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司机接我时说要加返程费,我本以为是平台要求的,没想到快下车时,他打开二维码让我私下支付。”近日,家住广东东莞的卢女士从广州打网约车回家时,被司机以“返程难以接到客”为由,要求额外支付50元返程费。卢女士对此颇为疑惑。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随机采访北京、广东、浙江等地机场、高铁站的数十位乘客发现,不少人与卢女士有着相似经历,在上车前后被司机要求支付空返费、返程费。
就消费者主观的心理反馈而言,网约车的计费,大体是便利的、确定的、可预期的。然而,最近引发巨大争议的“空返费”,则极大冲击了公众关于网约车的固有认知。这笔额外多出的费用,充斥着“前现代”的复古色彩:随口报价,线下交易。讨价还价,斗智斗勇,由此也便难免烦不胜烦、身心俱疲了。
“空返费”实则由来已久,其作为市场自主定价的一部分,被默许、被承认。在绝大多数此类场景下,供需双方往往能达成一致,其并未转化为一种系统性、集中爆发的矛盾。应该说,“空返费”的流变,遵循了两个明显的主线,也即“模糊处理”和“以存在反证合理”。在抽象规则层面,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平台企业,都没有禁止“空返费”,却也没有大张旗鼓地力挺网约车司机收取“空返费”。这种微妙的局面下,司机各显神通收钱,乘客则各凭本事还价。
就“空返费”,大多数平台其实是把定价权、议价权,充分下放给了司机。这与其说是一种“纵容”,不如说是必然的“妥协”。必须看到的是,近年来,随着行业增长见顶,司机和平台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在“一口价订单”“暗箱高抽成”等激起巨大反弹并且遭到监管整治之后,平台显然无意再因禁止“空返费”伤害司机利益而重蹈覆辙。以此角度审视,“空返费”的存在,本身就是平台与司机剑拔弩张关系之下,将压力转移给消费者的一种取巧操作。
的确,从成本端看,由于“营运范围有限,不能异地接单”等原因,网约车司机在完成跨城订单后空车返程的过路费、油钱等,理应得到公允补偿,这构成了收取空返费的正当性基础。真正的问题,并不是“该不该收”,而是由谁收、怎么收?是由司机个人化报价、私下收取,还是由系统精准化估价、线上代收?从技术操作层面看,平台既然能算清楚复杂的“远程费”“等待费”,当然也可以算清楚的跨城费、空返费。重要的是,其愿不愿做、会不会做?
有理有据的“空返费”,就该收得明明白白。就此而言,平台方责无旁贷。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