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盐专营,寓税于价,老百姓吃盐到底有多贵?

古代食盐专营,寓税于价,老百姓吃盐到底有多贵?

00:00
06:48

00:02:11:古代盐和现代盐的价格:历史与现状的比对

00:04:43:古代盐价高、价格波动大、运输成本压力大——冷历史观下的历史研究


冷历史观,不一样的历史观。今天冷历史观带来的话题是——古代食盐专营,寓税于价,老百姓吃盐到底有多贵?


食盐专营制度脱胎于盐铁专卖制度(又称盐铁官营),堪称是古代财政方面的一大“发明”,该制度是由春秋时齐国管仲所发明。这种方法寓税于价、是一种垄断之利,不仅能为财政带来巨大收入,还可以达到使老百姓既避免不了征税、又感觉不到征税的巧妙目的,不容易激起民变,堪称“完美”。后世除了西汉初、东汉、隋、唐初等少数时期没有施行以外,其他历朝历代都没能拒绝食盐专营制度的巨大诱惑,特别是宋元明清这千余年间,食盐专营带来的收入仅次于田赋,是朝廷第二大财政来源。

 在以前食盐专营制度下,老百姓吃盐到底贵不贵呢?

如今的我们是不愁吃盐的,食盐非常的便宜,但是我们或多或少都从老人或者影视作品中了解到以前尤其是解放前的老百姓其实是经常吃不起盐的,很多地方的人都因缺乏从食盐中获得碘元素而患有“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很落后,加上各种战争和灾害,大部分老百姓都处于赤贫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以前的食盐专营制度,导致食盐价格偏高。

据测算,结合以前恩格尔系数较高和粮食亩产量较低的情况,解放前一块银元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今天的1000元左右,而当时一块银元能购买的食盐大概在300到700市斤左右(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差距较大,这里以湖广江西区域为例),我们取一个折中的价格,按一块银元买500市斤食盐计算,那么解放前大部分时期一斤食盐的价格大致相当于今天的2元左右,看起来跟今天的食盐价格似乎也差不多。

但是解放前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是远远不能和今天相比的,以北方种植的小麦为例,以前没有化肥农药和科学育种的情况下,一亩地的小麦产量往往只有200斤左右,能达到300斤亩产量的都是很肥沃、管理很好的地了。而今天小麦亩产量普遍能达到800到1100斤左右,今天农民的平均收获基本上能达到那时的三四倍以上,因此以前普通民众吃盐占收入的成本至少是今天的三四倍以上。更何况解放前的农民除了种地几乎没有其他收入,而今天的农民还可以通过进城务工等方式提高收入。

在明朝时,食盐的价格随时局的波动价格也有上下浮动,而且地区不同盐价差别也较大。以湖广江西为例,官盐价格低的时候约四五文钱一斤,贵的时候约二三十文一斤,战乱的时候则能到七八十文一斤甚至更高。综合起来看,明朝湖广江西地区的官盐价格平均大概在七八文钱一斤,大约相当于现在4到8元左右一斤(一文钱在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购买力浮动较大,大约相当于今天的0.5到1元钱区间),相对今天来说还是贵了不少的,但普通人家还不至于吃不起。

而宋朝时期的官盐价格就非常离谱了,便宜的时候都要30多文一斤,贵的时候150文、200文甚至400文一斤的都有。据测算,宋朝时一文钱大概相当于今天的0.3元左右,也就是说宋朝人吃盐最便宜的时候也要9元一斤,贵的时候则要45元、60元一斤,甚至可以达到120元一斤。宋朝一度收复燕京地区,一斤食盐的价格由辽国统治时的11文左右涨到了250至280文,相当于盐价从3元一斤左右涨到了75到84元一斤。这导致当地人心尽失。由于宋朝时不仅盐铁专营,茶叶,酿酒,明矾,煤炭等物资都采取专营制度,因此可以想见宋朝老百姓的生活压力该有多么大。

唐朝时期盐价差别很大,唐太宗时期一斗盐大概20文钱,约合现在5块钱一斤;而到了武则天时期,一斗盐要500文钱,约合125元一斤了。感觉那时的盐价就像“尿壶”,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暂时放一边,但一旦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就提起来用,搞得百姓苦不堪言。

今天的我们回望历史,可以发现古代的盐价不仅普遍比今天高,而且价格波动还十分不稳定,而在不产盐的内陆偏远地区,盐价还会因为古代落后的运输手段更加昂贵。

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是海洋,按道理食盐的生产成本是非常低的,那为什么古代很多人尤其是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吃不起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代运输成本非常高。

以清朝道光年间为例,食盐在沿海产地的价格只有两三文钱一斤,但沿长江往上卖到汉口就涨到了四五十文一斤,再卖往内陆地区可以涨到八九十文一斤,偏远地区如云贵山区甚至可以涨到上百文一斤。虽然有些内陆地区也有盐井可以采盐,但是煮盐成本却远高于海盐。

高昂的运输成本导致越是偏远地方的民众吃盐的价格越高,有的地方用一百斤稻谷也换不来一包盐,这让本就相对贫瘠的内陆偏远地区,贫困程度进一步升级,有的农户甚至一年也吃不上几次盐。这也是云贵等地区形成爱吃辣习俗的重要催化因素之一,因为缺少食盐的调味,只能增加辣味来抵消食物味道的寡淡了。

可见,即便没有食盐专营制度,单单因为古代落后的运输能力,就可以导致内陆地区的民众吃盐的成本极高,冷历史认为这也是导致古代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在今天发达的科技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运输成本也越来越低,让今天的我们不再会因为吃盐而付出高昂的成本,也促进了各地菜系、味觉的交融,让我们的美食文化也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



冷历史观,不一样的历史观。更多冷历史知识和观点,欢迎关注冷历史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西北人_xe

    不对吧,四川可是产盐的,而且历史还不短。

    冷历史观 回复 @西北人_xe: 井盐的生产成本比海盐高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