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 电影院“分区票价”加速渗透,观影文化面临新的心理调适

封面评论 | 电影院“分区票价”加速渗透,观影文化面临新的心理调适

00:00
02:56

□蒋璟璟

通常来说,“分区票价”经常出现在演唱会、音乐会、现场话剧等领域,但近日全国多家院线也争相推出了观影“分区票价”,也就是根据影院座位和观影效果的不同,分为黄金观影区和非黄金观影区,电影票价上也有所差异。据报道上海不少影院有的场次甚至出现了三种票价,以徐汇区某影院为例,特惠价49.9元,普通票价为57.9元,“C位”票价为63.9元,差价最高达14元。

电影院“分区售票”的做法,业界早就有所试水。早在2021年,就有媒体报道,北京某影院IMAX厅黄金区域的位置要比普通位置贵了20元。当时,这一新闻更多被视作个例解读,而并没有被视为院线发展的大势所趋。而从近期出现的一些新变化看,这一新模式,大有推而广之乃至成为全行业标配的架势。由此引发的舆论反响,远较当初的情形要强烈得多。

据专业统计,截至10月11日,全国11722家影院中,推行分区票价的有2068家。在上海,327家影院中有193家实现分区,推行分区票价的影院超过80家,占比24.46%,分区平均价差为8.15元……从中不难看出,“分区票价”的渗透率不断提升。而这,也意味着电影票定价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也即从原本的“先到先得”“拼手速”,慢慢切换到“价高者得”的半竞价模式。

当前而言,分区平均价差为8.15元,尽管绝对金额并不大,但考虑到全市场电影票的平均价格,其大致已占比达10%之多,所以说相对差额并不小。当然,影院有包括定价权在内的自主经营权。既然电影票价属于市场自发调节的范畴,那么诸如“分区售票”的做法,就是无可厚非的。应该预见的是,“分区票价”取代“均一价”,代表了未来的大趋势。但是,这一趋势也绝非一蹴而就的,也不一定就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均一票价”和“分区票价”仍会并存。消费者的接受度和选择取向,仍会深度左右行业的走向及其节奏。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电影与演唱会、话语等文化消费场景其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多放一场电影的边际成本远小于多开一场演唱会、多演一场话剧。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审视,通过“分区票价”来实现客单价最大化,未必是院线增加营收的最优策略。而随着“分区票价”动摇了看电影众人平等、平民消费的心理基础,其对于全行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培育更多消费基本盘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