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从不避讳谈论经济问题丨北京观察

中方从不避讳谈论经济问题丨北京观察

00:00
11:00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近期有部分西方政客和媒体开始关心起中国经济的走势来了,聚焦所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风险。”综合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8月14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拉斯维加斯演讲后对记者说:“中国的经济放缓对亚洲邻国的影响更大,对美国也会存在一些溢出效应。”此外,还有一些西方媒体在罔顾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下,单拿中国进出口数据、经济增速、消费支出、债务压力等等出来说事。

对此,今天的外交部发言人就这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予以了针对性回应。汪文斌称:“我们注意到相关的论调,这种论调有悖事实。事实上,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汪文斌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超过美国增速逾三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月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3。

外媒跟风“唱衰”中国经济 外交部予以针对性回应

《纽约时报》在8月14日发表的文章称:“中国经济放缓肯定会给全球经济前景带来压力,因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商品消费国,所以影响将会非常大。”文章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而美国的贡献率为22%,欧元区20个国家的贡献率为9%。

说来也怪,在贬损中国经济走势的文章里,这些西方媒体倒是大大方方地承认中国经济过去十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欲抑先扬,大可不必。

对此,汪文斌在今天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回应道,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质增量亮点纷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上半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0.8%,同比提高59.4个百分点,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达到77.2%,提高46.4个百分点。

产业升级态势持续。1-7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5%和23.1%。上半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合计同比增长61.6%,外贸韧性强,优势持续显现。尽管受到外需收缩的影响,但今年前7个月中国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保持基本稳定。

在江苏省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批新能源汽车即将通过专用框架运输方式出口。新华社发

《人民日报》8月15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经济韧性提振全球增长信心》 的文章,该文章介绍道,在全球跨国投资普遍低迷的形势下,外资机构加码投资中国,对高端产业、新兴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彰显中国市场强大持久的吸引力。

文章指出,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测算,近5年,中国的外商投资收益率是9.1%,远高于美欧3%左右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不少发达国家对中国投资保持增长,法国、英国、德国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73.3%、135.3%、14.2%,在华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35.7%。华南美国商会本月发布的2023年年中报告显示,近六成美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约三成受访企业计划扩大在华投资。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成熟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备受外资青睐,中国将持续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过分放大阶段性问题不可取

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戴着有色眼镜,故意放大中国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存在的阶段性问题,极力炒作中国经济通缩、复苏受挫、政策乏力等论调的同时,却忽视了当今世界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各国也都在面临着各自的经济难题。

其中美国的反通胀进程遭遇较大考验,甚至会面临滞胀风险。纽约联储报告周二在《家庭债务和信贷季度报告》中称,美国信用卡债务超过1万亿美元,尽管利率上升,消费者仍在继续消费,这可能会使美联储冷却经济和抑制通胀的任务变得复杂。

美联储褐皮书表示,随着货币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对未来几个月经济活动的预期是将继续放缓。如果通胀无法迅速回落,滞胀可能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潜在问题。7月非农数据可能是信号,美国仅新增18.7万个就业岗位,为2020年12月以来最小增幅,且前月数据也被明显下修。

标准普尔500指数本周二下跌1.2%,本月跌幅已超3%。

而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韩国,今年以来,由于海外市场对韩国主要产品需求持续疲软,关键出口项目特别是半导体的出口下降明显。官方数据显示,韩国5月出口连续八个月萎缩,连续15个月出现逆差。

持续低迷的制造业运营状况以及疲软的商业环境拖累了韩国经济复苏进程。根据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的数据,今年6月,韩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降至47.8,连续第12个月处于荣枯线50以下。

此外,韩国追随美国持续加息以应对通胀等经济压力,也加深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导致民间投资萎缩、居民家庭财务状况不断恶化,进而拖累消费和内需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均已将今年韩国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1.5%,远低于全球经济增速预测。

日本经济虽然在连续两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幅为1.5%,按年率计算增幅达6%。但多名经济学家指出,由于内需持续疲软,日本经济复苏仍面临内生动力不足难题。

数据显示,日本二季度个人消费环比下降0.5%,企业设备投资增幅为零;出口环比增长3.2%,进口环比下降4.3%。从内外需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来看,外需的贡献为1.8个百分点,内需的贡献为负0.3个百分点。专家指出,虽然二季度出口环比增长3.2%,但这一增幅建立在一季度出口下滑3.8%的基础上,因此只能说出口下滑趋势得到扭转。

此外,7月下旬以来,日本内阁府和央行先后下调了对本财年日本经济增长的预期,二者均认为本财年日本实际GDP增幅或仅为1.3%。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谁家传出坏消息最终都会是“所有人的坏消息”。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今天关于经济议题的最后回应中总结,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货膨胀持续,金融市场动荡,债务压力上升,各国经济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中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难免会有发展中的困难和前进中的问题,但我们从不避讳问题,而是采取措施积极加以解决,成效也已经或正在显现。

汪文斌表示,近期中方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等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举措,受到国内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少数西方政客和媒体放大炒作中国以后经济复苏进程中存在的阶段性问题,最终难免被现实“打脸”的命运。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性足、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推动中国经济巨轮驶向更广阔的未来,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对于当下全球经济面临的考验和难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熊李力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采访时分析道,世界经济目前受到两大因素影响,一方面是疫情,另一方面是俄乌冲突。包括作为西方两大经济体的美欧的经济形势也不乐观,目前整个世界经济还面临着很大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以进出口为代表的中国经济,确实还处于恢复阶段,要完全恢复到疫情之前还需要时间。

“这是一个客观的,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的挑战。”

同时,熊李力还表示,从我们过去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的来看,其实就是在不断地解决旧的问题,同时也在面对新的问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继续前进。

作者|李长春,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张思南,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汤乐怡,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