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llsxx666
本讲简介:
求学的人一方面要下“必有事焉而勿忘”的功夫,但是也要明白无思无虑是天理的本然,这样才能既知道“用”,又知道“体”。进而得出,求学的人如果只执着于“何思何虑(无思无虑)”的“体”,而忘记了“必有事焉”的“用”,则又会墜于虚无,故此二者必须兼顾,才是正确求学之法。
这里要注意,儒门心法和佛门心法还是有所分别的,就“何思何虑”而言,儒门心法解释为“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佛门心法是按“无思无虑”来解释,坠入寂灭虚无。
本讲原文:
来书云:“上蔡尝问天下何思何虑。伊川云:‘有此理,只是发得太早。’在学者工夫,固是‘必有事焉而勿忘’,然亦须识得‘何思何虑’的气象,一并看为是。若不识得这气象,便有正与助长之病;若认得‘何思何虑’,而忘‘必有事焉’工夫,恐又堕于无也。须是不滞有,不堕于无。然乎否也?”
所论亦相去不远矣,只是契悟未尽。上蔡之问,与伊川之答,亦只是上蔡、伊川之意,与孔子《系辞》原旨稍有不同。《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故曰:“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云殊途,云百虑,则岂谓无思无虑邪?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何思何虑”正是工夫。在圣人分上,便是自然的;在学者分上,便是勉然的。伊川却是把作效验看了,所以有“发得太早”之说。既而云:“却好用功”,则已自觉其前言之有未尽矣。濂溪主静⑥之论亦是此意。今道通之言,虽已不为无见,然亦未免尚有两事也。
感谢老刘😊
好
营造氛围在自己,自己寻找了,就会发现。