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患者为什么体重会下降!

胃病患者为什么体重会下降!

00:00
06:42

各位朋友大家好!


这里是《青说健康》,我是杨青一老师。


《青说健康》是营养学养生课堂,分享杨老师30年食疗养生经验。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胃病患者为什么体重会下降!


一、胃黏膜发炎消化能力会下降


很多胃部有炎症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吃东西以后消化特别慢,吃的稍微多一点就不消化,导致长期不敢多吃东西,结果因为食物吃少了,每天获取的总热量偏少,体重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发生胃病以后消化越来越慢有两个因素,一是胃病患者胃功能先天就比较弱,吃多了不容易消化,并且会因为某一次吃的不合适引发胃部发炎,因为胃功能先天比较弱,自愈能力也比较低,导致反反复复总也好不了。


第二是因为发生胃炎以后胃黏膜会进行自我保护,导致消化速度减缓。


我们吃了食物以后进到胃里,胃黏膜开始工作,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消化液中含有盐酸,这些盐酸就是平时我们感觉到的反酸烧心的那些酸,这些酸会对胃黏膜受损的部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胃本身具有生理保护机制,当胃出现了发炎的情况,胃黏膜会减少消化液的产生,降低胃里的酸度来保护受损的胃黏膜,消化液减少了,消化速度就会减慢,这也是发生胃病后消化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修复胃黏膜需要合适的生理环境


各种胃病的发生与平时反酸烧心关系密切,胃黏膜最怕胃里食物长期的过酸,比如我们平时吃饭,只要食物进到胃里,胃黏膜马上产生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盐酸,胃里就变成了一个酸性环境,这种酸是一种正常的酸度,对胃黏膜不会造成伤害,如果我们吃饭以后感觉到了反酸烧心,这个时候胃里的酸度就非常高了,过高的酸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如果经常反反复复的反酸烧心,胃黏膜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时间长了就会发生浅表性胃炎、胃黏膜糜烂、胃溃疡,甚至会发生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


发生胃病以后胃黏膜是可以进行自我修复的,胃黏膜具有超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如果胃里始终处于过酸的状态,胃黏膜就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胃黏膜也很难实现自我修复,因此,发生胃病以后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控制反酸烧心,不要让胃里出现过酸的情况。


胃里过酸与一日三餐有关,与每天喝水的时间有关,特别是吃饭时不要喝水,对于减少反酸烧心很重要。


杨老师为大家推荐的干湿分离对于减少反酸烧心效果非常好,但是大家做干湿分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每天三顿饭前要补充好水分。


每天早晨起床后空腹喝3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要分次喝,不要一次性喝完,每天午饭前30分钟这个期间分上几次喝3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晚饭前30分钟这个期间分上几次喝3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


特别提醒午饭前和晚饭前30分钟喝水时,一定要感觉有微微的饥饿感才能喝水,如果没有饥饿感不要喝水,也不要吃饭,要推迟吃饭的时间,什么时候有饥饿感了才能喝水,然后再吃饭,吃饭期间再做好干湿分离,就很少出现反酸胃胀了。


今天再为大家分享一次干湿分离法,干湿分离的具体做法是:


饭前半小时可以喝水,吃饭时不能喝粥、不能喝汤、不能喝水,吃完饭后开始计时,两小时内不能喝水,喝水时也不能一次喝得太多,要喝上一小口,过一会再喝一小口。


胃病患者喝水的最佳时间,是每顿饭前的半小时这个期间多喝一些水。


冬天夏天喝水要注意,冬天出汗少,饭后两小时喝水可以少一些,夏天出汗比较多,两小时后喝水可以多一些。


每天补充水分的最佳时间是早晨起床后,这时可以多喝一些水,但喝水要分次喝,不要一次喝上一大杯,这样胃会不舒服,分开几次喝。


每天喝水尽量控制在三顿饭之前,一天的总饮水量尽量在早晨空腹时多补充一些,中午、晚上饭前半小时再喝一些水,其他时间尽量少喝水。


大家切记如果三顿饭前没有喝水,没有补充好300毫升左右的水,一定不要做干湿分离,否则饭后会口渴,很难坚持到2个小时以后再喝水。


现在我们知道了胃黏膜要实现自我修复一定要有良好的生理环境,就是平时吃饭以后不能出现反酸烧心,同样如果经常出现胃胀、胃痛、胃寒都是不利于胃黏膜的再生。


目前我们听众有60多位萎缩性胃炎实现了逆转,其中30多位实现了彻彻底底的逆转,杨老师在为这些听众做饮食指导过程中就是掌握这个原则,通过饮食的指导尽量减少和不出现胃反酸、胃胀,并且要将胃痛、胃寒这些症状调理好,胃黏膜腺体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逐步实现逆转康复。


今天为大家分享了胃病调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都能管理好日常的饮食,减少反酸烧心的发生,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今天我们的课程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的收听,请大家将今天的健康知识,分享给您的家人和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朋友获得健康的身体。


分享健康,分享幸福!


祝大家身体健康!我们下期节目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94004252

    受教了,我也要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