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内正式开幕。同时,作为非遗节学术活动品牌的非遗成都论坛于同天下午开幕。2023年正是《保护⾮物质⽂化遗产公约》发表20周年,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多位专家学者就“《公约》20周年⾮遗保护实践回顾与探索”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
高丙中作主题分享。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非遗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教授高丙中以《非遗保护的国际公约与保护实践》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回溯了《公约》在中国推动的过程以及文化遗产和非遗保护的现状。在高丙中看来,世界文化遗产建立起了人类共同的文化共同体,“人类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这是世界文化遗产运动,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兴起之后产生的结果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云霞则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非遗公约倡导精神在中国实践的情况,以及这种公约精神对完善201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启示。王云霞介绍了国家层面对履行《公约》所采取的保障措施,包括拟定遗产清单,制定总的非遗保护国家政策,建立非遗保护主管机构,有效保护非遗,采取教育、宣传等手段,使非遗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尊重等。而从国际层面而言,保障措施主要集中在设立政府间保护非遗委员会,设立非遗保护基金和国际援助机制,建立三大保护名录制度,尤其是最后一点,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重视。
王云霞作主题分享。
在王云霞看来,尊重非遗保有社区、传承社区的权益是公约倡导的重要精神,这在《公约》文本的第1条和第2条第1款、第15条都有明确指出。但在中国的非遗保护实际中,虽然明确规定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但是并未明确被调查对象的法律地位,也未规定其权益的具体内容。王云霞认为,只有明确规定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谁有资格成为被调查的对象,才能够在具体的法条执行中,落实法律责任或者实施有效的补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户晓辉则以《文化权利保护是非遗保护的深水区》为题,分析了目前非遗保护中存在的短板。
晋中学院文化产业系教授钱永平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进过程切入,分析了非遗保护的发展趋势。钱永平指出,在世界遗产的保护中,该地的传统信仰和风俗习惯同样重要,因为这些因素逐渐被归类为文化景观的非物质因素。另一方面,世界遗产的类型在增多,包容性在增强,人们开始意识到,承载了大众集体记忆和传统精神的活态传统,也应被视为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公约》中多次提到的社区群体同样值得关注。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图片由活动举办方提供
记者从活动主办方了解到,在本届非遗节期间还有多场论坛将举行。与会学者将围绕非遗采集著录标准的解读、黄河文化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多个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