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六讲 躬行君子

《大学》第六讲 躬行君子

00:00
15:21
《大学》第六讲 躬行君子
《 诗 shī 》 云 yún:“ 瞻 zhān 彼 bǐ 淇 qí 澳 yù, 菉 lù 竹 zhú 猗 yī 猗 yī。 有 yǒu 斐 fěi 君 jūn 子 zi, 如 rú 切 qiē 如 rú 磋 cuō, 如 rú 琢 zhuó 如 rú 磨 mó。 瑟 sè 兮 xī 僴 xiàn 兮 xī, 赫 hè 兮 xī 喧 xuān 兮 xī。 有 yǒu 斐 fěi 君 jūn 子 zi, 终 zhōng 不 bù 可 kě 喧 xuān 兮 xī。”“ 如 rú 切 qiē 如 rú 磋 cuō” 者 zhě, 道 dào 学 xué 也 yě。 “ 如 rú 琢 zhuó 如 rú 磨 mó” 者 zhě, 自 zì 修 xiū 也 yě。“ 瑟 sè 兮 xī 僴 xiàn 兮 xī” 者 zhě, 恂 xún 傈 lì 也 yě。“ 赫 hè 兮 xī 喧 xuān 兮 xī” 者 zhě, 威 wēi 仪 yí 也 yě。“ 有 yǒu 斐 fěi 君 jūn 子 zi, 终 zhōng 不 bù 可 kě 喧 xuān 兮 xī” 者 zhě, 道 dào 盛 shèng 德 dé 至 zhì 善 shàn, 民 mín 之 zhī 不 bù 能 néng 忘 wàng 也 yě。
《 诗 shī 》 云 yún:“ 於 wū 戏 hū, 前 qián 王 wáng 不 忘 wàng!” 君 jūn 子 zi 贤 xián 其 qí 贤 xián 而 ér 亲 qīn 其 qí 亲 qīn, 小 xiǎo 人 rén 乐 lè 其 qí 乐 lè 而 ér 利 lì 其 qí 利 lì, 此 cǐ 以 yǐ 没 mò 世 shì 不 忘 wàng 也 yě。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引用《诗经》国风里面的一篇《卫风》,形容卫国的一位国君,叫卫武公,九十五岁,当政四十九年,是卫国的第十一代国君。这段话是形容卫武公的行为、德行和他内在的修为。《诗经》那时多数都是借物言情,借赞美一个物,来表达一份情感,或者赞美某一个人、某一位圣贤。瞻:是看的意思。彼:就是彼岸。淇:是淇水。澳:是形容岸边。看对面的岸,淇水边,郁郁葱葱,那么茂盛。"菉竹猗猗",种了很多的竹子,这一片地方是卫武公种的,也是用来形容岸边茂盛的样子,美妙的、优美的样子。"有斐君子",斐是才华的意思,君子是有德行的,有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人,就是赞美卫武公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什么叫切磋?如果把石头打造成玉器,是不是先得切?把棱棱角角、不好的地方先切掉,然后再磋,磋就是细磨,所以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精雕细琢了。有句老话叫:"玉不琢,不成器",比如以前讲,切磋一下武艺,切磋一下棋艺。
整个这段话是形容卫武公这个人的修为的,每天都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现在我们每个人做事情,是不是也需要切磋和琢磨的?比如说我们不停地去探讨,不停地去总结这件事情,是切磋吧?接下来,再去配字幕,再去美颜,再去修声音,是不是就是琢磨的过程?所以任何事情都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
我们修行更是如此,切磋,先止恶扬善,把我们身上不好的行为,大的,能看得见的问题先切掉,接下来就是琢磨,每天我起了一个什么细微的情绪,我觉察到了;我看谁不顺眼了,我知道了:我的包容心不够,我知道了;我不能做到念念利他,我知道了。这就是不断地反复地琢磨的过程。切磋和琢磨,是我们做事情也好,修行也好,做学问也好,一个必经之路,也是每天我们要练习的。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瑟:庄重的样子。们:威严的样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过程。"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是结果,就是很威严,很庄重的样子。赫是光明的,喧兮就是我们不停地彰显光明的、庄重的、威严的样子,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着急求果,我们把切磋琢磨的过程做好了,光明威仪的样子自然就出来了。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这里的喧是忘记的意思,有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别人终究不会忘记他的。我们在一个企业、在一个团队当中做事情是不是也一样?这个事情确实是我们经过了很多的努力做起来、打下来的基础,别人是不会忘记我们的功劳的。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首先我们要不停地去切磋,这个是合道的,如果我们用修行上的话讲,我们不停地止恶扬善,把这些大的、不好的行为去掉,我们才能让自己符合良善,符合道的运作规律。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个就是修行了,我们要不停地反复地琢磨,这就是自我修正的过程,所有的事情都一样,先是切磋,让自己合道,去掉那些大的、显而易见的那些不好的,然后接下来"如琢如磨",精雕细琢,这就是自我修正的过程了。
所以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我们当下的载体,都是用来自修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自我觉察,如果我们不懂得自我觉察,做事情就是做事情,如果我们懂得自修,懂得让自己合道,做事情就是我们修行的道场。
"瑟兮僴兮者,恂栗也。"恂就是惶恐的,栗就是战栗的样子,"瑟兮們兮"是果,庄重和威严哪里来的?我们不停地做每件事情、讲每句话、每一个行为,我们都是惶恐的,都是战栗的。以这样的一种态度做事情,我们就会很小心谨慎,这就是《诗经》里所讲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如说,一个人的行为不端,我们怎么说?说:"请你自重",如果我们懂得自修自重,做每件事情都是小心谨慎的,我们的庄重和威严自然就出来了。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赫兮喧兮,那个光明的样子,也是结果。怎么才能出来光明的样子呢?"威仪也",我们不停地去恂傈,不停地去慎独,不停地做事情,很谨慎、很是注意自己的言行,我们就有威仪了,就庄重了。我们有威仪以后,自然就是"赫兮喧兮",那个光明的样子自然就出来了。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这样的君子,人们是不会忘记他的,因为他的德行,足以彰显。他的光明、他的威严、他的庄重,足以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道盛德至善。"这是两个词,一个词是"道盛",刚才讲,"如切如磋者,道学也",所以当我们不停地让自己的行为、心念、言行、德行,都让他去合道的时候,我们这个道就会很茂盛的样子,很充沛的样子。道是本,道怎么来体现?用德来体现,所以叫"道盛,德至善",德行是至善的。
"民之不能忘也。"这个时候人民,别人是不会忘记我们的。我们再来讲德,我们经常会说:"那个人很有德行。"我们为什么会说他有德行呢?有没有可能是那个人什么都没做过,我们说他有德行,没有可能吧?一定是那个人做了很多帮助别人的事情,我们才说:"他这个人真的有德行。"
我们现在去学习圣贤的文化,比如我们说孔子很有德行,说舜帝、唐尧很有德行,为什么说他有德行?他一定是做了很多帮助他人的事情,我们才说这个人有德行。在一个企业当中、在一个团队当中不也一样吗?帮助他人最多的那个人,我们说那个人很有德行。
我们再去想想生活当中,很多人抱怨说:"我的人际关系不好。"为什么呢?没有帮助过别人,人际关系就不好。反过来讲也是一样的,比如有的人会说:"我特别怀念我的爷爷,或者怀念我的某一位亲戚。"为什么?他对我特别好,有没有人跟爷爷奶奶不亲的?为什么不亲?他没对我好,他的德行并没有惠及我们,所以我们不记得他。
再举例,生活当中我们跟某一个老板工作过,或者我曾经有一个朋友,现在有可能不在一起,也不太联络了,但是一提到那个人,我们还会说:"当时他对我有知遇之恩,他确实帮助过我。"说明他的德行对我们用过,所以我们才记得他。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德行是靠我们的行为不停地去亲民,不停地去帮助他人,所以别人才不忘记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不也一样吗?我们赞美的那个人,一定是对他人、对时代、对国家做过贡献的人,我们才说这个人真的很有德行。
《诗云》:"於 wu 戏 hu !前王不忘。"於戏是一个感叹词,我们是不会忘记前王的,这一段出自于《周颂》,颂扬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说人们是不会忘记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为什么呢?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君子是看到了前王的贤德,所以是不会忘记他的。举个例子,现在我们不忘记孔子,不忘记王阳明先生,不忘记《大学》的作者曾子,不忘记孟子,为什么呢?是我们不断地学习传统文化,我们看到了人家贤德的那一面。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小人也不忘记他,为什么呢?小人受到过他的利益和恩惠,所以不会忘记他的。我们再讲回来,《诗经》的这两句,说人们为么不忘记周文王和周武王?贤德的人看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圣贤之心,而老百姓为什么不忘记他呢?受了他的恩惠和利益了。
"此以没世不忘也。"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后世的人是不会忘记他们的。再举生活当中的例子,很多人在生活当中会抱怨,比如说做企业的抱怨什么?我的员工不给力,我为什么没有优秀的员工;有的人在生活当中抱怨说另一半特别地不好;有的人说我的身边没有贵人,我没碰到好老板。
首先我们自己有没有贤德的那一面呢?我们要有贤德的那一面,才能看到他人贤德的那一面,如果自己没有贤德的那一面,又怎么会感召贤德的人呢?即使感召来了,也没有用,他在我们身边也留不下,好的员工不是自己培养的吗?好的朋友,不是自己吸引和感召的吗?
我们自己如果是一个躬行君子,就会感召有君子之风的人,如果自己是个利欲熏心的人,也只能感召利欲熏心的人到我们身边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不用去抱怨,先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个谦谦君子?我们懂不懂得修正自己?当我们懂得修正自己的时候,才能感召更好的人来到我们身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虚空静澄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