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身边为何出现一堆叛徒?该向大家揭秘历史真相了

杨靖宇身边为何出现一堆叛徒?该向大家揭秘历史真相了

00:00
06:27

1940年2月,被誉为无冕将军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纵使弹尽粮绝之际,仍然同日寇周旋了5个昼夜,最终却因被叛徒出卖而壮烈殉国。

在英勇就义前,杨靖宇将军曾发出无奈的感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叛徒呢?”事实上杨靖宇作为抗联的一面旗帜,之所以会深陷日寇的包围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抗联出了叛徒。

相比于其他抗日武装而言,抗联作为东北地区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队伍,堪称唯一一支全程参与抗战的武装力量。

从“9·18”事变爆发之后,由我党领导的满洲省委,就在东北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同时还组织了多支抗日游击队,与入侵东北的日军进行作战。

1932年,身在鄂豫皖苏区的杨靖宇,受党中央的委派前往东北地区,组织和领导东北抗联。期间,作为东北抗联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历任抗联总指挥等职。

杨靖宇在东北领导抗联的9年时间里,抗联队伍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一支令日军不敢小觑的抗日力量,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

不过令很多人十分费解的是,从抗联组建之初到杨靖宇壮烈牺牲,这支抗日队伍曾先后出现过包括程斌、张秀峰等人在内的多名叛徒,这也给抗联平添了一抹悲剧色彩。

实则,当时的很多抗日武装中,都曾出现过令人憎恶的叛徒,只不过抗联中的叛徒数量更多。尤其是隐藏在杨靖宇身边的叛徒,更是一个比一个恶劣。

要想了解背后的真实原因,还要从抗联的构成、组织和思想,以及东北地区的抗战环境和条件等多方面入手。其中,既有时代的无奈,也有人性的悲哀。

队伍成分混乱,无法统一思想

抗联是东北地区诞生较早的一支抗日武装,一共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9·18”事变发生之后,东北军主力撤入关内,余部开始自发地展开零星的抗日斗争。

除东北军余部之外,抗联还吸纳了包括游击队在内的,所有能组织起来的抗日力量。这就让抗联的组织成分过于复杂,继而导致内部思想难以统一。

一支队伍的思想如果不能上下一致,势必会导致指挥失灵。同日军在战场上拼杀时,如果不能令行禁止,就会像一盘散沙似的,难以形成一股合力,继而就会导致诸多问题出现。

抗联队伍中出现叛徒,也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而已。还有就是我党在抗联队伍中的成员较少,除了中高层指挥官之外,并没有多余的人下到基层连队,去搞思想建设工作。

抗战环境和条件极其艰苦

东北抗联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支没有后援和补给的抗战队伍。在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之间,从上至下都在经历着十分残酷的考验。

每当冬季到来时,很多抗联指战员都只能穿着单衣坚持作战,好几天吃不上饱饭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除此之外,武器弹药也都是从敌人手中抢过来的,很多战士甚至只能拿着长矛和大刀抗击日寇。

在这种极端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不仅会影响队伍的战斗力,而且也让很多人产生了退却心理。尤其是在非战斗减员不断增加的前提下,让一些抗联战士失去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抗战意志不坚定

在抗联建立之初,很多东北地区的老百姓,都十分踊跃地加入到抗联队伍之中,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赶走无恶不作的日军,进而保卫赖以生存的家乡。

可是,随着抗战残酷性逐渐暴露出来,再加上日军联合伪军,对老百姓进行无休止的威胁和残害,导致很多抗联战士无法安心战斗,继而退出了队伍或沦为了逃兵。

例如,出卖杨靖宇的头号叛徒程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了人民的对立面。当年,日军以他的母亲和哥哥程恩作为要挟,并让程恩给弟弟传话:“你究竟是要娘还要抗日?”

此事过后,程斌的思想发生了彻底改变,在母亲、兄长和杨靖宇之间,最终选择了前者,沦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徒。

当然,类似程斌这种人还有很多,他们都不值得同情,不过这也是杨靖宇身边,乃至整个抗联中,出现很多叛徒的根本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

《杨靖宇精神研究》张亚清

《传承东北抗联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曲向东

《抗战胜利日确定的国家行为与东北抗日联军历史地位的确立》高龙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倾城文思

    一起侃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