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无老虎,沙特称大王?战五渣的沙特是如何成为中东大哥大的?

中东无老虎,沙特称大王?战五渣的沙特是如何成为中东大哥大的?

00:00
18:01

沙特阿拉伯,一个战五渣的中东大哥大。

1977年11月19日,在遥远的中东,爆发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时任埃及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前往耶路撒冷与以色列总理贝京会晤,并在以色列议会发表了演说。

此举一出,举世哗然,尤其是对广大中东阿拉伯国家而言,萨达特的行为如巨石投湖激起滔天巨浪,他们在异口同声地表示我去年买了个大手表的同时,也痛心疾首地疾呼:“想不到你是这样的萨达特!”

要知道,一直以来尤其是纳赛尔上台执政后,埃及一跃而起,先后发起不结盟运动,挫败英法侵略野心,带领广大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死磕,是名副其实的阿拉伯世界领袖。而萨达特作为新一代阿拉伯世界大哥埃及的最高领导人,却带头和以色列媾和,甚至在美国斡旋下与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公然承认以色列的存在,是对阿拉伯世界极其可耻的背叛。

于是阿拉伯世界经过长达数秒的漫长思考,最终一致作出了开除埃及的决定,于是跌落神坛的埃及堕落了,萨达特也在一次阅兵典礼中遇刺身亡了。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埃及“自暴自弃”的情况下,中东阿拉伯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头驼,带领它们继续和以色列死磕。

沙特阿拉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前台并成为中东大哥大的。

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结果。要知道,作为名副其实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虽然自古以来因各方势力的东去西走、南来北往,难以诞生影响世界的超级大国,但作为“地跨三洲帝国的摇篮”,中东从来不缺好勇斗狠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因为区位、宗教、民族、石油及大国势力的纵横交织,中东地区的矛盾尤其错综复杂,是真正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

可以说,在中东,“和平”是热带沙漠的雪,俗称虚无缥缈,“你死我活”的斗争才是中东社会的底色。在这里,拳头是真理,战斗力是核心评价指标,没有参与过几次混战,没有和人互拍过板砖,你都不好意思往这儿站。

但沙特阿拉伯不仅站这儿了,而且还站得笔直,站得春风得意,因为沙特阿拉伯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国家。

虽然从战斗力来看,沙特连上不得台面的胡塞武装都奈何不得,但放眼中东,即便是最能打的以色列,放在“东亚怪物房”也是被按在地上来回摩擦的存在。所以在战斗力“半斤八两”的情况下,战斗力反而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其他领域的优点则成为称雄中东的重要因素。而沙特相比于其他中东国家,一是有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二是有挥金如土的“钞能力”,这都给了沙特成为中东大哥大的充足的底气。

而现代沙特阿拉伯,起源于1750年。

话说当年奥斯曼帝国异军突起后,很快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大哥,占据了埃及、新月沃地、高加索等广大地区,在阿拉伯半岛则占据了西部沿海的汉志和东部波斯湾沿岸的哈萨,半岛内部沙漠广布且鸟不拉屎的内志地区则被奥斯曼帝国习惯性忽略。

现代沙特阿拉伯,就是在内志横空出世的。

1726年,沙特家族雄心勃勃的默罕默德·本·沙特成为德拉伊耶酋长国的埃米尔。彼时的奥斯曼帝国虽然疆域广阔,但缺乏凝聚力,再加上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西方殖民者的纷至沓来,奥斯曼帝国早已内忧外患。

但即便如此,奥斯曼帝国也是默罕默德·本·沙特绝对难以撼动的庞然大物。由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沙特所在的阿拉伯半岛基本都是常年被热带沙漠覆盖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常年炎热干燥。所以奥斯曼帝国开疆拓土后,绕过了半岛中央的内志地区。而当沿海地区都被奥斯曼帝国无情占据,连农业都难以发展的内志,憋屈程度可想而知。

鉴于稍微正常点儿的阿拉伯人都不会主动到鸟不拉屎的内志工作创业,更不愿意追随穷得叮当响的沙特家族抛头颅洒热血,于是走投无路之下,默罕默德·本·沙特没有参加选秀,没有发传单拉人头,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习先知好榜样,以“宗教”为纽带整合阿拉伯各部落的思路。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默罕默德·本·沙特与瓦哈比派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卜会面并“一见钟情”,从此沙特家族负责“线下”的政治和军事事务并保障瓦哈比派传教士的安全,而瓦哈比派则负责“线上”的宗教事务,在意识形态等方面为沙特家族的扩张提供支撑,此举也奠定了沙特阿拉伯政教合一的基础。

由于瓦哈比派回归《古兰经》与圣训,清除“异端”并恢复伊斯兰教本来面貌的主张太过激进,所以政教合一的内志王国外交政策极为激进,而这也赢得了广大“愤青”的青睐,随后异军突起的内志王国在1805年占领汉志地区,夺取了麦加和麦地那,疆域与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几乎相当,这就是沙特第一王国。

沙特的崛起,遭到了奥斯曼帝国的猛烈反击,很快沙特第一王国在1818年成为“第一亡国”,默罕默德·本·沙特也被奥斯曼帝国处死。

沙特第一王国灭亡后,由于奥斯曼帝国依然对半岛内部的沙漠不感兴趣,所以内志酋长国很快建立,即沙特第二王国。

相比于沙特第一王国,沙特第二王国虽然面积小,但是隐患大,尤其是旷日持久的内讧,是导致沙特第二王国在1891年被拉希德家族建立的舍迈尔山酋长国消灭的重要因素。

但沙特家族的传奇远未结束,1902年1月,内志与哈萨酋长国的埃米尔阿布杜勒·阿齐兹又名伊本·沙特率领40人乘夜夺取了利雅得,随后打败舍迈尔山酋长国,重新成为阿拉伯半岛上的重要力量。

由于彼时舍迈尔山酋长国的靠山奥斯曼帝国早已行将就木,根本无力对抗东山再起的沙特第三王国,1921年,沙特彻底征服舍迈尔山酋长国,随后阿卜杜勒·阿齐兹加冕为内志苏丹,国号也更名为内志苏丹国,半岛中部只剩下内志和汉志两个政权,且都有统一半岛且夺取伊斯兰世界领导权的打算。

作为昔日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汉志与英国曾并肩作战,英国在一战后也成为汉志的坚强靠山。但问题是英国作为名副其实的“离岸平衡手,大陆搅屎棍”,想要的从来都是半岛乃至中东的乌烟瘴气,而不是汉志期待的九九归一。所以当汉志与英国的矛盾不可调和时,内志抛来一大筐橄榄枝,一下子就得到了英国的青睐。

在英国支持下,内志异军突起并于1925年吞并汉志,在1926年吞并了汉志以南的阿西尔地区,实现了阿拉伯半岛中部的统一。

由于此时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颓像渐显,尤其是一战的猛烈冲击让英国累觉不爱,所以当羽翼渐丰,内志毅然于1927年5月20日签署《吉达条约》,脱离英国统治自立门户。

1932年9月23日,内志、汉志与阿西尔合并为沙特阿拉伯王国,也就是沙特第三王国,阿卜杜勒·阿齐兹就任首任国王,沙特的历史开启了新篇章。

虽然身在热带,但沙特作为亚欧大陆内部草原带的延伸,也继承了游牧民族的特性,具体来说就是以家族或部落为核心,统治者与国民之间更像是雇佣关系,整个沙特阿拉伯更像是一个家族式的大公司。

在这样的情况下,沙特家族的兴衰,直接决定了沙特阿拉伯的历史走向。而200多年间两次亡国,三次复兴的跌宕起伏,也让沙特家族磨练了审时度势的眼光,最终将沙特阿拉伯送上了中东大哥大的神坛。

如果说沙特阿拉伯的成功统一,是领导人尤其是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审时度势,那么立国后的沙特阿拉伯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四处“征战”并最终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大哥大,就不得不提沙特阿拉伯的“钞能力”。

沙特之所以能自立门户,除了英国的衰落,沙特的努力,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见缝插针。而美国与沙特的情比金坚,不仅为沙特赢得了对抗英国的资本,美国资本苦心孤诣的努力,也让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潜力迅速激发,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油站。

话说熬过192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百废待兴”的美国确定了“基建兴国”路线,于是工业蓬勃发展,石油需求量猛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开始与沙特“千里姻缘一线牵”。1933年,沙特与加利福尼亚州标准石油公司签订了特许协议,开始在沙特进行石油勘探。

靠着美国石油公司的努力,沙特很快在1938年3月8日发现了第一口油井,从此沙特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再也不用窝在帐篷里啃沙子,沙特阿拉伯也靠卖石油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靠着与美国的密切合作,沙特成功进入“石油七姐妹”(标准石油公司解散后在石油方面的三家大公司和另外四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公司)序列,这是沙特能够躲过二战硝烟的重要因素。

1944年,加利福尼亚阿拉伯标准石油公司更名为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简称阿美石油公司。鉴于阿美石油公司不仅拿走了沙特石油的大部分利润,甚至还干预沙特的石油产量和价格,于是二战结束后,沙特开始了夺回石油控制权的努力。

在1951年强迫阿美石油公司与沙特“五五分账”后,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即欧佩克成立,从此沙特有了强大的盟友。1962年11月30日,沙特政府成立了完全国有的石油矿业总公司,沙特政府开始参与石油工业领域的经营,

1972年,阿美公司终于同意了沙特政府的参股要求,随后沙特政府温水煮青蛙,逐渐购买了阿美公司的全部股份,随后又以极其温和的方式实现了石油产业的国有化。从此沙特政府成为本国石油的主人,使用钞能力也更加有底气。

早在当年沙特想从美国石油公司手中夺权时,美国就曾通过第一次中东战争狠狠地给了沙特一巴掌,于是沙特在周边国家屡败屡战的同时卧薪尝胆,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曲线夺权的斗争中。

待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在握的沙特决定出击,虽然不能打,但有钱给盟友花,阿拉伯联军也在勠力同心中打得以色列节节败退。但关键时刻美国再度出手拯救以色列,于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不得不再度重蹈功亏一篑的覆辙。

面对这样的局面,沙特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为报复美国拉偏架,沙特联合其它欧佩克成员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并对西方实施石油禁运,由此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彼时的美国刚刚经历了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猛烈冲击,欧佩克组织的报复让本就艰难的美国经济更加雪上加霜,不得不加速了退出越南战争的脚步。

而这一辉煌的胜利,也奠定了沙特在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地位,并客观上推动了美沙结盟。

鉴于石油的地位越发举足轻重,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的美国迅速同沙俄展开了秘密谈判,在一系列威逼利诱和软磨硬泡,两国终于达成了关于美元与石油挂钩的协议,从此沙特出口的石油一律与美元结算,并用卖油收益购买美国国债,换取美国在军事、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

沙特的“倒戈”,迅速感染了其它石油富国,从此美元石油霸权建立,美元成为美国在全球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沙特也因和美国结盟地位进一步提升。

当然,无论沙特地位如何提升,在美国眼中都不是唯一,尤其是不如以色列。所以沙特在和美国情比金坚的同时,也在谋求自己的自强不息之道,包括:

收服巴基斯坦做小弟

作为和印度势不两立的国家,巴基斯坦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造就了极其强悍的战斗力,而且因为大国在南亚核平衡的考虑,巴基斯坦也随着印度的拥核成为伊斯兰世界唯一的拥核国家。

所以形成互补的沙特与巴基斯坦可谓珠联璧合。

购买导弹来防身

虽然美元石油霸权体系谈判时,美国一再保证以色列不会找沙特的麻烦,但没有以色列,还有伊朗以及伊拉克,而除了有钱一无所有的沙特,除了嗷嗷待宰别无选择。所以要想富三代,就必须有铠甲戴。

但美国和苏联都表示爱莫能助,毕竟苏联正忙着支持越南、入侵阿富汗,美国则根本不愿意看到沙特拥有对准自己的枪炮。所以最终沙特将目光锁定在了东方。

因为中国与巴基斯坦情比金坚的兄弟情谊,沙特也得以在巴基斯坦的牵线下与中国产生交集,1986年,就在中沙两国尚未建交时,沙特就以1枚1亿美元的天价,用35亿美元购买了36颗东风-3导弹。而这场不知对方多有钱的军火贸易,时至今日依然在为沙特的国土安全和中东和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

支持伊斯兰教扩张

由于埃及的“自甘堕落”,涅槃重生的土耳其也早在一战后就走上了“脱亚入欧”的道路,伊拉克虽然在美国支持下一度膨胀但也最终在两次海湾战争中被打得稀巴烂,于是中东尤其是逊尼派伊斯兰世界能打的几乎没有。

伊朗虽然强悍,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长期与逊尼派穆斯林国家势同水火。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更是与美国反目成仇,长期遭受美国打压,所以沙特成为中东阿拉伯世界领头驼绝非偶然。

时至今日,靠着恐怖的“钞能力”,沙特一方面依旧与诸多恐怖组织保持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另一方面则不断支持世界各地的伊斯兰教发展,包括我国,这种软实力输出对扩大沙特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作用不言而喻。

所以,战五渣的沙特成为中东阿拉伯世界的大哥大绝非偶然。

诚然,一如既往的家族式统治,注定了沙特阿拉伯时至今日依然不像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尤其是和美国结盟后,反而加大了被美国出卖的可能性。

但只要石油资源还是世界能源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只要美元石油霸权依然大行其道,换句话说就是美国只要还是世界霸主,沙特的地位就不可撼动。

这个走出“资源诅咒”的石油富国,未来也必将靠着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及恐怖的“钞能力”,继续在世界历史上书写自己作为中东阿拉伯世界大哥大的传奇。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62374681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