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恒大更劲爆的雷,炸了!南京首富沦为老赖,3年玩坏个千亿集团

比恒大更劲爆的雷,炸了!南京首富沦为老赖,3年玩坏个千亿集团

00:00
10:24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前不久许家印以涉嫌违法犯罪的理由被逮捕,恒大集团可以说是危若累卵。

然而,另一颗比恒大还要劲爆的雷炸了,南京首富竟也是老赖?令人震惊!

曾经被誉为商界奇才的首富袁亚非,竟然仅用三年时间就败光了上千个亿。

一时之间,袁亚非被嘲笑是“恰巧站在了风口上才成功的猪”,那这位商业大佬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了老赖?他的商业帝国又是如何覆灭的?

袁亚飞的发家史

袁亚非的家庭背景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他不像许家印这种是从穷苦家庭出来的孩子,袁亚非接受过高等教育,是一名审计专业的大学生。

学生时期,袁亚非的生意头脑就已经初露端倪,他经常会和同学一起玩经营类的小游戏,袁亚非每次都是最后的赢家。

大学毕业后,袁亚非被分配到南京某个区里的审计局工作,过上了朝九晚五的“铁饭碗”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显然不能让袁亚非满足。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恰逢国家改革开放,很多人都选择辞职下海,袁亚非也果断辞去稳定的工作,打算实现自己当老板的梦想。

袁亚非先对整个市场进行了一番仔细的调研,发觉电脑行业将是未来的大热门。

于是他便在1985年去南京当地的电脑城做起了兼职,以学习业务为主,顺便再挣点外快养活自己。

就这样学习了一年之后,袁亚非用自己当时的全部身家,在南京某处还算繁华的地方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面,主要是做电脑配件、维修之类的业务。

不过当时在南方地区,已经开设了很多家相同业务的店铺,袁亚非的小店并没有什么优势。

就在他苦于该如何让自己的店铺更加赚钱的时候,机会来了。

一直和袁亚非合作的一个供货商,主动找到袁亚非,提出可以用先赊账的方式,给袁亚非提供一批价值五万块钱的货物,等东西全都卖出去以后,袁亚非再把货款打给他。

眼光毒辣的袁亚非意识到,这将会是一个很不错的进货手段,于是便欣然的同意了。

很快,袁亚非就把手中这批货卖了出去,他在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以后,又和该供货商合作了几次,就依靠这样的方法迅速将店铺规模扩大。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袁亚非继续凭借这种进出货模式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随即又在南京接连开了十几家店铺。

此时的袁亚非可以说是已经迈入了小康阶段,但他仍不满足,野心还在持续膨胀。

90年代后期,互联网开始风靡国内,中国正式进入了全民网购的阶段。

袁亚非利用自己敏锐的商业眼光,大胆将自己手中大半的钱投到了网络营销里,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电商队伍,开始搞网络购物。

之后,他又在当时大家非常热衷的论坛以及贴吧等区域,为自己的品牌进行大力推广。

1999年,袁亚非正式成立了自己的“三胞电脑”品牌。

他聘请专业的模特为产品站台,又将网店设计的简洁明了,与其他刚成立的网店明显不同,袁亚非的店铺给顾客一种更加舒适的购物体验。

袁亚非这一系列领先于同行的操作,再加上他这个品牌名字“三胞”的含义又取的特别好——指大陆、台湾、海外三地同胞密不可分。

袁亚非的店铺很快就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在南京当地成了头部的电脑零售公司。

2002年,宏图科技看到了三胞电脑在业内上升的猛烈势头,就找到了袁亚非,双方在协商后于次年成立“宏图三胞”的品牌,进入了一线城市的市场。

三年之后,袁亚非依靠和宏图合作时赚到的钱,用两个亿收购了宏图科技45%的股权,真正的实现了他自己想要当老板的梦想。

这一年可以说是袁亚非的高光时刻,身份地位、金钱财宝他都拥有了。在国内的富豪大佬名单里,也终于出现了袁亚非这三个字。

只是这样一个在当时有远见、眼光超前的商业天才,最后为何会走向失败?

疯狂收购行为埋下祸患

其实袁亚非会失败并不是一件多么意外的事情,因为从他一直以来的经营模式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袁亚非早年间发家的时候,采用的是先赊账再给钱的方式,而他在成功当上集团老板后,眼光并没有进步,还是继续使用这种方式。

只不过后来他的胆子更大了,转向国家银行以及一些金融机构借贷。加上他疯狂收购企业的行为,这一套组合拳可不就是要把自己打趴下吗?

袁亚非在做大做强宏图三胞之后,本人更是凭借身家坐上了南京首富这把交椅,而他眼看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越来越大,胃口也就开始变大了。

他已经不满足于眼前的电脑配件行业,袁亚非希望自己能踏进更多的领域,赚到更多的钱,但是很多行业他压根不懂该怎么办?

袁亚非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收购,自己干不成,但是可以买了公司过来找别人经营给自己赚钱,这样岂不是更加省心省力?

打定了主意说干就干,袁亚非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先是花了六个亿买下南京的新百百货集团的部分股权,接着又花了将近25个亿,把南京国际金融中心那一整栋楼都买下来。

后来他又一下子收购了多家实体企业。之后或许是线下实体产业已经足够多了,袁亚非又将目光放在了网购方面,他紧接着又收购了拉手网等几个线上购物商城。

然而,这一系列举动完成以后,袁亚非仍旧没有满足,他又把手伸向了国外。

在英国,有一家名为HOF的百年老品牌百货公司,一直是服务于英国皇室的,按理来说不太可能会被一个外国企业家收购,但袁亚非就是做到了。

老话说的好,只要钱到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袁亚非大手一挥,豪掷4.5亿英镑收购了HOF,这笔钱按照现在的汇率来看,大约是40亿人民币。

当这一消息公布之后,中英两国的民众都被震惊到了,袁亚非看着这样的反应心里十分得意。

也许此时的袁亚非早已沉浸在这种纸醉金迷的状态当中,所以眼神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毒辣,也看不清未来的发展趋势了。

对英国HOF公司的收购极大满足了袁亚非的虚荣心,接下来他又展开了几个大动作,先后拿下美国某制药企业、新加坡的血库以及以色列的医疗、养老公司等等。

在这种线上和实体双管齐下的作用之下,袁亚非的名字已经从国内富豪榜单上突出重围,凭借三百个亿的身家进入了全球福布斯富豪榜单上。

不过,袁亚非并没有得意太久,让他引以为傲的商业帝国很快就迎来了狂风暴雨。

商业帝国轰然倒塌

袁亚非凭借三百亿身家挤进了全球富豪榜,但他很快又用了三年时间,把自己一手养大的三胞集团这个千亿帝国给败光了。

袁亚非在收购诸多企业以后,接下来的动作非常有意思,他就好像从小得不到玩具,长大便报复性购物的孩子一样。

在报复性收购了许多企业之后,他压根就不用心去经营,只是将这些公司买来放置不管,似乎只是为了彰显他的实力多么雄厚一样。

这就导致大部分的企业因为没有及时的整合和调整,出现了严重亏损的情况,其中就以英国HOF的情况最为严重,竟然亏损了80%之多。

为了解决资金上的问题,袁亚非不得不将这些收购来的公司进行出售,后来他甚至卖了几架私人飞机来回血。

但他的这些行为非但没有帮助到三胞集团,反而让那些贷款给他的金融机构嗅到了不对劲,纷纷开始要求向三胞集团收回贷款。

当时袁亚非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大财经新闻和报道中,彼时的他却已经负债六百个亿了。

面对这样糟糕的局面,袁亚非没有想出好办法,反而又来了一招以债养债。

他开始收购一些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想要以此再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贷款,但最终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三胞集团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虽然之后袁亚非又想出用裁员、出售资产等方式来拯救危机,但是三胞集团仍在2022年这年亏损了至少三十个亿。

2023年,法院对三胞集团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调查,证实其已经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最终三胞集团宣告破产。

至于袁亚非,已经被法院列入老赖名单,他也需要想办法继续偿还高额的欠债。

结语

袁亚非原本抓了一手的好牌,最初的他非常有远见,眼光十分精准,能看清楚市场的整体走向。

但他却沉迷在名利场中无法自拔,不再将重心放在如何经营好企业上面,导致三胞集团被困在原地止步不前,最终落得一个破产的下场。

这样的结果也给其他企业提了一个醒,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

如果过于依赖某一种经营模式,不会随着当前趋势调整,又或者只会盲目的扩大规模,那得到的结果必定是会被淘汰。

本文由“睿鉴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