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湖北省罗田县河铺镇石头板村中的大别山教学点,五星红旗再一次升起。这是五星红旗在这个教学点第1100多次升起,也是新学期的第一次。而在这个如今只有4名学生的教学点,唯一的教师唐高群已经坚守了29年。
这场只有4名学生和1位老师的开学典礼视频被发到网上之后,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感动。9月6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这个教学点唯一的教师唐高群,听他讲述了这场开学典礼背后的故事。
4名学生和1位老师的开学典礼
“受过村民帮助,也想留下来帮助村民”
1974年,唐高群出生在石头板村,他生下来就有脊柱侧弯,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明显,不好弯腰,也干不了重活。唐高群告诉记者,农村人比较朴实,大家都相互关照,自己干不了的重活,常常会得到村里人的帮助,上学时要背米背菜去学校,也会有同学帮。
1994年,唐高群高中毕业,当时恰好碰上村里的完全小学招收代课老师,“学校需要,就留下来了”。当时学校有7位老师,200多个学生分成学前班和一至六年级,每位老师带一个班。
唐高群在教学中
本世纪初,国家开始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学因为人少调整为教学点。教学点规模更小,学生和教师也更少,是为了满足那些上学难、学校距离远的学生就近上学。在这里一般是“复式教学”,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上课。
村里的小学改为教学点之后,其他老师们都去了镇里小学任教,只有唐高群独自留了下来。他一般教的是学前班和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孤儿,有时还有个别有残疾的孩子,家里经济大都比较困难,“给这些学生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里上完学后再去别的地方继续学业。”
据了解,村里的教学点位于大别山南麓,天堂河畔的一个小山坡上,在2014年建了新校舍,有两间教室、一间办公室和一间宿舍。网上有人质疑一个人带几个学生、建专门的校舍是浪费资源,唐老师解释说:“国家一方面在建设大型学校,一方面在小规模学校投入资金,是为了充分满足大多数人上好学的同时保证农村少数学生有学上,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在唐高群看来,只要还有一个村民需要,只要教学点还有一个学生,他都会留下来。
“老师,等我长大了我背你”
唐高群的一天是从8点开始的。上课铃一响,他就开始给孩子们上课,一天7节课,早上4节,下午3节。这个学期的4个孩子都是5岁,上学前班,除了教语文、算术这些基础课程,他还会给孩子们上科学课,带着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他希望即使是在“麻雀小学”,学生们也能够有个“科学梦想”。他教孩子们做“水火箭”,依靠压缩装有一部分水的瓶子中的空气,产生冲力,让塑料瓶飞起来。
唐高群带着孩子们做简单实验
唐高群告诉记者,由于自己不擅长美术、音乐课,当地中心小学每个月会有专门的老师来教,一个月来两三次,“每次来学生们都很兴奋,喜欢新的老师。”唐高群笑着说,“一直看着我这一个老师有些‘审美疲劳’了。”虽然这么说,但他一直没想过离开。
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唐高群的精神需要高度集中,“孩子小,下课时间也常常要管着,怕出现安全问题。”除了上课、管孩子们,他还担负着校园的护理工作。假期的时候,他会带上自己上高中的孩子一起清理学校操场的水沟,除除教室后面的杂草。最近家里老人生病,“我现在每天都在上课、看护老人和陪读中穿梭。”
学生们的善良活泼是让唐高群坚守下来一个重要的理由。2017年建桥之前,村里的学生们回家需要过一条100多米宽的河,每次唐高群都会背着学生们送他们过河。当时有十多个学生,他要来来回回背十多趟,因为自己身体上的不便,背得比较吃力,有时候背着背着就起不来了。
有一次他背一个小女孩,跟她开玩笑说“老师老了,背不动你们了”,那个小女孩拉着他的手,把他拉起来,说“老师等我长大了,我背你”。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唐高群记到了今天。
每年过年,唐高群以前教过的学生们还会回来看他,给他捎一些牛奶、水果,夏天的时候,学生们还会在课间折一些扇子送给他扇风,或是画一些简单的画送给他。他也常常带着学生们一起玩风车,打羽毛球,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孩子们非常天真活泼,当他们的老师很开心。”唐高群说,“特别是看到孩子们走出去了,成才了,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其他人都在往外走,他却一直在坚守,守的既是乡村教育,也是乡村文化。五一期间,他还在社交平台上鼓励网友们来自己的家乡旅游,“这里可以沙滩越野,可以野外露营,可以闻麦香,听虫鸣,还可以上山采花下河摸虾。”他的抖音号上,除了分享自己的课堂,也分享一些乡村风景,高山、晚霞、稻田。村里太多人都走出去务工了,他希望能够呼吁一些人回来一起建设家乡。
问到未来的规划,唐高群告诉记者,今年暑假,他去“进修”了20多天,“考编上岸了”,只要还有学生需要,之后会一直在这里当老师。
红星新闻记者 李毅达 任江波 实习生 蒋文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