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家对话“小科学家”:要有独立意识和伟大的梦想|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

大科学家对话“小科学家”:要有独立意识和伟大的梦想|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

00:00
07:11

作为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全世界优秀中学生及大学新生开放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11月5日上午在上海临港中心举行。六位科学家结合自己的成长、科学研究经历,与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的百位青少年学生坦诚交流。

顶尖科学家如何帮助青少年聚焦自己的兴趣?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创始人郑泉水用自己的行动做了最好的诠释:未来世界是年轻人的,我们要为摘星少年打造三级天梯。

自2018年以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成为连接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重要纽带和促进国际科学界高端对话的重要平台。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鹏瑞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本届论坛汇集27位诺奖得主、4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120余位中外优秀青年科学家。科学T大会旨在为有志科学事业的青少年提供与顶尖科学家直接交流的平台,扶持科学后备人才。

顶尖科学家圆桌

顶尖科学家对话百名中国青年学子

“我已经76岁了,我的年龄是大家的4倍,你们比我最大的孙子都要年轻,让我感觉这就是未来。”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用了一句话来评价这次跨年龄的对话,但是年龄并不妨碍两代人的沟通与交流。他鼓励年轻人“不要过于迷信年长者的经验,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很多革命性的创造发现者都是年轻人。”

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科学T大会联合主席郑泉水,2003年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韦恩·亨德里克森,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黄荷凤,1994年菲尔兹奖得主埃菲·杰曼诺夫,2011年埃尼可再生与非常规能源奖得主古格里·斯蒂芬诺伯罗斯等,都毫无保留地和青年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心得和感受。

小科学家聆听大科学家讲座

参与科学T大会的有人大附中、上海中学、复旦附中、上海外国语学校、深圳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湖南师大附中、成都七中、成都外国语学校等中学的学生。来自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姜越元、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科创班的学生应时萱作了现场分享。

迈克尔·莱维特

诺贝尔奖得主:

独立思考 别依赖别人太久

“我21岁就开始发表文章了。”迈克尔·莱维特说。他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同学们要独立思考,不要因循老一辈的观点、不要畏惧前人的观点。

“我们要吃好、睡好、锻炼好,再去逐梦科学。因为在生活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挑战,我们要尽量好地照顾自己。”

他鼓励年轻人,要有宏伟的梦想,在有新的想法时不要被老一辈人的经验所“迷惑”——老一辈的经验或许放在未来并不奏效。“现在我担心的是,你们依赖别人太久了,要有独立性。

很多新的想法会从年轻人那来。他举例子说,很多完全革新的发现,像互联网、计算机都来自年轻人,“他们都是做伟大的事情,他们甚至没有完成学业,像比尔·盖茨没有完成大学的学业,乔布斯没有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等。”

郑泉水院士

院士郑泉水 :

为摘星少年打造三级“天梯”

“要改变世界,尤其需要年轻人,也需要顶级科学家一起参与,我们要共建这样一个平台。”为了解答钱学森之问,寻找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郑泉水参与创办了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和深圳零一学院。

“真正做大的创新要聚焦解决未知,解决人类的问题,聚焦像激光一样,能够长时间聚焦在一个点上。”郑泉水把这种拥有面向未知伟大梦想,能够长时间聚焦到一个点上的学生叫做“X”型学生。可能这种“X”学生会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孤独,“我们要构建一个文化和环境支持这些学生。”

“我想创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能够打通从中学到大学,顶尖大学和顶尖企业,以及顶尖科学家三级阶梯,帮助这些摘星少年。”

黄荷凤院士

院士黄荷凤:

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黄荷凤和同学们分享了她的成长、创业、创新之路。

1977年高考的时候,黄荷凤的作文题目叫“路”,从城里下乡,路从宽阔马路到田间小路,“但是我心里面的路越走越广,我亲身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了社会。”

“我后来考上大学,大部分人的父母亲都送他们来报到,我的父亲却没有来送我,他给我画了一张地图,让我自己一个人去了浙江医科大学。后来我的父亲跟我说,他很想送我,但是想让我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以及在大学里面要有独立人格和独立的精神,这个传承是我家里给我的。”

黄荷凤的成长过程是几次走出去的历程,“比如说我下乡,后来到中国香港大学,再后来到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每次回来都会把新的东西带回来,在临床上用起来,造福于我们的人民。”

“作为医生来说,成长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善良。当只能选择容貌和智慧时候,我们选择智慧;当只能选择智慧和善良时,作为医者我们选择善良。”

韦恩·亨德里克森

选择你要走的路

把它打造成最好的路

2003年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韦恩·亨德里克森和同学们分享了他的三个观点:从事科学研究,要明白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明白自己能够对科学领域作出怎样的贡献,最重要的是要去享受科学的过程。

2011年埃尼可再生与非常规能源奖得主古格里·斯蒂芬诺伯罗斯在希腊一个小城镇长大,看着船来船往,他以为自己会当一位船长,但他最终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一直学习,最终进入MIT。

古格里·斯蒂芬诺伯罗斯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你们在人生中也会面临很多的十字路口,所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坚持下去,不要太多去想这条路是不是最好的路。你走哪条路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你会把它打造成为一条最好的路。”

埃菲·杰曼诺夫

菲尔兹奖得主埃菲·杰曼诺夫则建议大家,从身边的同学身上学习,带着尊敬去聆听教授和老师的建议,但是自己掌握决定权。“如果你想要解决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们的做法必须要有所不同。”他最后还点赞了同学们流利的英语水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