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2.【闲谈】人性的弱点,情绪的周期

0742.【闲谈】人性的弱点,情绪的周期

00:00
05:01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人性的弱点,情绪的周期,来自富国基金马兰。

最近的市场极度摆烂,投资者的情绪也降至冰点,甚有人说,卸载账户,再见A股。

巴菲特那句名言“别人恐惧时贪婪别人贪婪时恐惧”影响着多少投资者要时刻警醒自己,在投资中保持冷静、理性,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事实却是,情绪影响着我们的每一笔投资,情绪周期又实实在在影响着每一个市场的参与者。

在当前市场的至暗时刻下,我们一起来聊聊情绪周期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投资。

我们知道,增长周期金融周期是股市运行的“锚”,而情绪则会放大市场的波动。其中的原理在于:股价的波动调动资金的情绪变化情绪又促使资金的进场和离场资金的进出则决定着市场的行情走势。比如说,当大跌时,市场不会立即止跌,而是会继续下杀,这属于情绪的惯性。

情绪的传递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和人们的从众心理有极大的相关性。比如在疫情期间,社会上开始流传“某某中药”或者“呼吸机”可以预防新冠或者减轻症状时,人们便会疯狂抢购,因此导致这种药品或者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这和股票市场又有什么关系呢?股票市场的参与群体“千千万”,也逃不过情绪周期的影响。比如,大家说的“股市的羊群效应”、“股市的比价效应”、“龙头倒下后大概率变盘”、“股市中少数人赢大多数人”等等。

那么如何运用情绪周期?主要有三条:情绪传递强者恒强、物极必反

首先,最容易理解的是物极必反。历史总会重演,物极必反通常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盛极必衰,就是常常说到的贪婪;第二层是否极泰来,就是常常说的“跌多了就是机会”,“恐惧”过后就是“彩虹”。我们可以用赚钱效应估值高低来反应市场的情绪,特别是在极值点对物极必反的刻画。

赚钱效应是最直接的情绪周期。股市往往喜欢走极端,但涨过头了,必然会跌;跌过头了,也会再上涨。当市场涨到“心潮澎湃”时,收益已经到达了极端值,再去高位接盘就不应该了。当觉得跌多的时候,可能市场还会继续惯性向下。这也是为什么说不要接“下跌的飞刀”,“抄底抄到半山腰”的原因。但极低的收益,往往对应着极度悲观的情绪,和长期的买点,艰难之际反而要多坚守。

从长期视角和周期性来看当前是权益基金极好的布局期:1混合基金一年回报率仅次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2目前的回报尚未触及历史1/4分位数

用动态市盈率来刻画情绪周期价格=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收益是客观的事实,无法随着情绪波动,最终情绪的波动会体现市盈率的层面,来反映市场中的风险偏好。值越高,代表市场的风险偏好越高情绪越高涨。反之亦然,市盈率值越低风险偏好越低情绪低迷。有人说“估值底”并不意味着“市场底”,当市场底的前提条件往往是“估值底”。当前万得全A估值市盈率已经回到17倍,处于历史的相对低位水平。

其次强者恒强。比如说我们经常听到的马太效应,指的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它普遍存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比如一个股票,当他拥有的资源禀赋使得市场关注到,一方面自身的优势容易扩大,在业绩上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股价坚挺,资金会更青睐,最终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股票作为人类社会的缩影,自然也受到强者恒强规律的影响。知道这一规律对投资的影响是:投资时考虑找龙头找强势股龙头一旦走弱这时要考虑翻盘的可能性。这是情绪对于投资的另一层影响。

当然,我们有时候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组合中一只基金不断赚钱而另一只基金出现亏损大多数人的操作是卖掉表现好的那只基金落袋为安反而更加坚守表现不好的那只基金。此时我们恰恰违反了强者恒强的“基础规律”。

最后情绪的传递。情绪走向极端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在不断传递中由量变引起质变。目前的中国经济还是A股市场缺少的正是信心。政策的变化,基本面的改善需要时间来传递,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正站在情绪转变“十字路口”。

在别人悲观时至少不要再悲观了把握情绪周期最重要的是相信周期认识自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9660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