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借卡诈骗盯上大学生,反诈不妨“还施彼身”

正观快评:借卡诈骗盯上大学生,反诈不妨“还施彼身”

00:00
02:56

一张被转借的银行卡,一个被租出的社交账号,一条用本人手机号发出的短信……这些号码“离开”实名注册人后,一部分被转向信息网络犯罪链条。数据显示,近年来,帮信罪案件数量跃居各类刑事案件第三位,在校学生成为被不法分子盯上的重点对象。

银行卡涉及个人财产和隐私安全,不能随意出租和转借,但总有一些阅历不够、没有收入来源、法律观念淡薄的大学生将其当作兼职、赚零花钱的“捷径”,最终落入犯罪圈套。

然而,帮信罪趋于年轻化,除了因为学生自带“易骗体质”,另一个原因在于,学生之间存在固有的社交网络,只要冒用学生的社交账号,就能在校内聊天群内实施诈骗,方便吸引更多人“上钩”。

借卡诈骗的“老套路”盯上大学生,就是这样一条精心定制的,由受骗到行骗、由一人骗多人的连环犯罪链条。诈骗分子狡猾地躲在“学生”身后,为查处增加了不少难度。

对学生来说,即便情有可原,犯罪就是犯罪,如果情节严重并留下涉案记录,可能影响考公考编,甚至无法正常毕业。“一念之差”造成的后果,不是谁都能承受的。在诈骗面前,年龄、学历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保证,心存侥幸于反诈而言,是一个极大弱点。

从“钓鱼演练”致321名大学生“上钩”,到大学生成为借卡诈骗的发展对象,如今,诈骗手段纷繁复杂,各种诸如刷单返利、“杀猪盘”、注销校园贷等常见骗局屡屡出现在校园,对于危险的重心转移,必须引起警惕。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防范为先”是原则,但在具体手段上,也可以视时而变、视事而变——现在的大学生,可能听不进一些无聊刻板的说教,更喜欢在轻松、娱乐化的环境中汲取知识。这催生了一些安全疏漏,但反过来,是否也能为反诈所用?漏洞该如何予以弥补?

在碎片化时代下,大学生爱刷视频,那么不妨通过情景短视频来宣传反诈;大学生需要赚些零花钱,不妨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正规可靠的招聘平台来提供更多兼职渠道;大学生群聊繁杂,社交平台不妨加强账号检测并及时提示风险。“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同人群有不同人群的特点,反诈形式也需要多元化,针对特殊的诈骗伎俩,对“症”下猛药。

同时,社会各方也应集中推进对帮信罪的诉源治理。个体的防范终归是一种“被动防御”,还是需要强化对诈骗进行事前预防,以釜底抽薪的惩治“抽干”诈骗的生存空间,才能真正斩断诈骗链条,还网络一片互信、安全的晴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