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北京鲜活生长 | 新京报社论

让文化北京鲜活生长 | 新京报社论

00:00
04:27

9月14日至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举办。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迎来又一个丰盈的秋天。

2023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旨在打造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的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平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虽然无形,却有所依凭。唯有把根系深深扎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文化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近年来,北京立足“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倾力打造全国文化中心,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一个重要表征,就是深植文化根脉,激发源头活水,让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此前的9月8日,“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已在潇潇秋雨中开幕。作为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配套活动,地坛书市在阔别十年之后强势回归,展现了北京打造城市文化窗口的决心。

地坛书市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知名度、参与度很高的群众性文化盛事,一度深刻烙印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地坛是史铁生的精神家园,也是广大市民日常漫游休憩之所。

置身于古柏森森的地坛,柏香混着书香,这其实就是文化北京的寻常图景,也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侧面。艺术家杜尚曾言: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因此,让文化以习惯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的滋味才能愈加丰富。

从更宏阔的视野看,此次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以及5个平行论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等议题,不仅涵盖了文化北京建设上的努力,事关北京长远发展,也深深地扎根于百姓的家常日用。

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北京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了”的要求,精心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城市品质。老城不再“长高”,胡同不再拓宽,博物馆越来越多,一个疏朗庄重、古今交融、活力四射的北京,呈现于世人面前。而截至今年6月,北京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达217家,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是当之无愧的博物馆之城。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今年上半年,全市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20.8亿元,同比增长19.2%,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近七成。数据显示,北京已连续7年在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中保持第一。

文化成风化人,是责任也是使命。这些年,北京鼓励传统剧场、主题公园、园区街区等活化空间利用、丰富演出形式,发展体验、互动、沉浸式演艺项目。目前,全市每年营业性演出稳定在2.4万场左右,每年观演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演出收入超过17亿元。

文化文明,有交流互鉴,才有发展。北京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加强同外界对话,积极吸引国内外高端文化要素集聚,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瞩目北京。而北京环球度假区落户通州,百余家国际组织落户北京,世界影人年年相聚雁栖湖畔等,都在书写着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的故事。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时尚创意相得益彰。一个文化北京已经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而且仍在不断生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