仅没有形成对德的集体安全共识,而且在国际舞台上消极作为,这也导致了国际联盟等国际组织机构在大国意志面前毫无威慑力。
总之,当时处于世界的中心的欧洲如一盘散沙,这给了德国可乘之机。
它利用欧洲各国之间的重重矛盾,分化连横,积极争取盟友和伙伴,成功欺骗了西方列强。
除了外交筹码,德国还具有有利的内部环境,而且毫无疑问,内部是其发动战争的关键驱动力。
希特勒煽动民粹
由于国家的地理位置及客观环境的限制,德国人惯于通过战争征服来获得生存资源,这样的历史塑造了德国民族性格中好斗尚武的一面。
德国人这种性格中有个明显的双重表现:既有征服弱者的进攻性,又有对强者的服从性。
一战的失败,使得德国这种双重性格特点被进一步强化,甚至激发:
一方面德国人希望通过一场成功的对外征服以重拾民族信心,走出失败阴影,另一方面德国从贵族到士兵、再到平民,普遍形成了一种服从统治的服从心理。
而另一方面,一战后被限制、索赔使得德国民怨堆积而成的心理危机濒临爆发。
一战后,作为战败国,德国受到严重限制:大量土地被割出去,国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军事规模受到严格限制,失去军事防卫能力,举国恐惧;巨额赔款,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国民怨声载道。
这些严苛的惩罚手段,除了让德国人产生了挫败的民族自卑感,更多的是引起德国民众的仇视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复仇情绪。
德国民众的这种心理和情绪被一战后魏玛共和国的糟糕统治进一步催化,演变成了极端的好战情绪。
一战后,魏玛共和国为德国带去了民主制度,但尚未做好“民主准备”的德国政坛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反应”,质疑、批评甚至攻击时有发生。
除了政治混乱,魏玛政府经济治理无效还引发了经济危机、社会动荡,这些问题一起爆发出来,进一步刺激了德国人,他们开始变得极端好战。
1933年,上台执政的希特勒及其所在的纳粹党充分利用德国的民族心理问题,煽动德国大日耳曼民族主义极端情绪,并采取切实的行动,拉拢德国民众。
一方面,纳粹党迎合德国人对战后惩罚的不满心理,用行动逐步破坏战后协议,如停止支付赔款、恢复兵役制等。
另一方面,纳粹党迎合德国民众对生活现状的不满,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高劳工福利等措施,使普通民众获益。
同时,他们把矛盾对准了国内的资本家以及富有的犹太人,大搞“反资、反犹”运动,对其进行大肆掠夺,甚至迫害。
而希特勒及其纳粹党正是通过在德国社会制造“歧视”和“偏见”,煽动民粹而做大做强的,尤其是希特勒本人,一跃成为政坛强人。
由此,在德国纳粹的背后形成了由极端民族情绪集结成的一种可怕的暴力意志。
而使得这种暴力意志能够充分发挥的,是德国的社会经济,尤其是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
二战前夕德国的经济
一战后,德国的经济本就千疮百孔,再加上战后割地赔款,另外还失去了对萨尔地区重要的煤矿产业的控制权,这些惩罚措施使得德国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到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的经济进一步恶化。
首先是通膨非常严重。
看一组数据对比就一目了然:1919年,1美元相当于8.9马克,而到了1923年,1美元相当于4200亿马克。
此外,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德国,导致产业缩水,失业人数猛增。经济危机期间,德国工业总产值下降了40.6%,而失业人数增加了400多万。
希特勒及其纳粹党接手时,德国的经济根本无法支撑任何一场战争。
而希特勒以发动战争为目标,对德国经济进行了强力干预,硬是推动建立了一种“战时经济体系”。
具体来说,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措施。
其一是强力推行以“国家垄断”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经济。
这种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商不分家”,即国家干部也是经济领域的垄断寡头。比如在希特勒设立的最具权威的经济机构里,17名成员中有12名是工业、金融、商业的巨头代表。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很多纳粹头目纷纷下海成为经济寡头,比较典型的如纳粹头子戈林创造了控制了德国股份资本总额的85%戈林集团。
纳粹政权就是通过国家垄断经济的体制来达到扩军备战的目的。
其二是争取工业独立。
限制德国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战略资源储备不足,严重依赖进口。这也是谋划战争的希特勒最关心的一点。
为此,希特勒制定了一个为期四年的资源战略计划,目的最终实现战略资源能够满足战争需要。
而这个计划的执行者就是戈林,没错,就是前文提到的戈林集团的掌权人。
其三是突出军事工业的主体地位。
希特勒政府指定的工业政策都是为战争服务的,也是以军需为纲。
比如专门成立一个机构叫“工业瑞恩”,负责搞出电子产品、有色金属等物质产品,以及支持军备品生产的原料等。
为了准备战争,希特勒当局甚至强制要求所有工业企业都要搞军工生产,不然的话就得关门。
比如在1935年,德国有300多家工厂转入军工生产,其中包括45家汽车制造厂,近60家飞机制造厂。
纳粹政府实行的以“国家垄断”为主的战时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德国经济的畸形繁荣。
到1937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在西方列强中占13.4%,其前面只有美国。而德国军工增长更是亮眼:军工产量在1933—1939年间增加9倍,陆军、空军实力已经无可匹敌。
可以说,经济军事实力的飞速提升是纳粹德国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关键筹码,也是它有恃无恐的底气所在。
结语
可以说,纳粹德国经济畸形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致命的弊端: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这种以军事工业支撑的经济非常脆弱——在美英狂轰乱战之后,德国的军工遭受重创,经济也急转直下,纳粹政权也随之摇摇欲坠,最终走向衰亡。
毫无疑问,纳粹德国给世界带来战争噩梦。直到今天,犹太人仍忘不了他们遭受纳粹屠杀的民族灾难。
而当下有人把以色列对加沙巴勒斯坦人的袭击形容为另一场民族杀戮,尽管以色列否认,但持这种看法的人越来越多。
平心而论,没有人想要战争,而避免战争,首先要有对战争的反思。
作者:本草纲目
编辑:夜雨声烦
参考文献:
1.刘明宇. 浅析二战时期德国的民族主义[D].黑龙江大学,2015.
2.周彰堃.一战后德国人民族心理对二战爆发的影响[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91-194.
3.彭越.浅谈二战前夕德国灵活外交的有利环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104-106+110.
4.李富森.论二战前后德国的工业政策[J].学术探索,2012:86-89.
本文由“睿鉴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