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嵌绿松石铜剑:剑影春秋

博物院|嵌绿松石铜剑:剑影春秋

00:00
05:47

剑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冷兵器,其形制特点是:直身、尖锋、两刃,后接短柄,并常配有剑鞘。这种兵器一般单手握持,主于击刺,被古人称作“直兵”。

传说,剑产生于轩辕黄帝时代。《史记·黄帝本纪》记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铸造工艺成熟,不仅在步战与骑战中得到了大量使用,更作为佩饰受到贵族和士人的普遍重视,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河南博物院收藏有一把青铜剑,名为嵌绿松石铜剑。该剑于1980年1月在河南省固始县的一座春秋晚期墓葬中出土,通长41.3厘米,由剑身、剑格、剑茎、剑首四部分组合而成。

剑身中部起脊直达剑锋,剑刃至剑身约三分之一处内收,前聚成锋。剑身表面略内凹。剑格表面镶嵌绿松石,剑格与剑身基本平齐。柱茎,茎上有双箍,箍上也镶嵌有绿松石。圆盘形剑首,上有12道圈。

特别的是,该剑的剑格与剑身近乎平齐,且茎部设有双箍,这一设计特征鲜明地区分了先秦青铜剑与后世剑的形制差异。

剑首

在铁器尚未完全普及的春秋战国,青铜剑以其古朴的形制、神秘的气度,在锋芒毕露与中正沉厚之间实现了平衡,既映射出时代的锐意进取,又契合了士人心中的浪漫与超脱,共同铸就了剑的最初品格。及至汉代,随着冶铁技术的飞跃,铁剑逐渐取代了青铜剑的地位,但寒光冷影间,那份“百兵之君”的气魄始终如一。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古代文人墨客与江湖侠客心中,大多藏着一个既能以文入仕、以理服人,又能挥剑如虹、定国安邦的愿景。被赋予了权力威严、尚武精神、行侠仗义等多重象征的剑,也因此成为古人情感与理想的具象载体,在诗文典籍中凝聚起一缕不灭的剑气。

时至今日,国人依旧对剑有着不一样的情怀。剑的形象频繁出现在文学、影视、游戏、动漫等多种艺术形态中,以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关于勇气、智慧、爱情与牺牲的故事,不断丰富着剑的文化内涵。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藏品管理部主任石晓霆介绍,早期青铜剑散见于西周早期的零星墓葬里,数量稀少,且体型短小,形制发展不完备,很难在格斗中发挥太大的作用。到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柱脊剑出现,形制较早期匕首似的短剑有了很大发展。但剑格窄小,基本与剑身同宽,或宽出一点,在使用时发力不顺。到了春秋晚期,茎上带箍的青铜剑开始大量出现,相对于茎上无箍的剑而言,这种剑更有利于将持剑之手与剑合为一体,从而发挥剑能击能刺的优势,加上春秋时期步兵的兴起以及作战模式的演变,使剑开始成为军中的制式兵器。

至迟自春秋晚期开始,剑超出军事领域进入更广阔的文化领域,“季札挂剑”与“高山流水”一样成为歌颂友谊、悼念知音的佳话,庄子在谈论国是时以剑作比喻。其原因有二,第一,剑超越了兵器范围进入了礼制层面;第二,剑超越了军队范围进入了民间,出现了剑士。

与河南博物院馆藏嵌绿松石铜剑同类型的青铜剑出土数量较多,年代跨度大,地域范围广。从出土地域看,该形制的剑见于山东、山西、山西、河南、河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各个省份。从时间上看,从春秋晚期一直到战国晚期都在使用该型铜剑。从长度看,该型剑的长度在三十多厘米至近七十厘米之间,长度为四十厘米左右的剑为该型剑的主流。综合几方面的因素看,该型剑是春秋末期至战国晚期较为成熟与流行的青铜剑。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