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讲】致良知(一):良知即道、即性、即心本体

【第四十三讲】致良知(一):良知即道、即性、即心本体

00:00
20:07

各位朋友大家好,前几讲我们主要讲了知行合一,并且在知觉、感知、知识等不同层面上讲了知行合一的内涵。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各位朋友在学习阳明心学的过程当中可以给出自己的理解。


一.诽谤现前 揭致良知之教


从今天开始我们转换到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王阳明晚年所提出的致良知。我个人的意见,阳明先生致良知的观点是他正德十五年打朱宸濠之后才提出来的,实际上有它一个非常现实的一个基本生活背景。大家都知道,朱宸濠平藩战争之后,王阳明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认可、或者嘉奖,反而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诽谤和诬陷。


正是在那样的一个情景当中,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面来讲,致良知是王阳明得力于自己的现实生活、基于自我现实生活的种种磨难,最后的给自己思想一个总结。当然从理论上面来讲,致良知的提出和知行合一之间是有关系的,致良知可以说是知行合一之说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炼。我们原来说起过,阳明最早讲心即理,心即理,落实到生活行为当中,通过眼耳鼻舌身的身体活动去把它体现出来,实际上它就要求知行合一。往后经过宸濠之变,王阳明就特别看重良知这个概念,所以他自己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说,自从龙场悟道之后,我讲学所说内容实际上就不出良知二字。可是当时我并没有点出良知两个字,经过宸濠之变呢,得力于现实生活的磨练最后点出了良知二字。人人皆有良知,一点即透,那真是无比的快乐。


二.良知即道 即是本心本性


从这个话里面我们同样也可以听出来,致良知的观点核心仍然是落实到心即理的现实题面上面的,它的实际内涵和知行合一是相互包涵的。因为我往往也听到这样的一个说法,究竟是知行合一最能代表王阳明的观点,还是致良知最能代表王阳明的观点?有的朋友还会为这个事情去争辩。我个人觉得如果一定要说,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和提炼,内涵上是相互包含的。当然毕竟提法不同,里头所包含着的意思也还是有所差别。  


那我们今天所要关心的是良知在王阳明那里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可能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所以我想不着急一步一步来,我先给出一个总的观点,那就是所谓良知,实际上就是心即理的那个心,它是指我们的本心,本心也是我们的本性。本心本性,本原于天道,所以它又是道,本心即道,良知就是道。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我们每一个人的所谓的本心本性,原本就是天道在人的内在。所以各位不要把自己看小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本然所具有的良知,那原本就是我们的存在的本体,是我们的真己,是我们的真实生命。


三.良知两字 先儒早有所论


从概念上面来讲,在我们中国古代的思想史当中,最早提出良知概念或者说使用良知概念的人是孟子。孟子曾经说过一个话,不学而知是良知,不学而能是良能;良知良能,同样是人人都有的。到了北宋时候,张横渠也就是张载曾经提出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两者之间的差别,专门阐发了德性之知的意思。基于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的分别,横渠先生也倡导要变化气质,所谓的天命之性和这个气质之性相互有关联。我们不讲那头去,我只是想说,良知的概念并不是王阳明提出来的,这点请我们各位朋友呢注意一下,如此而已!


四.德者得也 儒家道教之别


回到王阳明良知的概念本身,我刚刚说起过它就是道、就是性。就是我们人人都本然具备的本体,为什么可能仍然是本人具备的?原来讲心即理的时候,应该提到过这么个意思,道是通过自己的运动、自为没有目的的自然的那样的一种运动,把自己的本质散射出来,一切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有得于道才获得它自身的存在。 有得于道的就称之为德。


因为我们的每一个人的德,包括物的也是一样,同样是有得于道,才获得它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本质的。这个东西因为它是获得的,所以就称之为德。我们一向来的解释就是德,道德的德就是获得得的意思,所以说德者得也,人和物都一致。


那么问题在这里,在老庄一派道家看来,道的运动仅仅只是一种无为的、无目的的、没有意志的、没有意图的、自然的存在,所以称它为无为。道本身并不是为了产生一切万物才存在的。尽管一切万物都是从道本身去获得自己的生命本质,使一切万物都能够生能够成、有成有毁,完成它个体的完整生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道本身是具有道德性的,它只是一个自然存在。所以老子曾经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在老庄一派的观点当中,性本身也同样无所谓善,无所谓恶。它只是一个代表着生命本然的真实存在罢了。


但是在儒家这里不一样,儒家的观点是认为道本身或者恒久而不已得天地之道,原本就是善的,这个就是儒、道之间一个重大区别,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区别。比如说儒家讲天地之大德曰生,能够使天下一切万物能够生生不已,这就是天地之德的最高体现,这是儒家。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孔子孟子以来都讲性本善。


五.生命本体 能使视听言动


那王阳明的讲法,他也同样是讲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本质,原本是有得于道的;这个获得于道、而成为我们个体生命之本质或者说性的,就叫做良知,然后王阳明也把它称为本心。这就同时表明在王阳明那里是心和性是不严加区分的。所以本心就是性,性就是道,道就是良知。我们几乎可以说那只是指道的不同的存在的维度,或者说是面相、名称不同罢了,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这个话我们先说到这里。


那么作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这个本体的东西,或者说我们的性之德的这个东西,又把它称为本心。什么意思呢?简单起见,暂时做个分析。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说,第一重意思,这个良知或者说本心,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是我们生命的本体。在王阳明那里他是这么说的。


王阳明在回答同学的提问的时候,他专门说过一个意思,他说我所说的心,不是指那一团血肉,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脏;如果是指那一团血肉,那么现如今那死去的人,他那一团血肉还在,他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也就是眼睛不能看了。耳朵不能听了,嘴巴不能说了,四肢不能动了。阳明先生接着说,我所说的心是那能使视听言动的,这个请注意本心是能够使我们眼耳鼻舌身都动起来的。那我们一个人的生活,我们通常所说的所谓的生命,除了眼耳鼻舌声的活动,还怎么去表达我们自己是一个生命存在?很简单我们就可以引导出这么一个意思,良知或者说本性是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现实生命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根源,也是在这个意思上,我们把它称之为生命本体、存在的本体,这是一个方面,我们只是简单提到,往后某些方面的意思会不断重复的。


六.理性本体 能辩是非善恶


第二个方面,我们讲知行合一的时候也讲过,人在这个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还要获得知识、还要实践知识、还要通过我们的行为活动去体现去表达我们的知识。


知识的活动,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等,所有这一切你总不能说它不是我们生命原有的、应有的本人的一种表达形式吧?所以王阳明说过一个意思,良知原本是知是知非的,那知是知非的意思就是能够从事事实判断的,正确与否,它是判断者。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可能有这样一系列的所谓的理性活动,或者说知识活动,只是因为我们有了良知,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良知便是我们理性的本原。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有可能去从事各种各样的知识活动,也原本是因为我们有良知,良知使我们的所有这些和知识相关的、和理性相关的各种活动成为可能。在这个意思上,我们又说它是理性本体、知性的本体。


七.道德本体 促成仁义礼智


同样的我们人在这个日常生活当中生活,除了所谓的知识活动、理性活动、判断、概念、推理等等活动之外,我们还享有我们的道德生活。比如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朋友有信、仁义礼智等所有这一切,按照王阳明的观点,这同样是因为我们有良知。在这个意思上,我们把自己的道德活动当做是我们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方面来看,所有这一切德性活动之所以可能,同样是因为我们有良知。王阳明也特别强调,就是良知原本是知善知恶的,在这个意思上,它又是我们道德活动、德性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根据,是这个方面的根源,所以我们也称它为德性本原或者说道德本体。

  

八. 情感本体 生发喜怒哀乐


再一个方面,我们人在现实的生活当中,除了这些个生命的活动、知性的活动、道德的活动以外,人总是有感情的,我们还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各种各样的情感的表达、情感的活动。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我们当时则喜,当怒则怒,当哀则哀,当乐则乐,所有这些情感的表达和体现之所以可能,那原本也因为我们有良知在,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良知它又是我们情感生活、情感表达之所以可能的根据。


总括起来说,良知作为我们的存在的本体,是涵摄了这样四个方面的:生命、理性、道德、情感,当然这只是我们今天迫不得已的分析的说法。整个一个人是一个整体,良知也只是这么一个良知,所有这些生命、理性、道德、情感等活动也都是我们这个人的全部活动。总体上说,它是一个浑沦之全,只不过我们为了讲说的方便,分别说而已。


九.自我澄明 明明德、行良知


良知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它既是知,又不是知。为什么说它既是知又不是知呢?因为它是我们存在的本体,它和我们通常所讲的所谓你知道什么、你知晓什么的那个知不同,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知的形态而存在的,而是我们整个生命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本原根据。 在这个意思上说,把它了解为某种质的形态,那是误入歧途的。


既然如此,王阳明为什么又要用良知这个字呢?又为什么说它是知呢?王阳明非常看重的一个意思是,良知总是自知的,这句话我觉得很要紧。良知总是自知的,那也就是说良知它总是处在一种自我确认、自我知觉、自我澄明的状态。用阳明自己的话说,它是常惺惺的,它总是能够对我们全部的眼耳鼻舌身的活动、包括意识的活动,有一个非常清晰明了的知觉状态的。正是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良知总是自知的,它的在是本在、是原在,它总是通过自我知觉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存在的,也正因为他总是通过自我知觉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存在的,所以它总是保持在自我澄明的状态。


王阳明也说,那就是人的明德,德来之于天、来之于天之德,原本只是个明德。《大学》里头?为什么要开篇说个明明德?在王阳明那里,这个明明德便是致良知。我们由此说到,致是什么意思呢?古来也有很多人去争论。我觉得黄宗羲的解释很可靠和靠谱,简单说致良知便是行良知,行良知便是致良知。良知自身的本然的存在,通过我们日常生活的活动、通过眼耳鼻舌身的活动,把它整体的表现出来,体现出来落实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叫做行良知,也是致良知。


我们下一次接着进一步来讲怎么致良知,致良知最后是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等。今天咱们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壹_uh

    良知,儒家叫明德,西人叫上帝的光和爱,佛教叫觉悟。如果用纬度来标定,长宽高是三维世界,加上时间变成四维,良知就是第五维。良知的作用可以反思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一旦你能熟练的运用良知去思考和行动,你就可能开启更高维度的世界,更能感受到世界的一体性,自由穿梭在各种纬度的时空中。😄😄😄

    n8k8mwyv0c5aogp0spcc 回复 @壹_uh: 得道高徒也!!厉害了我的老师!!

  • 阳光健身俱乐部

    既然良知是道,道的本质是无,本身无法定义,那道如何产生出善恶?心学如何解决无生有这个哲学最严重的问题?另外,良知知善恶,良知是明德,良知是性善,那恶从何来?所以善恶只能是个道德判断,绝不是本质判断,仁同样如此,所以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心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心学作为哲学,试图把道德本质化是否行不通?

    壹_uh 回复 @阳光健身俱乐部: 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些问题。心学既解决不了道如何产生善恶的问题,更解决不了无生有的问题。性恶就是从性善中来,道德判断只是观善恶的一种角度。关于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给出的答案只是为这个问题在时空中做了一个标记。关于天地圣人仁不仁的问题,可能更多地是用“无”这个概念来说明“有”,因为“有”你是列举不完的,只有“无”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它更适合去描述“起点”在哪(我个人认为用“世界的同一性”去理解可能比用“无和有”去理解问题更容易实践)。关于最后一个问题,我就不回答了,大家一起共同思考吧。看得出您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很高兴能与你一起分享这些想法。

  • 门巴族

    道生一,一生二。一就是心学所说的本体,就是性,就是天理。二就是阴阳,也就是善恶。善恶都发自于本体,但在本体中善恶未分,所以说本体无善恶。至良知就是努力让本体发出善来,摒弃恶的出现。所以,至良知与克私欲必然是统一的。

    与甜品对话 回复 @门巴族: 对。清解。

  • 巴Ccc

    VIP听不了?还得花钱?

  • 战争诗人

    如果良知是包括理性在内的话, 那假如我和同事一起竞争一个领导岗位,由于同事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大概率会胜出。出于理性我想尽办法去给他造谣,让领导觉得他人品有问题,最后我竞争成功了。这个也是致良知了,虽然说良心不安。

  • 晶莹剔透的晶

    我个人理解,心学与儒家和佛家之间大致本质上没有区别。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内在思想的产物和反馈。“吾日三省吾身”不管是善恶也好,自知自明也罢,都跟自身有关,你什么内心就什么外在行为。

  • 1330843ndat

    终于把书上这段意思明白了

  • 正益慧武

    致良知 与佛教去妄想类似,“大地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 紫水晶蒙养园

    良知也就是能知,是非对错是所知。良知是形式,所知是质料。形式与质料构成知识。良知是先验的,所知是经验的。良知是知,所知是行,所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能所合一。

  • 1352267vzck

    生命、理性、道德、情感都溶于良知之中,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