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不知名诗人,却写出一首千古奇诗,正读是思妻,反读是思夫

宋朝不知名诗人,却写出一首千古奇诗,正读是思妻,反读是思夫

00:00
07:0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诗词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颗灿烂夺目的珍珠。

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有些才华横溢的诗人,用他们成熟的艺术创作技巧,不拘泥于形式,大胆创新,故而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奇特古诗词。

回文诗,就是其中特有的一种精妙诗歌体裁。

所谓回文,重点肯定是“回”,就是一句诗或者一首诗,可以正反双读。正着读,是一首诗,我还可以倒回着读,又是另一首诗。字虽一样,读法不同,意境内涵大有不同,真是文化的的博大精深的体现。

这么巧妙的文字游戏,自是受到文人的青睐,宋代大文豪家苏轼就是写这类诗的高手,还有著名诗人白居易、王安石、黄庭坚等等也都写了不少回文诗,但大多数诗人即使能写回文诗,也难以将其上升至佳作的程度,毕竟是戴着镣铐跳舞,这很考验作者遣词造句的水平。

相对于这些文学大家,宋朝有一位籍籍无名的小诗人,却写了一首极好的回文诗,这位诗人他叫李禺。

李禺,生卒年不详,人物生平事迹也不详,我们现在能知道他的名字,也是因为他在外为官时留下来的一首诗作:《两相思》。

《两相思》它利用回文诗的独特结构,让它成为了一封双向的书信,作为作者名下唯一的一首诗,因为写得太好,也让他在灿烂的诗人夜空中有幸成为一个熠熠生辉的星星,让后人所见所知。

《两相思》正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