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修建庆功楼,端上饭桌的菜肴却清汤寡水,数百人葬身火海

朱元璋修建庆功楼,端上饭桌的菜肴却清汤寡水,数百人葬身火海

00:00
05:40

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南京修建庆功楼,专门宴请辅佐自己建立大明的开国功臣们。

但奇怪的是,端上饭桌的菜肴却是清汤寡水,和庆功宴的主题格格不入。

刘伯温暗中敲了敲身侧的墙壁,顿时心中一沉:大家的生死关头到了。

就在此时,朱元璋突然起身离开座位。刘伯温连忙弯着腰,悄悄跟了上去。而和刘伯温一起离开的,还有徐达。

此前,刘伯温特意叮嘱徐达:此次宴会定要跟紧皇上,不得落下半步。徐达追问理由,刘伯温却闭口不言,只说天机不可泄露。

就在三人离开后不久,庆功楼突然着火,火势连绵好几天,数百人都葬身火海。

当时一起吃饭的开国功臣和数百名伺候他们的宫女全部失去了生命。朱元璋为何要下此毒手?刘伯温又是怎么提前知道的呢?

刘伯温是著名军事奇才,也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他的一生足智多谋,多次神机妙算让人惊叹。

只可惜建立大明后,他和丞相胡惟庸合不来,被迫辞官回乡,愤然离世。在弥留时,他给子孙后人留下一则遗言,其中的四字预言在百年后居然一字不差地应验了。

刘伯温是个非常聪明人,在庆功宴之前,他就预感到事情不对劲。毕竟,飞鸟尽,良弓藏,古有越王勾践猜忌诛杀臣子,

今有朱元璋开创大明打压功臣。这一点在他大封功臣时就已经有了端倪。

当年,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劳苦功高,可封赏时却只被封为了伯,排在36位,一年俸禄只有240石。

而和刘伯温功劳相似的李善长,却被封为韩国公,俸禄一年4000石,比刘伯温多了10倍。

在职位上,李善长被封了丞相,而刘伯温只是御史台副长官,完全淹没在大臣之中。

刘伯温知道,这是朱元璋不希望开国功臣出风头,所以他也开始韬光养晦。

而这一次,朱元璋突然修建庆功楼,要宴请一些开国功臣们,这件事本身就很反常。此外,在这次宴席之前,朱元璋还请过一次开国功臣。

那是皇后的寿宴。但奇怪的是,朱元璋把里面所有的美味佳肴,全部换成了清炒萝卜、清炒韭菜、葱花豆腐汤等非常简单的菜肴。

而在饭桌上,朱元璋慷慨陈词,希望大家不要遗忘当年艰苦的岁月,要对待老百姓如同衣食父母一样,绝不要起一些私心。

当然,朱元璋的用词比较委婉,很多人都觉得这只是一场单纯的演讲,可刘伯温却读出了更深的警告意味。

他明白朱元璋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大家若是不安分,敢动摇大明江山,就可不要怪他不顾及往日情分了。

所以,当他得知朱元璋要再次宴请开国功臣时,就感觉大事不妙。此后,他假装若无其事地拜访了徐达,并对他密语:庆功宴当天要紧跟皇上,不得落下半步。

徐达追问原因,刘伯温只是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就回家了。徐达知道刘伯温神机妙算,只当天机不可泄露,但早把这句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而庆功宴当天,刘伯温发现端上来的菜肴,竟然比皇后宴席上的清汤寡水还要廉价时,就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趁着大家不注意,他还悄悄地敲了敲身侧的墙壁,只听到咚咚的声音。刘伯温吓得魂不附体,因为墙壁里面竟然是空心的。

在这样蹊跷的地方设宴,要说朱元璋没有其他打算,没有人会相信。当朱元璋离席之后,刘伯温和徐达果断追了上去,只说担心陛下龙体安康,要随侍左右。

朱元璋也没说什么,直接离开了。此后,一场大火烧掉了整个庆功楼,而刘伯温也向朱元璋透露了辞官回乡的意图,不久后就回家归隐山林。

而徐达也在这件事之后大病了一场,患上了瘩背dá bèi。据说,在徐达生病时,朱元璋送给他一只蒸鹅。

徐达心领神会,直接吃下了鹅,不久后就去世了。

至此,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屠杀开国功臣”事件告一段落。但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事件都只是故事。

在《明史》中徐达确实因为生了背疮而死,但没有吃鹅的记载。甚至在大明开国功臣,徐达是少有善终的人,他在去世后被封为中山王,后代也一直享受着殊荣。

而据宋濂的《张中传》记载,朱元璋确实在南京修剪过一座楼,用来和将士们商量军事,里面囤积着大量火药。

巧合的是,有一次这座楼确实发生过火灾,还引发了爆炸。

至于刘伯温的结局也不是很好。在《明史》的记载中,他虽然早早退休,却没办法远离朝堂。

一次,他缠绵病榻,胡惟庸派太医给他治病,结果越治越差,直到去世。临终前,他留给子孙后代一句遗言,其中四字遗言准到吓人。

这四个字就是“九世方兴”。意思是,刘伯温告诉子孙后代,要退隐朝堂,别去做官。刘家的后人得到第9代才能兴旺。

而事实果真如此。刘伯温的儿子们不听劝,插手朝堂之事并没有善终,后人暗淡了好几代人,才在弘治十二年迎来了再次兴旺。

带领家族走向兴旺的人,名叫刘瑜,是刘伯温的九世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