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就能苟安?以色列用赶尽杀绝的传单告诉法塔赫,你们想多了!

投降就能苟安?以色列用赶尽杀绝的传单告诉法塔赫,你们想多了!

00:00
06:22

巴勒斯坦最大的尴尬或许就在于,即便已经弱小得不值一提,却依然无法形成合力,仍然摆脱不了一盘散沙甚至自相残杀的尴尬命运。

时至今日,巴勒斯坦内部仍然存在着多个派别,其中法塔赫、哈马斯和杰哈德最为出众。而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是约旦河西岸的法塔赫,以及加沙地带的哈马斯。

而两个派别最突出的区别就在于,在巴勒斯坦越来越举步维艰的背景下,哈马斯坚持武装斗争,继续与以色列进行着你死我活的对抗。而法塔赫在坚持了几十年后,彻底认清了自己搞不定以色列的尴尬现实,于是在大国的斡旋下,选择了与以色列妥协。

法塔赫与以色列化干戈为玉帛后,最终获得了在约旦河西岸被以色列滋养的机会,80000多个到以色列打工赚取外汇的机会,让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朝着共同富裕的道路一路狂奔。相比之下,面积仅300多平方公里的加沙地带,则似乎成了以色列人给巴勒斯坦人量身打造的露天大监狱,这里的220多万巴勒斯坦人,生活水平根本无法同约旦河西岸的同胞相提并论。

由于占据加沙地带的哈马斯,长期与以色列兵戎相向,誓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于是以色列也对哈马斯进行了一轮更比一轮狠的疯狂报复。尤其是新的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不仅对加沙地带的平民大肆轰炸,使用白磷弹等禁用武器,更是将加沙地带北部的巴勒斯坦人向南部驱逐,人为制造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

在以色列的手段越来越令人发指的背景下,以色列的舆论战一败涂地,坚持抗击以色列的哈马斯,形象则逐渐高大,其以卵击石的英雄行为更是令国际社会大受震撼,赢得了广泛的同情,

相比之下,作壁上观的法塔赫则令人不齿,其在哈马斯浴血奋战时与哈马斯划清界限的操作更是令人嗤之以鼻。

要知道,哈马斯虽然和法塔赫势同水火,但哈马斯打击的以色列,也是法塔赫的敌人,如果以色列被消灭,那么法塔赫无疑也是受益者。同时,如果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发动大规模报复,作为巴勒斯坦人的法塔赫注定也不能免俗。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本来法塔赫与哈马斯保持距离的行为,被认为是无奈的自保,毕竟守着贫瘠的约旦河西岸,他们不想失去以色列的圈养,否则只能吃沙子。所以即便以色列在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大开杀戒,法塔赫也不敢对以色列有所忤逆。即便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不断蚕食,他们也不敢有所不满。

然而,以色列这个千百年来被国际社会人厌狗嫌的民族,为了彻底解决所谓的巴以冲突问题,不仅将矛头指向加沙地带,无视国际道义疯狂制造令人罄竹难书的人道主义灾难。更在约旦河两岸散发传单,要求法塔赫带领下的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乘着以色列大规模报复哈马斯的“东风”,全部背井离乡,趁早滚蛋。

法塔赫一度有点儿懵,难道是我们匍匐在地的姿势不够标准?还是我们山呼万岁的声音不够洪亮?不过有一点,法塔赫是心知肚明的,那就是法塔赫的委曲求全,非但没有换来以色列的网开一面,反而在被以色列赶尽杀绝的同时,被以色列彻底看扁。

事实证明,当一个民族放下武器,选择在敌人面前委曲求全,那么它离万劫不复也就不远了,因为他们从此失去的不仅是利益,更有宝贵的尊严。

静夜史始终认为,面对强敌,即便势单力薄,也要抗争到底,这就是明知是死也要冲锋上前的亮剑精神。古往今来的历史案例一再证明,没有不需要牺牲就能取得的胜利,没有不需要付出就得到的利益。只有面对侵略时抗争到底,才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可能,只有不屈不挠地前赴后继,才能得到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尊重,进而获得慷慨的支援。

否则,当你彻底失去了家园,彻底失去了血性,也就失去了所谓的价值,失去了被支持的条件。

法塔赫的例子,是所有卑躬屈膝者的最终下场。他们用悲惨的遭遇告诉全世界,没有国家崛起,小民尊严注定是镜花水月。在哈马斯拼死抗争的时刻,法塔赫如果还有最后一丝血性,就应该摒弃前嫌,哪怕为这个盟友呐喊助威也是好的。

如今的巴勒斯坦,在以色列的疯狂报复下,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他们需要团结一致,共同抵抗以色列的侵略行径。历史上的巴勒斯坦由于内部派别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始终一直无法形成统一的抗议力量,这使得以色列有机可乘,进一步加剧了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如今巴勒斯坦不能重蹈覆辙。

静夜史认为,巴勒斯坦人民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以色列的险恶用心,只有所有巴勒斯坦人团结起来,共同抵抗以色列的侵略行径。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不容忍任何妥协和让步,巴勒斯坦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尊重和支援,实现巴勒斯坦的伟大复兴。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