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回国,周总理微醺庆功宴,毛主席一句话惹得全场将领落泪

志愿军回国,周总理微醺庆功宴,毛主席一句话惹得全场将领落泪

00:00
10:02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在志愿军归国的庆功宴上,周总理怀着自豪和敬重的心情,向志愿军代表们一一敬酒,一杯又一杯酒下肚,都化作了周总理心中难得显露的万丈豪情。

在中南海的怀仁堂,毛主席亲自接见了志愿军的英雄和将领代表,他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代表们纷纷落泪,陷入良久的沉默。

朝鲜战争在1953年结束,但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们在5年之后才正式回国。

离开时他们满载荣誉和鲜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

虽然当时战争已经结束5年,但是中央领导乃至全体人民都丝毫没有将志愿军淡忘,反而对他们的归来十分激动。

志愿军为什么在战争结束5年后才正式回国,毛主席说了一句什么话让代表们泪目?

八年时光的结束

1958年2月,周总理率领代表团访问朝鲜,站在朝鲜民众战后重建的土地上,周总理感慨万千。

是数十万志愿军将士的英勇牺牲,换来了朝鲜和平的蓝天,换来了中国东北边境的安然。

彼时距离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已经过去了5年。

但依然有二十多万志愿军将士驻扎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战后重建,大家在这片土地上流过了血,也流尽了汗。

在时任志愿军总司令杨勇主持召开的欢迎大会上,周总理自豪于将士们的英勇,感念于将士们的牺牲。

当时正逢除夕之夜,在豪情与悲情的情绪中,周总理一一向大家敬酒,一共喝了27杯茅台。

然后大家和朝鲜军民一起载歌载舞,一直庆祝到了第二天黎明。

周总理此行主要有两项事务,一个是商定志愿军最终回国的时间,一个是和朝鲜签订《中朝联合声明》。

起初中央决定让志愿军在上半年就全部回国,当询问杨勇的建议时,杨勇沉默片刻,郑重建言:

“能不能把截止日期后延,让志愿军10月25日之前全部撤走,因为到了那一天,志愿军的入朝时间就正好是在八年前。”

八年,整整八年,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援助,从军事到经济,整整长达八年。

虽然是在小小的朝鲜半岛,但整个艰苦卓绝的程度,不亚于中国人民八年的抗战。

这其中的苦楚心酸,也就只有杨勇和众多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将士,才能够深有体会。

多少将士的战友,牺牲在这片土地,多少将士的鲜血、眼泪和汗水,流进了这片土地的深处,这无不让杨勇充满了感怀和伤感。

经过周总理的请示,中央很快同意了杨勇的建议,让志愿军在10月25日之前全部撤回国内。

志愿军最后留下的一共有5个军,分为三批回国,一路上朝鲜军民夹道欢送,遍地的鲜花和歌声映衬着爽朗的晴天。

杨勇的指挥部在最后的10月25日正式启程回国,在安东做短暂停留,并参加了中国人民为他们准备的欢迎仪式之后,火车继续向北京开。

此时的北京火车站早已人潮涌动,周总理带着同志们专门在此等候志愿军英雄们的凯旋归来。

火车伴着鸣笛进站,火车站顿时变得锣鼓喧天。

当杨勇带着志愿军代表团的成员们从火车走出后,周总理激动地走上前去和大家握手,有些人不禁喜极而泣,红着眼眶泪水连连。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接见志愿军的高级将领和作战英雄。

在毛主席面前,大家各个激动不已,仿佛是一个个回家了的孩子见到久别重逢的父亲,脸上挂着喜悦的笑颜。

在杨勇的介绍下,毛主席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后毛主席亲切地问道:“大家都平安回来了吗?”

大家听到这句问话,一时沉默了,毛主席的问话充满亲切,仿佛是一位长辈在表达对晚辈们的爱护和关心。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问的是在朝鲜留到最后的将士们是否都平安回到国内,杨勇回答:“我们都回来了。”

但是此时,在场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将士们心里十分清楚,虽然留到最后的同志都平安归来了,但是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烈士们,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朝鲜战争中。

是这些烈士的无畏奉献,换来了最终大家满载荣誉平安归来。

在场的将士们落泪了,他们想起了1950年到1953年朝鲜半岛上的烽火连天,他们想起了那些英勇将士的无畏奉献。

青山处处埋忠骨

他们想起了上甘岭战役中的黄继光。

为了不让地堡里敌人的机枪吞噬战友的生命,黄继光毅然拖着重伤的身体爬行到地堡跟前。

他用最后的力气让身体贴紧敌人抢眼,挡住了机枪里射出的子弹,壮烈牺牲。

他们想起了391高地上的邱少云。

在敌人燃烧弹熊熊燃烧之时,为了不暴露部队目标,他一直匍匐在地上一动不动,把双手深深地嵌在泥土里,一直到被大火完全吞噬。

他们想起了多少个夜晚,志愿军为了避开敌军装备上的优势,在雪夜寒冬中悄悄穿插迂回,使用近战夜战的打法偷袭敌军阵地。

面对身材更加高大魁梧的美军,他们无惧无畏,喊杀声震天。

将士们还想起了守护桥梁的工兵们。

在敌机的轰炸下前仆后继,一次又一次把把炸坏的桥梁修缮,多少技术兵从桥上被炸进水里,青春就这样定格在了江水的冬天。

另外还有,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整个连的战士为了伏击逃跑的美军,提前匍匐在阵地上等着敌人到来,可是敌人还没到,死神就已经悄悄降临。

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里,这些战士一动不动地匍匐着,身体的温度一点点被大雪侵蚀,直到没了呼吸。

整个连队的人都冻死在雪夜里,身体姿势还保持握枪瞄准,仿佛一座座冰雕,看上去让人忍不住落泪。

回国的将领和英雄代表们在中南海接受毛主席的接见,但他们不敢以英雄自居,他们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是数十万烈士无畏付出的结果。

因此当毛主席问:“大家都平安回来了吗?”的时候,每个人都沉默地低下了头,眼含泪花。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毛主席比他们每一个人都更加伤心,因为毛主席的儿子,也是这数十万烈士中的一名。

毛主席的悲痛

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后,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刚一听说国家要组建志愿军抗美援朝,就马上给父亲写信要上前线。

毛主席当即回复同意,并说道:“如果我不派自己的儿子上前线打仗,只派别人的儿子去,这还算什么领导人呢?”

于是在10月23日,毛岸英随同第一批入朝的军队渡过了鸭绿江,奉命在志愿军司令部担任司令员彭德怀的翻译。

翻译的工作不太忙,他就主动负担起了其他工作,帮助发报员发报,以及出任指挥所党支部书记。

而身在北京的毛主席,虽然毫不犹豫地同意毛岸英前往了前线,但是身为父亲的他,还是对前线的儿子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挂怀。

为此他曾经茶饭不思,盼望着能够得到毛岸英的消息。

前线枪炮无眼,纵使毛岸英身在指挥部,但还是不幸遭到了袭击。

当时,美军向我军指挥部所以地进行了轰炸,一颗炸弹不幸落在毛岸英身边,随着一声爆炸声响,毛岸英重伤倒地,不久后就医治无效而离世。

噩耗传来,身为父亲的毛主席悲痛万分,久久沉默,他知道当初让毛岸英去前线的那一刻,就应该有心理准备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而作为国家领导人,毛主席不能沉浸于悲伤之中,为了鼓舞士气,他坚定地说道:“谁叫他是我的儿子。”

从此以后毛主席不再提毛岸英牺牲的事情,但是在心里,这件事依然是他的一块痛处。

当他在中南海怀仁堂问杨勇:“大家都平安回来了没有?”的时候,既是关心将士们的安危,仿佛又是在怀念牺牲的儿子。

毛岸英的勇敢无畏可敬可叹,志愿军全体将士的英勇奉献可歌可泣。

在接待志愿军代表团的庆功宴上,周总理连连举杯向代表们一一敬酒。

与上次在朝鲜的除夕夜不同的是,这次周总理更加庄重,因为他是在代表全国人民,敬最可爱的人。

结语

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朝鲜战争,志愿军将士们凭借落后的武器装备,用血肉之躯在国门之外筑起了坚固的钢铁长城。

如今我们之所以会有如此幸福美满的生活,就是因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打出了国家的尊严,换来了百姓的太平。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们,记住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本文由“睿鉴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90184690

    抗美援朝以全国之力打下了一场立国之战。伟人的战略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