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林徽因:山西,低调了太久

当代林徽因:山西,低调了太久

00:00
09:01

作者:牧龙闲人

她被人们称为“山西徐霞客”“当代林徽因”。

十多年来,为了探寻那些大山深处、鲜为人知的山西古壁画,她跋涉30余万公里,走访山西800多处古迹,用手中的镜头,拍下了20多万幅珍贵的高清图片。

从太行山到黄河岸,从飞狐道到雁门关,她的足迹遍布了山西大地的每一处角落。

她的名字,叫杨平。

曾是时尚界名人,穿高跟鞋、阔腿裤,端庄优雅地出入各种名利场;

● 摄影棚里的杨平

如今却像个“女汉子”,穿冲锋衣、登山靴,顶着风吹日晒,常年奔波于荒山野岭、山沟小村。

● 置于山野间的杨平

巨大的变化,让很多曾经认识她的人惊诧不已。

朋友心疼她:你这不是自寻苦吃吗?

她却说:“我是山西的女儿,我特别想让大家认识一个真实的山西。这里不止煤矿和陈醋,壁画和古建筑同样恢弘壮丽!”

考古界有这样一句俗语:世界壁画看中国,中国壁画看山西。

山西作为文物大省,境内遗存的寺观壁画,占全国的70%以上,尤其元代以前的壁画,占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0%,妥妥的以一省之力硬刚全国。

像前阵子热映的电影《封神第一部》,里面很多人物的造型,灵感就来源于山西壁画。

● 《封神第一部》人物造型与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人物造型对比

遗憾的是,山西壁画只有少部分存在于主要城镇,其余大部分,都分散在大山深处的偏僻村落。

千百年的风雨侵蚀,以及文物贩子的疯狂盗挖,让很多壁画损毁严重,濒临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杨平站了出来。

杨平是山西晋城人,18岁离开家乡,到内蒙古读大学,后来定居杭州,从事期刊出版、时尚文化传播等工作。

她知性优雅、洒脱干练,长期担任某国际品牌时装顾问,并为国内多家女装企业进行品牌规划、宣传推广,在时尚圈混得风生水起。

然而,久居江南,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却越来越浓烈。

“我曾经那么希望去江南打拼,可当我真的离开家乡故土,又开始想为家乡做点什么。”

由于工作原因,杨平经常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每次对方问起她是哪里人、她回答“山西”时,对方都会跟上一句:“山西?煤老板多,有钱!”

这几乎成了颠扑不破的定律。

她试着跟对方解释山西厚重的文化遗产,以及遍布大山的森林景观,对方却满脸疑问:“真的吗?不是胡吹吧?”

在对方眼里,山西最典型的形象,永远只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以及大大小小的煤窑煤矿。

为什么大家对山西是这种印象?杨平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山西,真的低调了太久。

为了打破人们对山西的刻板印象,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山西丰富的文化宝藏展现出来。

“作为山西的女儿,我觉得这是我的使命和责任。”

2012年,杨平离开了自己热衷的时尚圈,回到了山西。

她组织了一支摄影团队,地毯式地对山西境内每一处古壁画进行精细拍摄。

探访之路困难重重,很多时候要深入荒山野岭。

地势复杂、交通不便,他们便扛着沉重的拍摄器材,沿着泥泞崎岖的山路,徒步往里走。

山里气候多变,常常拍着拍着,暴雨雷电倏然而至,他们只能躲进漏雨的破庙,心惊胆战地看着墙体在狂风中摇摇欲坠。

吃的是压缩干粮,有时因天气、人为等缘故窝工,在大山里一住就是好几天,只能精打细算地计划着每天的干粮和饮用水。

在河曲真武庙,他们抵达的时候,大殿因年久失修,屋顶的大梁已经断掉了,当地村民用木柱进行简单支撑,随时可能垮塌。

他们冒着危险进到里面,逐一拍下了殿内明代壁画的一处处细节。

● 河曲真武庙中的壁画

在平遥双林寺,气温零下25℃,他们裹着厚厚的棉服,仍冻得直流清鼻涕。

僵硬的手指,连相机快门都按不动,最后在手背绑上暖宝宝,才能勉强继续拍摄。

● 平遥双林寺

在蒲县东岳庙,里面多是恐怖的地狱场景,各狱鬼卒施行冥罚,无不逼真传神,看一眼便让人心生畏惧。

年轻的摄影师勉强拍了30分钟,便“逃”了出来,嘴里不住地说着害怕。

● 蒲县东岳庙

虽然拍摄困难重重,但杨平从未降低过对出片质量的要求。

混迹时尚界多年,她力求完美,对拍摄技法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她看来,拍摄古建筑时,一定要构图精准,不能产生透视上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完美呈现古建筑恢弘庞大的气势。

而对于佛像,尤以眉目间最为传神,只有选准了角度,才能完美地拍出佛像最慈眉善目的一面。

按杨平的要求,摄影师们一遍遍地拍摄、一遍遍地返工,翻来覆去,一折腾就是大半天。

有摄影师跟杨平诉苦:“杨老师,已经拍了很多次了,啥时候才是个头儿?”

杨平告诉他:“这也许是我们与这些壁画见到的最后一面,我们一定要把遗憾降到最低。”

拍摄的压力,跋山涉水的辛苦,让团队里不少人相继离开。

只有杨平始终如一地坚持着。

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无法阻止她前进的脚步。

在长城脚下的废弃庙宇,她拍下了儿童嬉戏玩闹、妇女袒胸哺育婴童的壁画;

在太行山的古村落,她拍下了牧童吹笛、老人对弈、农夫耕种、妇女席地而坐抽旱烟的壁画;

在朔北一带的村子里,她拍下了俏丽的厨娘,在厨房炖猪头、蒸馒头、做包子、杀鸡切瓜的壁画……

这些壁画皆具特色,与传统的仙佛壁画、宫廷壁画迥然相异。

它们刻画的都是普通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场景,代表着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拍摄之余,杨平也见识了各地的风土民情,对乡村文明的运行机制,有了深刻的理解。

村里人朴实,素不相识的大娘为她送来热气腾腾的刀削面,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还有迷信的大爷,见杨平穿梭于荒草丛生、阴森森的古庙,便好心提醒,说庙里有鬼,会得病发烧,别进去。

杨平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根据经验跟他解释:

庙里没窗户,终年见不到阳光,阴湿气很重。人们大汗淋漓地进去,阴湿气便容易顺着打开的毛孔进入体内,引起感冒、发烧、头疼等症状,所以并非真的有鬼。

大爷似懂非懂,但杨平的名号却在村里传开:“嘿,这个女的不怕鬼!”

从2012年至今,十多年来,杨平已累计耗资数百万元,为山西800多处古迹,拍下了多达20万张高清照片,为正在消失的古壁画、古建筑,留下了最清晰美好的影像。

在许多人看来,杨平做的是一件非常“疯狂”的事情:用百万巨款换回一堆照片,值吗?

杨平的回答却很干脆:

“如果能让更多人了解山西的文化宝藏,能让更多人来到山西这片土地,我即使付出再多,都是值得!”

一路拍摄,一路考察,一路思索,让杨平成了一个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山西地域文化研究学者。

她是个聪明人,从来不是仅仅拍摄古壁画,而是在踏遍山西的过程中,详细观察了解着山西。

她对山西的旅游业发展情况、整体旅游资源分布、地方经济结构,都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并洋洋洒洒万字,向相关部门提出了深刻的建议,这些建议对山西的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她是真的希望,让更多国内外游客来欣赏山西的文化,最终促进家乡父老的生活文明和富裕。

她说:“煤炭可以有耗尽的一天,但独特的人文景观,会永远陪伴我们,继续滋养我们的后代。”

有人说,杨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对山西经典文化做认真梳理和拍摄的第一人。

这种说法自然有其主观性,但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对这位勇敢女性的敬佩和感恩。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能够用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坚持做一件事,且不求虚利,这种精神显得那样难能可贵。

这也是这位山西的女儿,在让遗落深山的古壁画重现天日的同时,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暖意。

杨平行走10年的珍贵笔记

一套看不尽的百科宝典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