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灭族:打着民族研究的名义祸乱中国历史,还是某重点项目?

文化灭族:打着民族研究的名义祸乱中国历史,还是某重点项目?

00:00
15:38

今天出门办事归来,赫然见群中有人转发了一条有关《苗族通史》的信息,读罢此书的介绍,不禁无比震惊。

这些所谓的“学者”真的是学者吗?还是打着“学者”的名义,搞文化灭国的推手?最令人莫名惊诧的是,这样的书居然还是国家“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不知是如何申请下来的?又或是申请时说一套,出版时又搞另一套???

这本所谓的《苗族通史》治学极不严谨,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公然声称刘邦、项羽、屈原、吴起等人皆是苗人,陈胜吴广是为了反抗华夏的统治而发动战争,汉朝是苗人建立,汉字是苗族发明的,农业和手工业都是苗族发明的,水稻和陶器是苗族首开先河,上古人物蚩尤、神农、共工、女娲、伏羲、夸父、太昊、少昊、颛顼、祝融、后羿、伊尹等等,全部都是苗人。就连治水英雄大禹之父鲧也是苗人,只是汉人强行给大禹找了个爹,认鲧为父,窃取了苗人文化。苗人是农耕文明,华夏是游牧民族,苗族发明了道教、兵器、甲胄、刑法、星象,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华夏。但是,最后却被华夏打败……

这种奇葩的论调,怎么有种熟悉的味道?

仔细一想,这套路不就是蒙古打败中原,西方列强打败近代中国的版本么?关键是,这玩意儿真是胡说八道,在满足一部分人意淫的心态时,真的是奔着制造民族矛盾、制造分裂去的。

对于《苗族通史》这本完全违背历史史实的书,笔者完全无法苟同。

根据唐代元稹所撰《元氏长庆集》卷“第三十三,论讨贼表”记载:

“盖蚩尤、共工、苗人、崇人,罪有深浅也。”

看清楚,古苗人是与蚩尤、共工、崇人并列的,是属于同等地位、但并不相同,如此情形,能说蚩尤、共工是苗人、崇人是苗人?

其实,在清人查继佐所撰《罪惟录》中,有关“蛮苗列传”的记载非常详细。

湖广诸蛮苗:

“按湖广南界广西地多苗人,为古三苗之裔,亦与翼轸分野。其近施州卫者纯属翼,近靖州者纯属轸。长沙沅辰以南,尽夜郎之境,与氏�混杂,通曰南蛮。其人有名无姓,有族属,无君长。近省界者为熟苗,输租服役,稍同良家。每十年官司籍其户口息耗,不与籍者谓之生苗。生苗好猜疑,绝礼让,喜则人,怒则兽,睚眦为仇,必报而已。”

大意是,湖广南界、广西有很多苗人,长沙沅辰以南,直到夜郎(即今贵州西部桐梓县东二十里地区),都是各族混居的,通常被称之为南蛮。那里的人没有姓氏,只有名,有族属,但没有君长。靠近省界的人是熟苗,与良家稍稍相同。每过十年,官府会查户口人数进行统计,没有登记在册者,便谓之生苗。生苗猜疑心重,缺乏礼貌,高兴的时候是人样,发怒时则如同野兽,睚眦必报。

四川诸蛮苗:

“按四川南接乌蒙六诏之闼,又与贵州普定龙里相界,多罗罗犵佬仫佬�獚诸种。

罗罗本卢鹿有二种,居水西十二营宁谷马场漕泾者为黑罗罗,亦曰乌蛮。居慕役者为白罗罗,亦曰白蛮。风俗略同而黑者为大姓。罗俗尚鬼,故又曰罗鬼。蜀汉时有火济者,从丞相亮破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玉郎,今宣慰使安氏远祖也。自罗甸东西,若自把夜郎牂牁,则以国名;若持磨白衣九道,则以道名,皆罗罗种也。”

罗罗有两种,居水西十二营的是黑罗罗,也称乌蛮;居慕役的是白罗罗,也称白蛮。二者风俗略微相同,黑者为大姓。由于两个罗罗都尚鬼,所以又称罗鬼。蜀汉时,有火济者跟随诸葛亮破孟获,因功封为罗甸国玉郎,便是今日宣威使安氏的远祖。

云南蛮苗:

“按云贵界多仲家、宋家、蔡家、龙家、冉家。僰人、峒人。

仲家,椎�(jié)屣履,不通文字,好为楼居,饮食匙而不化。妇人衣青,亦以青帛蒙髽(zhuā),若冒絮之状,长�细襞,多者二十余幅,拖腰以彩布一方,若绶在室,奔而不禁,嫁则绝之。丧食尚鱼虾,而禁禽兽之肉。葬以伞盖墓,期年发而火之,祭以枯鱼。以十二月为岁首,俗尚铜鼓,击以为娱。或掘地淂之,谓诸葛武侯所藏,易百牛不�也。

宋家、蔡家,盖中国之裔也。……”

云南的蛮苗中,宋、蔡两家本是中国之裔,仲家好楼居,但不通文字。文字都不通,还能管理庞大的国家?

“龙家。盖徙筰�氏之裔,其种有四,在康佐者独蕃,狙伺圉(yǔ)夺,急则鼠窜,贪而善仇,常以杯羹为人奔命,责逋负秒忽,不能第忍。……”

这龙家也真是的,贪婪而善于记仇也就罢了,还常常为了一杯羹就要拼命,什么事都无法隐忍,怎么能成大事?

“僰人,汉为犍为郡,唐为干矢部。……古者有罪流之西方,曰僰。

峒人散处(贵州)牂(zāng)牁、舞溪之界,在辰、沅者尤多,尚仇而喜杀,男子科头木�,以镖弩自随,暇则吹芦笙、木叶,弹二弦琵琶,臂鹰逐犬为乐。妇人短裙长袴,后垂剌绣一方,若绶胸亦如之。

……溽暑,男女群浴于河,冬月以茅花为絮,男女仔抛球相谑,偶意者奔之,谓之偷香。饮食不用盐酱。人死,以尺帛裹头为服,争讼决于其长,号曰乡公。”

这个僰人不用说了,可能是因罪流放的。峒人,尚仇喜杀,男女喜欢在河中群浴,互相抛球逗乐,有中意的,就一同奔之,谓之偷香。至于饮食方面,是不用盐和酱的。

“数种之外,尚有爨人、么些、秃老、些门、蒲人、和泥蛮、白夷、上獠、罗舞、撤麻都么、察浓人、山后人、哀牢人、蛾昌蛮、解蛮、冠罗蛮、传寻蛮,各有部落,莫考。所起独哀牢之后化为中国。

洪武十五年,命将征云南,先遣内使驰谕乌蒙、乌撒诸酋长,及征南将军传友德等下云南,旋克大理,随赐各土酋冠带、诰�,使任本州知州等官。……”

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均有南诏为哀牢之后的记载,也就是说,上述各族在“哀牢之后”便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了。而到了明朝,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朱元璋派遣大军征云南,攻克大理后,赐各土酋冠服,由此这些土司充任当地知州等官职。

笔者在梳理华夏古代史、撰写《昆羽继圣》四部曲时,是真的认认真真研究过一段民族史的。

既然撞在我手里了,那就摘录一段《昆羽继圣》之四“万世终章”的内容给大伙儿看看吧,这虽然是小说,但是涉及历史的地方,一直努力忠于历史、忠于朝代背景:

高雅郭瞧了瞧那地图,眉头微蹙:“这里是……神臂山,凌霄城……”

黎诗点了点头:“对,就是凌霄城。余将军经营蜀地时,苦心构筑山城防御体系,有云顶、钓鱼、青居、平梁、苦竹隘、大良、紫云、得汉、九顶等众多堡垒城池,但尚未全面完工。建成后计划在各城池堡垒驻军,从数百至数千人不等,规模大的城池有上万人驻扎。

忠尧颔首道:“没错,早前坊间确有传言,说蜀地崇山峻岭之间将建八十三座方山城堡,以御来袭之敌。”

黎诗继续说道:“这些城池全部建在地势险要的孤峰峭壁之上,往往仅有一条或数条小路可容通行上山,而山顶则是一马平川,十分平坦,便于耕作,可以自产自足,长期坚守。凌霄城建于凌霄山顶,此地三面峭壁,唯有两条小路连接山下,易守难攻,正好可以依托地势之利,克制万俟甲‘来如天坠、去如电逝’的精锐骑兵。”

“可是,建成后不是有驻军吗?我们此番前去,不是自投罗网吗?”

“放心吧!按时日推算,凌霄城建造已至尾声,要彻底完工后才会正式交接,故此,驻军还未进守。”

“啊?真的吗?你没骗我?”

“真的行,我几时骗过你?”

“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我父亲受余将军所托,便是这些堡垒城池的主要建造者之一。当年,我父亲从各大寨子中抽调了许多人手,不仅负责开采、运送那些巨大的石块、石料,还协助修建城池,往返运送许多军民用粮,耗时长达十数载。”

“原来如此。”

“那你的父亲是?”

“他是这茫茫群山众多山寨的黎族大首领,部落共主,人称‘苗南王’。”黎诗淡淡说道。

“苗南王?”忠尧若有所思。

“对,苗南王。”黎诗颔首道,“苗南王不仅是黎族款首,也是当地其他部落共同推举的首领,相当于一地的土司之王,朝廷对其有加官,故又领苗王印、刺史职或一地之长官职。山中有诸多山寨,小的从三五个至二三十个相邻为伴,称为‘小款’;多的有七八十个甚至上百个大寨,称为‘大款’或‘大门款’。”

“哇,果然是土豪,原来你爹是大款啊!”子翃瞬间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黎诗纠正道:“不是大款,而是最大的‘大款’的款首。”

子翃惊呼道:“啊,还是最大的大款?啊呀呀,我原以为我家有几座矿山就很有钱了,没想到你家更有钱!小师妹,藏得可够深啊!”

黎诗白了子翃一眼,再次强调:“子翃师兄,是款首,不是大款,好吗?”

“那不一样嘛。”子翃嘿嘿笑道。

“那怎么能一样呢?”黎诗一本正经地说道,“这大、小款首皆由各山寨公认推举产生。我父亲便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山寨的首领。嗯……其实也不叫山寨,而是苗王城。苗王城是座城,很大的城,一般的山寨可达不到那个规模。因为苗王城的实力最强,麾下田丁及精兵有几近十万,故众望所归,被推举为苗南王,领叙州、永州、连州等五州刺史职,受颁礼部所造的长官司印,也就是俗称的‘苗王印’。”

【关于罗氏鬼国】

根据《新唐书·南蛮传下》与范成大《桂海真衡志·志蛮》所载,唐、宋之时,在中央王朝与南诏、大理国的中间地带,存在许多独立或半独立的部落,这些部落有的归附于唐、宋,由中央王朝赐封为土司,世袭爵位,于其地设置羁糜州、县,以其首领为刺史、县令;也有一些部落依附于南诏、大理,以其首领为酋长。

罗氏鬼国、自杞国是其中之最大部落,在中央王朝、南诏、大理对其控制力减弱时,独立称王,故以国名。

罗氏鬼国位于贵州中部,中心在罗殿,故又称为罗殿国。

之所以谓之“鬼国”,乃因其人普遍信仰巫鬼教之缘故,也正因如此,其部落首领乃至国王皆称“鬼主”或“大鬼主”,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则置小鬼主。

而罗殿的首领显然其中的大鬼主,故唐时中央王朝封其为“罗殿王”。

宋时,四川州南部至贵州西北部的高县、琪县、兴文、赤水、叙永、古蔺一带,为羁糜溪洞十州之地,此十州首领多系“乌蛮”,亦称“罗氏鬼主”或“罗氏鬼首”。

根据苏轼所撰《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第四十五“答李琮书”记载:

“……使辩士招说十州五团,晏州六县,水路十二村罗氏鬼主、播州杨贵迁之类作五六头项……”

北宋秦观所撰《淮海集》之“泸州使君任公墓表”记载:

“熙宁某年,其察访使熊本荐知泸州。州上接僰(bó)道,下连南平,控引蛮夷千有余里,如甫望个恕罗氏、鬼主、沙取诸郡,皆岁来互市,而守将任轻,无节制之权,非有奇略远谋,则不幸往往有事。”

僰(bó)道,即古代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僰(bó)人修建的道路。大伙儿可能听说过的悬棺,就是僰(bó)人的习俗。

关于罗殿之所在,通常认为在今日黔西、大方、织金一带,位于鸭池河以西,位于“水西”范围。据《元史·地理志》普定路之记载,至元时,罗氏鬼国中的一个部落改称为“普定路”(宋时原称“普里部”),“罗甸即普里也”。其中提到的“罗甸”为“罗殿(今贵州安顺)”,据此推测,罗氏鬼国的中心罗殿已经超出了水西的范围,可能逐步越水向东,将治所迁至鸭池河上游的三岔河南岸、临近水东的普里部(安顺)了。

而水西安氏的祖先,通常认为是卤氏,来自云南昆明。传说,三国时安氏先祖济火在诸葛亮南征期间助其伐道运粮,因此被蜀汉封为“罗甸国王”。

济火之后人、第十九代易翁的幼子“阿纳”继承了父亲的正统,安家于夷水(鸭池湖),以鸭池河和乌江为界,划分两侧为水西、水东,其后人便在水西附近的地区逐渐繁衍生息,发展成为“罗氏鬼国”。

但这个“罗氏鬼国”与唐朝的“罗甸国”、三国时的“罗甸国”并不相同。

至明朝,水西安氏被赐姓为安,以鸭池河为界,向西为水西安氏土司,向东则为水东宋氏土司。其后,朝廷下令,迁安氏土司居于贵阳别封其帅为宣抚使,宋氏土司则为宣抚同知。

及至清朝,水西安氏在“末代水西土司”安圣祖之父的率领下助明反清,被吴三桂率军镇压,安氏一族差点灭族。不久,“末代土司”安圣祖因平吴三桂之乱有功,获清朝认可,仍封水西土司。

不过,安圣祖因为绝嗣没有后人继承土司之职,故水西土司被改土归流,水西安氏家族,一个绵延、辉煌了千年的世家豪门终于落下了帷幕,令人不胜唏嘘。

根据清代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江安县”记载:

“柯阴废县,在县西南。唐羁縻晏州所领县也。宋熙宁七年,熊本降泸彛柯阴酋不下,本合晏州十九姓之众,发黔南军讨败之于黄葛下,追奔深入,柯阴乞降,本受之,以其酋茵恕知归徕州,于是淯井、长宁、乌蛮、罗氏、鬼主,诸蛮皆愿内附。黄葛,或曰山名也,在县南。归徕州,即柯阴县。改置。”

通过上述讲解,大家应该对苗族有所了解了吧?

两相对比,动机不纯的《苗族通史》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红杉林的轻语

    谢谢科普。那些所谓的学者用心太险恶了。绝不能放任自流。

  • 自制聪明

    说这么多普通民众没这耐心听,作为辟谣或者为历史拨乱反正,这样的长篇的科普传播能力就很有限,完播率也低,还不如那些直击人心的话,告诉民众被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