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里的历史#
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正月,明成祖朱棣率军北征蒙古。当年五月,朱棣率军渡过饮马河,连战连捷。蒙古可汗本雅失里被打得丢盔弃甲,连夜奔逃。朱棣拍马直追,明朝大军一直追到斡难河,方才停止追击。
斡难河,曾经是成吉思汗发迹的地方,纵马于此,朱棣感慨万千。在朱棣心目中,有两位大明朝的英雄,本不该死在这片草原上,一位是“靖难第一名将”丘福,另一位则是“大明朝的苏武”郭骥。
丘福作为靖难四公爵之一,名气很大。而郭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在笔者心目中,郭骥的伟大不输给任何一位外交家,他是一位堪比汉朝苏武的人。他被扣留在中亚13年守节不屈,不辱使命,郭骥本应该像苏武那样安享晚年,然而,他选择再次履行外交家的使命,最终惨死在蒙古,让人扼腕。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这位大明朝的英雄——郭骥。
一、太祖遭忽悠,两使出大明
在讲郭骥的事迹之前,笔者先介绍一下历史背景。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会见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名叫哈菲兹,自称来自西察合台汗国,他受该国驸马的派遣,给大明朝进献15匹马和两头骆驼。
由于路途遥远,朱元璋并不知道西察合台汗国已经灭亡,他也不知道这位驸马到底是何许人也。但朱元璋认为,在北元未灭的情况下,能和控制西域的蒙古诸汗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不失为一种良策。于是,朱元璋命礼部接待哈菲兹一行人,并“赐以白金一十八锭”,然后才将人送走。
次年,朱元璋派名将蓝玉率军15万北征,在捕鱼儿海大破敌军,彻底摧毁了北元政权。蓝玉此战俘获近十万俘虏,其中,有一支来自撒马尔罕的商队,撒马尔罕即原西察合台汗国的首都。朱元璋考虑再三,最终决定释放这支商队,算是还了那位遥远的驸马一次人情。
其实,朱元璋不知道,那位所谓的“西察合台汗国”的驸马,实际上就是后来短暂征服欧亚大陆的帖木儿。
帖木儿出身于突厥化的蒙古部落巴鲁剌思部,他的祖先和成吉思汗是同族,但他并不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帖木儿是个典型的投机者,他利用东察合台国和西察合台国之间的矛盾,从中获利,他又利用蒙古军的名义恐吓别的部落,又用伊斯兰教徒的身份拉拢穆斯林。按时间算,蓝玉北征归来时,帖木儿已在18年前利用驸马的身份夺取了西察合台汗国,建立了帖木儿帝国。只是,由于相隔甚远,朱元璋并不清楚这些。
既然帖木儿已经如此“强大”,他为何要派人给朱元璋送马匹和骆驼呢?这是因为,正在帖木儿扩张领土时,他一手培养的金帐汗国大汗和他反目成仇,而俄罗斯民族也在南下作战。正在帖木儿两面作战时,他又听闻远在东方的大明朝打败了北元(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冯胜北伐),他害怕明朝借机会收复汉唐所属的西域故地,更不想同时面临三个强敌,因此才派人向明朝示好。实际上,按照帖木儿的脾性,大明朝他还“不放在眼里”,派人给朱元璋进献礼物,只是权宜之计。
没想到,这样的做法,引起了朱元璋的误会,朱元璋认为这个西察合台汗国的驸马还比较“识趣”,便有了交往的打算。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帖木儿对金帐汗国的战争进入最紧张的阶段,帖木儿对明朝的“忽悠”则进入了极致。这一年,他派遣了一位叫矢比力矢的使者来到大明,向朱元璋进献战马300匹,并且上了一道贡表:
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统一四海,仁德弘布,恩养庶类,万国欣仰……
在贡表中,帖木儿姿态极低,说自己虽然在万里之外,但却恭闻大明皇帝的圣德。“臣无以报恩德”,对大明称“臣”。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他的这招马屁,拍得朱元璋内心十分舒坦。朱元璋觉得,人家都这么识趣了,自己怎么也得派使者去慰劳一番。于是,郭骥便出场了。
当时,西域战乱不断,大臣们都不愿意去。朱元璋只得挑了2位年轻人带队,一人名叫傅安(礼部给事中),另一人便是郭骥(四夷馆通事舍人);另外,还有两人分别是宦官刘惟和御史姚臣。
很明显,这支队伍,以傅安和郭骥为首。傅安代表朝廷和礼部,而郭骥通晓蒙古语和波斯语。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派1500名士兵护卫他们,加上上百车礼物,出使的队伍浩浩荡荡离开南京,前往中亚。
“置身囹圄一何伤,羯羝声声欲断肠。”傅安、郭骥一行人远离故国,虽然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没想到的是,汉朝苏武的事迹在他们身上重现了。
二、英雄困牢笼,持节十三年
傅安、郭骥等一行人出发之时,正是洪武二十八年初(1395年),此时,帖木儿正在而今的格鲁吉亚一带进行残酷的屠杀和破坏。为了避开北元骑兵,大明使团没有选择走直线,而是选择从酒泉嘉峪关经新疆罗泊湖附近,《国朝献徵录》云:“西行八百里,抵流沙……西北行两千余里,至哈密。”出伊犁再往西行三千里,终于来到了撒马尔罕(今乌兹比克斯坦的旧都、第二大城市)。
这条出使之路,郭骥等人走了两年多。通过地图可以看出,这条路全程近万里,曲折迂回,甚至从南北方向穿越了西域,中间还途径戈壁沙漠,使团的成员在路上损失了几十人。郭骥等人没想到的是,在经受恶劣自然环境的洗礼之后,接下来他们还要面临更加险恶的政治环境。
波斯史学家毛拉那·谢里夫丁·阿里在《帖木儿武功记》中记录了傅安一行到来的场面:
“1396年冬,帖木儿在西红河(即锡尔河)畔乞那斯城度冬时,中国桃花石汗(Tanghus
khan)之大使至,携带珍异礼物。”
因为在突厥语中,中国的音译是“桃花石”,因此,“桃花石汗”是指中国皇帝的意思。
两年时间,上万里路,傅安、郭骥所带领的大明使团携带礼物来到帖木儿的帐中。按照预定的安排,傅安、郭骥等人第一件事就是对帖木儿宣旨,晓谕帖木儿“臣子”的身份。
但是,这个流程被帖木儿果断拒绝了,他礼物照收,绝不称臣。
是什么原因,让帖木儿从低姿态变成了高姿态呢?原来,两年内,帖木儿已经征服了金帐汗国、打败了北方敌人,并且在波斯湾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的人头塔。当时的他,正是不可一世的时候,他无须再忽悠大明朝。让他给大明朝称臣,除非打败他。
帖木儿不愿接旨,傅安、郭骥等人自然不同意,他们反复宣读圣旨,以彰显大明朝的国威。但毕竟是在帖木儿的地盘,傅安、郭骥等人的做法,起不到实际的作用。
《国朝献徵录》云:“固不服且讽安,使降。”意思是,帖木儿不愿称臣,还强迫傅安、郭骥等人投降。傅、郭二人齐声讽刺帖木儿:“吾天朝使臣,可从汝反邪?”
意思是说,我是天朝派来的使臣,岂能投降于你?
若按帖木儿的脾气,谈不妥那就打嘛。可是,这位著名的暴君却一改习性,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大明使团亲眼来见证自己的强大。
于是,接下来,傅安、郭骥等人被帖木儿的大军带着到处“旅游”。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使团等人先被带到了今天伊朗境内的小安西,又被带到今天阿富汗境内……在帖木儿的控制下,郭骥等人用6年的时间,亲眼见到了波斯、突厥、阿拉伯、印度等多种文明。虽说是“公费旅游”但这种强行被导游“消费”,且违背祖国意愿的安排,让他们生不如死。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因为始终不见傅安、郭骥等人的消息,朱元璋又派了大臣陈文德率领使团来寻找傅安等人的下落。结果,陈文德也被帖木儿扣留。这一年,两批明朝使团在印度相遇,他们看到的是帖木儿大军正在横扫苏丹国的首都德里(今印度境内)。奇怪的是,帖木儿对印度的土地并不感兴趣,他屠城之后,扬长而去。
等傅安、郭骥、陈文德等一行人被带回撒马尔罕的时候,帖木儿已经征服了8个王朝,27个国家。接下来的几年,明朝使团面临的是没有尽头的囚禁。尽管在此期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削藩,靖难之役爆发,最后燕王朱棣登基。这些消息,远在中亚的明朝持节使臣们完全不知情。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苏武牧羊19年,郭骥等人被困中亚13年,直到13年后,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三、壮士皆白发,英雄归大明
《国朝献徵录》记载:
因羁留虏庭凡十三年,艰苦备尝,志节益励。酋长知终不可屈,乃以礼送还国。
意思是说,十三年间,明朝使臣持节不屈。帖木儿帝国的决策者最终决定送他们回国。
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先从傅安、郭骥离开明朝的第9年开始说起。公元1403年,也就是明朝永乐元年,坐上宝座的明成祖朱棣在礼部的提醒下,想起了远在遥远国都的使者。于是,朱棣以明朝皇帝的身份第三次派使团前往帖木儿帝国。在《东使记》中记载了朱棣派使者的目的:第一,责问帖木儿帝国为何连续9年不来纳贡。第二,询问前两批使者(傅安、郭骥;陈文德)的下落。
面对这样的诘问,帖木儿十分不悦,实力强大的他决定和明朝翻脸,于是,公元1404年,也就是傅安、郭骥出使的第10年,帖木儿率军80万,浩浩荡荡向东进军,打算横扫明朝。
不过,由于撒马尔罕距离中国的距离太过遥远,而且地形崎岖,本就不利于大规模行军,再加上气候复杂多变,帖木儿的远征军一路上遭遇了非常严重的“非战斗减员”。次年(1405年),帖木儿本人也病逝在东征的路上。
帖木儿的意外去世,让那个被他暴力统治的帝国很快陷入半解体状态。而后,帖木儿的孙子哈里勒打败了几位叔叔和哥哥,艰难地取得了王位,但内忧外患不断。哈里勒决定和大明朝“和睦相处”,于是,便有了送大明使团回国的决定。而送回大明使团的时间是在公元1407年。
傅安、郭骥等人于明朝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离开大明,一直到永乐五年(1407年)六月回国,前后共经历13年。
《国朝献徵录》史载:
送给事中傅安、郭骥等自撒马尔罕还,并贡方物。初安之使西域,方壮龄,比归,须眉尽白,同行御史姚臣、太监刘帷皆物故,官军千五百人,而生还者十有七人而已。
傅安、郭骥等人出使西域的时候,都是壮年,历经13年的折磨,他们归来头发和眉毛都白了。和他们二人一同出使西域的宦官刘惟、御史姚臣早已去世。他们带领的1500护卫,回来的也只有十之六七。
生为大明臣,死为大明魂。傅安和郭骥虽然历经艰辛,但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傅安和郭骥归来,朱棣亲自面见了他们,文武百官也非常感动,有的当场掩面哭泣。而傅安和郭骥明白,作为外交家,祖国并不是他们的主战场。果然,没过多久,他们就迎来了新任务。
永乐六年,朱棣派傅安出使哈烈(今阿富汗西北部),次年,郭骥也迎来了他的新使命——出使蒙古。
外交无小事,傅安和郭骥的任务虽然不同,但性质却一致。只是,最终共傅安平安归来,而郭骥却血溅草原。
四、血溅大草原,成祖始北征
且说永乐七年,郭骥奉旨出使蒙古,准确来说,是出使蒙古的鞑靼部落。当年,朱元璋连续派徐达、冯胜、傅友德北伐,击败北元王朝,蒙古人分裂成了三个部落,分别是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其中,鞑靼部落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后裔,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恢复元朝的领地。因此,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鞑靼人已经趁机逐渐恢复生机,向南扩张。
朱棣登基后,忙于稳定内政,无暇对蒙古人出手。鞑靼人却觉得朱棣可能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愈发肆无忌惮。到了永乐七年,朱棣仍没有做好和蒙古开战的准备,决定派使者和鞑靼部落好好“沟通”一下。
因为傅安已经出使哈烈,精通蒙古语的郭骥则成为朱棣最好的选择。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一》记载:
(永乐)七年夏四月,遣给事中郭骥以彩币赍书谕本雅失里,并赐阿鲁台、马儿哈咱、脱火赤、哈失帖木儿等彩币。
这段记载里有几个人名,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叫本雅失里,此人是鞑靼部落的可汗,也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重孙。另一人是阿鲁台,此人是北元的太师,正是他杀了前可汗,一手扶持本雅失里上位的。所以,在鞑靼部落里,阿鲁台是实际的掌权者,本雅失里这时还是个傀儡。
朱棣虽说派郭骥和鞑靼人“沟通”,其实是有警告之意。郭骥给本雅失里带来了“彩币”和“赍书”,前者是钱财,后者是信函。只不过,朱棣对本雅失里的态度是“谕”,在文言文中,只有上位者对下位者才会用到“谕”。
正是这种态度,让骄傲的黄金家族后裔们非常不爽,他们不愿向“软弱无能”的朱棣称臣,郭骥代表朝廷申斥他们。结果,悲剧发生了。《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了三个字:“竟杀骥!”
可怜郭骥,这位明朝苏武,当他大声申斥鞑靼人的时候,鞑靼人却将屠刀挥到了他的脖颈上,英雄断头,血溅草原,悲乎!
郭骥没想到,自己出使帖木儿帝国,辗转13年都能安然回国,结果自己的性命竟然交代在蒙古草原了。
对于蒙古人来说,郭骥不过是个小人物,郭骥之死也不算是太大的浪花。但对于历史进程来看,郭骥之死,是朱棣对蒙古态度的转折点,更是朱棣5次北征的起因之一。
没多久,郭骥之死的消息传到了明朝,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闻讯大怒道:
“朕以至诚待之,遣使还其部属。乃执杀使臣,欲肆剽掠,敢肆志如是耶。逆命者,必歼除之耳!”
朱棣的意思是说:我本想以诚待之(鞑靼),没想到你们竟然杀我的使臣。你们抢掠我们的东西,还敢如此放肆。这样的敌人,我必然要除之后快!
接下来,朱棣派靖难之役中立功最多的将领、淇国公丘福为大将军,派武城侯王聪为左副将军,同安侯火真为右副将军,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率军10万北征鞑靼。
临行前,朱棣千叮咛万嘱咐,让丘福“不要冒进”,结果丘福立功心切,最终中了鞑靼人的埋伏,一公四侯,加上10万大军全军覆没。
先有郭骥被杀,后有丘福之死,这二人的结局让刚登基仅7年的朱棣颜面尽失,也让他决定要御驾亲征,不破鞑靼誓不班师。
《战国策》有云: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永乐八年,朱棣御驾亲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是蒙古人心目中“软弱无能”的大明皇帝。永乐大帝的军事天赋不是盖的,在他的带领下,明朝大军势如破竹。在斡难河,本雅失里几乎全军覆没,仅带7位随从逃跑。
而后,朱棣又4次北伐,鞑靼、瓦剌、兀良哈三族皆不敢南下牧马,为接下来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郭骥若泉下有知,看到永乐大帝用马蹄踏平草原,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在笔者心目中,郭骥的名气不大,但却是个英雄。写郭骥,是希望他的精神能被后世所熟知。
笔者写史多年,结合郭骥的事迹,不禁感叹,纵观史书,大事件里总有几个殉道者,因为有他们的存在,煌煌青史虽然只有轻轻几页却重逾千钧。
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殉道之人。我们的文化,之所以精深,是因为每个不起眼之处,都有为了信仰而将生死置之度外之人。
本文参考《明史》《明史纪事本末》《国朝献徵录》《明太宗实录》等。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