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导致的世界经贸双循环

中国崛起导致的世界经贸双循环

00:00
22:25
中国的超大规模性,使得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制造业集聚区,是终局性的,是很难被取代的。
这进一步带来了全球经贸结构的转型,从“中心-外围”结构,转成“双循环”结构,中国是双循环当中的连接枢纽。
中国与西方的博弈关系,又使得过去的外围国家获得了新的发展可能性,中国崛起因此而具有了更加伟大的世界意义。
1.“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不可能出现
“中等收入陷阱”是对20世纪中后期以来,拉美、东南亚等一系列国家发展过程的总结: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以国家为单位,一旦国家达到中等收入,劳动力、土地价格一定也会上涨,总成本就会上涨;制造业就会转移到其他还没有进入到中等收入的国家,中等收入陷阱就出现了。
庞大的以中国为中心(中国压倒性的规模以及完整产业结构)的供应链网络范围已经超出中国,以整个环中国海地区的东亚为单位——东亚制造业集聚区。这使得生产不再是以国家为单位展开,集聚区内各个国家之间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半成品贸易。集聚区形成的前提,是西方的创新经济。从创意、到生产、再到分销等等各个环节,都进入到了跨过分工、乃至全球分工,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经济的基本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又引入交易成本。)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制造业网络,不会被其他地区取代。(已能轻易满足全球需求,以国家为单位的空白开发区建设,在中国以外不可能出现)
2.中国成为“双循环”经贸结构枢纽
①“中心-外围”结构——20世纪末以前。西方发达国家是中心地区(主导各种秩序),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外围地区(市场和原材料殖民地)
②“双循环”经贸结构——21世纪初开始。中国与西方国家构成第一循环:中国向西方出口制成品,从西方进口技术、资金及各种高端服务业贸易;中国与其他非西方国家构成第二循环:中国向这些地区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中国是全球贸易循环的枢纽。中国主导制造业秩序,成为副中心。西方创新经济拉动制造业大发展,还是主中心。这两个中心经常处于一种竞争关系当中,从外围地区争取盟友,使得外围地区获得一种突破的可能性,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