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举办了首场非遗成都论坛。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分享了各自对中国近年来在非遗传承与保护方面的观察与思考。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王晨阳司长在发言中提到:2023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据王晨阳介绍:中国自从2004年加入《公约》、成为第6个批准该《公约》的国家后,近20年来一直认真履行《公约》义务,积极参与《公约》框架下的各项工作,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更加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深化,非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明显提高,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业精彩纷呈。
迄今,我国已申报43个非遗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代表作名录及优秀保护实践名册,深度参与《公约》操作指南的制定和修订,曾三次担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中方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也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展示作用。
北师大人文与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非遗研究与发展中心教授高丙中认为,20年来非遗保护的实践,产生了两个很重要的影响——“第一,使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具有广泛的世界性的人类共同事业;第二,使人类社会成为经验性的文化共同体。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的。”高丙中说,“人类属于同一个广泛的文化共同体,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兴起以后形成的概念。”
中国人大法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主持人王云霞告诉大家:到2023年6月,我国各地已颁布有关非遗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省级地方性法规41部,设区的市级地方性法规87部,单行条例81部,“我们确实是非常严谨地在践行着公约的一些重要的义务,做得也非常规范。”
同时,经过多年的实践,也发现一些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上仍有继续完善的空间,比如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强化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保障,强化传承人的认定程序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等。
论坛现场
王云霞还提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止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也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需要建立适当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以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不当或歪曲利用,以平衡保有社区和开发者的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户晓辉也表示,非遗保护的根本意义并不仅在于保护非遗本身,甚至不是单纯地保护文化多样性,而在于保护个人、共同体创造与传承非遗的权利和尊严,“在政府、专家、非遗保护者包括非遗政府组织以及非遗传承人之间,建立新的伦理关系和制度保障,让至上而下的方式与自下而上的方式保持平衡。”
据晋中学院文化产业系教授钱永平总结,目前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两个趋势,第一个是将土地利用、传统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活的传统,识别为文化景观的非物质因素;第二个是遗产类型增多、包容性增强,很多承载了普通大众集体记忆和精神的“活态传统”都日益被认可为文化遗产,“人”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据介绍,13日论坛将讨论关于黄河文化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与规划等问题。
抢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