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 那月 《七 》 边疆中秋月儿明

那年 那月 《七 》 边疆中秋月儿明

00:00
03:57

    那年 那月 《七 》 边疆中秋月儿明


    雨霖


    1969年的中秋节,是我过的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中秋佳节。
    记得那天的天气很晴朗,我们下工回来,很快吃完了饭,几个同学约着把社里的大竹筏子弄了出来,用竹篙把筏子定在江心。然后我们就开始了一个特殊的,没有月饼,只有月亮的中秋聚会。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在这一时刻,我们的心里甭提多么凄凉了。
    不知是谁轻轻地哼起一首民歌(那时候可能只有知青才会唱,只有知青才懂的民歌)。“纵然有美丽的宫殿,享受富贵荣华,可是我们的心里,总怀念我的家;即使走遍天涯海角,总怀念我的家!家啊,家啊,可爱的家!”一支思乡曲,把我们带进了无限的惆怅,在那样的环境那样的气氛,就是多么“假小子”的我,也不免心里酸酸的。
    69年2月9号离开昆明,离开父母,我都没有那么心酸。也许是从小在军营里长大,看惯了那些生离死别。后来到昆明后,又在少体校待了三年,基本上和父母不在一起住,加上我始终都喜欢和比我大的男孩子一块玩,上树啊,爬大门头啊,一点不怕,所以养成了我这“假小子”的性格,可这次的下乡插队,是我没有心理准备的呀,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是什么样的,但是看着我们一起来的高中的哥哥姐姐们,我心里也不怕了,而且还一直没有“眼睛出汗”。(这可是我爸爸经常爱对我说的,碰到什么事,眼睛不能出汗:)
    可是这天晚上,在这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一千多公里的边疆,望着月亮,真正体会到了“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境。当时我使劲把头抬起来,不让同学看见我的眼睛,因为她已经“流汗”了。
    就这样我们在江心的筏子上坐了好几个小时,默默的,默默的……
    最后也许是一种需要发泄的冲动。我们把筏子划到接近社里甘蔗地的岸边,一起冲上去,把地里剩下不多的,准备来年做种的甘蔗掰了几根,甘蔗立刻变成了一根根“竹竿”扛在我们的肩上,嘴里唱着歌,打道回府去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