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G20峰会上,印度总统穆尔穆在邀请函中把自己的称呼变为“婆罗多总统”而非“印度总统”,印度可能要改名称“婆罗多”的消息一时间在国内外讨论得热火朝天。
按照印度宪法,英文India和梵文Bhatra是同义词,但英文India对于印度人来说是外来词汇,婆罗多一词来源于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婆罗多是古印度一位伟大的国王。
《摩诃婆罗多》的汉语全译本大约有500万字,书名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其中有长篇的英雄史诗,也有大量的民间传说故事,还包含了宗教、哲学、法典等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著作,被印度学者认为是“印度的灵魂”,在《格萨尔王》被发现之前,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摩诃婆罗多》被改编成了同名神话剧,国内也有不少对婆罗多传说感兴趣的读者,这其中就有不少读者发现,婆罗多传说咋有一股子《西游记》的既视感?“不考虑其他问题,《摩诃婆罗多》的定位和《西游记》非常接近啊。”“对于我们这些每个暑假复习《西游记》的人来说,《摩诃婆罗多》看着很亲切。”
这种奇妙的既视感并非捕风捉影,实际上,婆罗门文化经由佛教经典的传入直接或间接对中国神话、小说产生了不少影响,不少脍炙人口的中国神话故事情节都能在婆罗门文化中找到源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严耀中在其学术论文《述论中国神话与小说里的婆罗门文化因子》中认为,印度神话故事对中国神话小说在叙事、情节、角色形象上都产生了影响。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三太子哪吒,这一角色的原型是印度神灵那罗鸠婆,孙悟空的角色原型则是另一部印度神话《罗摩衍那》中的猴神哈奴曼,胡适则认为沙和尚原型来源于唐代崇拜“深沙神王”的风气,深沙神王也是婆罗门教中的一个神仙。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赵国华则将《西游记》所描绘的孙悟空之“定身法”“障眼法”“分身法”“孙悟空的毫毛变化”“孙悟空钻入肚皮的神通”,以及“大闹天宫”“陈家庄的献人供妖”“大鹏金翅雕与龙蛇”“高老庄的乔装降魔”“阴司索魂与猪八戒投胎”等故事在《摩诃婆罗多》中找到了类似的描写,从而证实《西游记》传说与《摩诃婆罗多》之间存在神奇的渊源。
不过,文化的传入和交流总会伴随着本土化的发展和衍变,《摩诃婆罗多》中很多神话故事早早演变成了中国本土的小说创作故事的灵感来源,比如《摩诃婆罗多》中有一个“罗刹吃人”的传说故事,大致说的是般度族五兄弟避难到一座城市,得知有一个罗刹在城中肆虐,要各家送活人给他吃,这次正轮到房东家要送活人,五兄弟中的老二去杀死了罗刹,解救了大家。
这一故事原型在《西游记》中演变成了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说唐僧师徒到通天河,在一户人家住下,得知轮到这家人要给灵感大王送童男童女吃,孙悟空和猪八戒施展智慧消灭了灵感大王,救下了这家的儿女。
《搜神记》卷十九的《李寄》,《幽明录》中的《罗刹》包括白族的民间故事《弦子三郎》都有着类似“罗刹吃人”的故事原型,不过却各有各色,各具风姿。“罗刹吃人”故事中的人变成鹿,罗刹变成国王,拯救者变成鹿王,就成为变体的佛经故事《鹿王》,宋代志怪小说《青琐高议》中的《仁鹿记》又从《鹿王》变体而来。
正如严耀中教授所言,婆罗门神话、传说通过佛教等途径移植到了中国神话小说中,产生了若干变形,也成为中国神话和小说创作更为广阔的想象时空。
前排围观中中外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